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身外化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本尊!”

“你換個模樣。”

身外化身完全依照葉問天的吩咐改變了身形,變成了一個比葉問天稍稍強壯,面容依然俊郎的人。

葉問天盯著這身外化身,兩者之間分屬不同的靈魂,又共用一道本源,心意相通,你即是我,我卻不是你,這感覺甚為奇異。

這具身外化身有著自己所有的記憶,就連性格也是幾乎一樣,他的思考和認知,包括五感六識,每時每刻都反饋到自己身上。

一氣化三清之術中的介紹,將神魂一分為四,將自身的自我、真我、本我的念頭寄存在化出的分身上,只剩下純粹的主魂。

有些類似於斬三尸之法,但一個是完全斬斷分離,一個是寄存,區別不同,造成的後果也不同。

葉問天完全做不到這種程度,只能暫時閹割掉其中比較高深的東西,轉而無傷分化出一絲本源,蘊養成長為一具自身神魂體量十分之一大小的分魂,兩者共用主魂的本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即作為分身,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能自我修行和成長,但修為和體量上限不可能超過本尊的境界。

這具身外化身現在的境界同自己一樣,為先天初期,本體所掌握的道法其也可施展,限於神魂體量和沒有在識海纂刻銘文的原因,威力達不到本體的程度。

其體內的力量已被同化為葉問天所修屬性的法力,黑龍的走蛟走的是岔道,導致肉身先天不全,力量比之葉青要小上不少。

因為黑龍神魂早已隕滅,龍族的先天術法和覺醒神通,化身也未能掌握,只掌握了本能般的御水和騰雲駕霧。

葉問天想著,以後化身行走世間,卻是不能再用自己原本的名字,得換個身份,心神動念間就開始和化身交流起來,兩人本為一體,心意相通。

在心裡交流的同時,葉問天不停的感覺到異樣,看來以後得慢慢適應了。

商量了一會兒就給化身定下了身份:

名字就叫軒轅子穆。

吾乃飛羽仙閣一道修,

脫俗歸真,須向吾門求覺路。

超凡入聖,更宜此地問玄津。

這個身世想必能裝一波了,葉問天滿意的一笑,吩咐化身在院子裡修行,自己出門去了。

至於葉梓萱讀書的問題,秋池把葉家的女人哄成了一條戰線,父子兩人執拗不過,只能同意葉梓萱留在北平讀書,每年回昌平葉家三個月,這事就這麼定下了。

十五剛過,秋池就帶著葉梓萱回了北平,準備開學了,葉家又恢復了往日的狀態,葉勤夫婦的忙碌多是生意上的事情。

葉問天對未來幾年有些自己的打算,想著在家好好領悟一番三十六大神通,同時還有法天象地需要修行。

葉青早已獨自離開,去海里找七彩硨磲去了,華夏修道界一片安寧,暫時沒有任何事情,外國超凡異族也沒有什麼動靜,凡俗間還處在表面融洽中,暫時沒有爆發什麼爭端。

幾天後,葉問天盤坐在屋內開始陷入深層次的修煉中,化身獨自一人離開,兩人心意相通,本為一體,葉問天一邊修煉一邊又能身臨其境的感受化身的感知和想法,還能隨時操控心神降臨,也不會感到無趣。

葉問天出門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去拜會九叔了,一刻鍾的御空到了任家鎮義莊前,分身的先天氣息早就被九叔察覺到了。

義莊跟著就開啟了門,九叔一家出來見禮。

“不知是哪位道友大駕光臨,林九有失遠迎。”

“在下軒轅子穆,見過林九道兄。”

“原來是軒轅道友,失敬失敬!”

“……”

九叔詳細感應了一番面前這少年,當時就覺得神異非常,不知是哪兒出來的大修士,連忙將葉問天引進了屋內。

分身和本體模樣氣息上都有著區別,九叔也沒能認出來,葉問天看著九叔那慎重對待的模樣,心裡也是暗自好笑。

“在下師承於茅山玄煜真人,不知軒轅道友是何門派之人,興許我們兩家還能有些淵源。”

“吾乃飛羽仙閣一道修,

脫俗歸真,須向吾門求覺路。

超凡入聖,更宜此地問玄津!”

“原來是飛羽仙閣的道友,久仰大名。”

“這…麼厲害?!”“……”

九叔聽到分身自爆來歷,當下也是有些吃驚,這飛羽仙閣從未聽說過,聽這詩唱的如此優秀,也不敢小看,只能順杆往上,說了句久仰大名。

秋生文才聽到分身裝逼的話語,立馬就被唬住了,情不自禁的開口驚歎,同時九叔狠狠瞪了兩人一眼,示意不要在同道面前落了面子。

葉問天在義莊叨擾了一會兒,見九叔一家安好,沒有多留也沒有暴露身份,直接告辭轉身離開。

今年華夏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故,葉問天有點無所事事,在天上亂逛,身形還是不知不覺的往西北方向飛去。

那邊是前世記憶的留存地,在自己心中總是寄託著別樣的感情在那方土地。

慢悠悠的在天上晃盪,不知不覺就到了湘陰地界,下方有一座不小的城池,葉問天一眼就看出,此處血氣火熱沖天直上。

立馬就對這整個城寨所有人都練武之地,有了那麼一絲好奇,索性無事,不如就下去參觀一下。

在城外尋了處無人的位置降下身形,悠閒的向著城內行去。這裡大概長久未逢戰事,路口也沒什麼排查之人,倒是有許多的難民徘徊在周圍。

走入城內,行不多時就到了一處開闊地帶,此處密密麻麻站滿了人,葉問天打量了片刻,見到是有人在開倉放糧,接濟難民,當下也是對這地方的統治者產生了一絲好感。

這廣場處粗略一看,至少也有幾千難民,城外還有許多,如城中這般純樸的舉措,供應難民,不知道得救下多少人。

此時天下有些民不聊生,這時候還沒有偉人研究出雜交水稻,一畝地的收成甚少,糧食對任何勢力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戰時,甚至你有錢也難以買到。

葉問天輕輕拉了一下邊上一位和善的難民,開口問道:

“朋友,這開倉放糧之舉,是何人所為?”

“哎呀,公子第一次來這兒吧?!您可能不知道,這開倉放糧之人就是卸嶺魁首陳玉樓陳大善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