第四百九十八章 魔法體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起來與修道的瓶頸很相似,但實則從根本上完全不同。

修道的瓶頸乃是法力不足、道法感悟不夠、底蘊有限…諸如此類。

其實你是很清晰知道問題所在,但就是一時間沒有辦法快速解決,所以才會被困擾在某一境界上。

法力不足就繼續積累,道法感悟不夠就繼續感悟,底蘊有限就窮極全世界的天材地寶來進補,最後總能突破的。

那種所謂不知道問題在哪兒的修道者,葉問天只想吐槽一句,朋友,你不適合修道…

吐槽歸吐槽,不過只是個人想法,葉問天並不能否定他人的修道資格,但這樣的人確實資質不行,事倍功半。

甚至很多資質極好的修道者,遇到瓶頸時,因為自身各種奇怪的想法,就開始嘗試去強行突破瓶頸。

結果突破失敗,反饋之下坐而羽化,這裡就要提到心境問題了,一個人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想法。

重點不是心境,重點在於變化,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那個一就代表了無限的可能,也就是所謂的變化。

而你從始至終心中永恆不變的堅持,才是讓你前進的動力,而這也同樣代表了遁去的那個一,是唯一的一。

抓住那個唯一就是抓住了變化,就是抓住了無限的可能。

而道家只會給你描述一個大概的萬事萬物規律,並不會侷限為某個神明或是終點上,為的就是給你一個無限的可能。

所以為什麼看道家文字如天書一般,讓你似懂非懂,因為它根本就不是一個詳細的描述,其中的道理需要你自己去悟。

每一個人看道家經義,最後都會有屬於你自己的理解感悟。

而這正是前進的基石,只給你指明一個方向,路需要你自己去走,最後走成什麼樣,全看資質、悟性和機緣。

遵循天地萬物的規律,任其自然發展,這才是道家的無為。

而這也是魔法體系和修道體系的本質區別,但魔法同樣也有無限的可能,只是修煉難度的問題。

雖說魔法有非常完善的求知方法,但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從與古一的閒聊…葉問天好奇的詢問中發現,魔法居然沒有詳細的境界劃分,只以掌握了某一強力魔法來歸束一個人的大概實力劃分。

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魔法學徒、魔法師、魔導士之類的境界劃分。

還有如魔法體系沒有什麼細緻的分支劃分,修煉的非常寬泛,並沒有足夠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力量屬性劃分還是有的,比如空間系、元素系、自然系…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其它許多不利於修煉的不足之處,在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

按古一的描述,葉問天大概明白了魔法的修煉體系。

魔法大概可以被分為以下五個基本體系,所有的力量運用都是由此基礎延伸出來的:

物質世界-土元素:所有可觀測到的氣體液體固體,均屬於這一層,他們不講金木水火土,金也包含在土元素之內。

以太世界-水元素:可以理解為類似氣功一樣存在的世界,你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卻可以感受到,比如空氣、風之類的。

星靈世界-火元素:具體的意識世界,比如理解力,想象力,情緒等,皆是心靈層面乃至靈魂層面的手段。

古一最擅長此道,畢竟與多瑪姆糾纏多年,修煉和掌握的手段,不禁會朝著剋制對手方面去發展。

精神世界-氣元素:抽象意識的世界,就是透過意識固有能力所經歷並得到的洞察力。

類似海姆達爾洞察萬物的能力,又比如全知之眼之類的都在這一分類下,可以理解為靈覺五感、信息反饋。

神性世界-最真實的存在:你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出於你自身身體器官,或者自我意識加工過後投射出來的樣子。

那麼事物最原始的樣子是我們不可知的,而這一層就是事物最真實樣子的存在組成世界。

這個就是屬於道理層面的了,大概就是你看到一顆橘子是橙色的,但實際上它原本的樣子並不是橙色。

按古一的說法,理解這一層世界,有助於他們探究世界的本質。

葉問天聽到這個時有些無言以對,雖說他自己也不是全知全能,沒有資格去反駁人家的對自我體系的定義。

但這個步子是不是邁的有些太大了?你連人都還沒當好,就試圖以世界的目光去看待這個世界。

怪不得那麼多修煉魔法的,最後都變成了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怕是自己給自己逼瘋了吧?!

這方面的道理,自會在實力提升中漸漸明悟,並不需要專門針對性的去理解,淺嘗及止即可。

這是葉問天對魔法體系這一層神性世界,最終下達的自我定義。

……

因為世界五層的連續性,你在任意一層的行動,都會波及且影響到其它層級的能量,並伴隨相應的改變。

有點類似於蝴蝶效應,例如,你在底層的物質界有所行動,比如祭壇,材料之類的,並且做出相應的姿勢與呼吸。

以太界再加上意識的高度集中唸咒,星靈界會產生能量波動,這種能量波動會影響再上層的意識以及神性界。

然後這種能量波動就會向下傳導,重新回到星靈、以太以及物質世界,並造成一定的影響。

這五層世界的緊密聯系,正是魔法體系的力量來源以及運用之道,確實是很全面。

當然,這五層世界並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魔法修煉人士對魔法原理的抽象理解。

用魔法元素來代表抽象的世界,並不表示這五層世界皆是由這些元素組成,只是個象徵意義罷了。

目的只是為了解釋萬物存在的關聯,而這就是魔法體系所謂的“道”。

在葉問天看來,這所謂的五界確實有些強行解釋了,描述的有些過於清晰就代表著容錯率不夠高。

其中也有許多可以反駁的點,對世界有高深見解的人,很容易反駁整個魔法體系。

然後再往下才是整個魔法體系的力量屬性分化,元素類的水火土風,自然類的生命魔法,還有光暗以及神靈魔法的分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