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 又是後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陶氏不理蘇氏說的歪話,又想起一件事說道:“錦娘,你那二姑子是致遠的乾孃,難怪她上次來自林託她給我們送禮。”

蘇氏哦了一聲,怪不得去了公主府,是二姑姐給公主捎啥東西了吧,二姑太太回到江南還給太夫人來了信,說一切都好,明年來京給語冰辦婚事,還說在江南拜見了堂舅老國公。

蘇氏心裡就明白之前二姑姐總打聽蘇府,估計是因為這個關係,陶氏繼續說道:“我問了怎麼和你家二姑太太認識,自林說當年致遠他娘生下他沒滿月就沒了,致遠生了病,他抱著去找方圓法師,在那遇見常寧公主和你二姑姐,誰知怪了,二姑太太抱了致遠,他就不哭了,自林說那是緣分,就在法師和公主的見證下認了你二姑姐當乾孃,我後面想起,公主是有一年去了江南住了兩年,她和你二姑姐一直要好,去那肯定會和你二姑姐常在一處,所以自林也認得公主,來京後就去拜見公主了,今兒是公主宴請自林父子。”

蘇氏對致遠他娘好奇了,不知這個族弟娶的會是哪家閨秀,聽了小姑子的詢問,陶氏也納悶道:“自林沒詳細說,只說他不到十歲就跟著師傅學畫畫四處走,習慣了自己一人,家裡安排婚事他都不同意,一直在外晃盪,一直到快三十了,才在外面結識了個孤女,誰知只剩下他父子二人,聽了這我也沒繼續問,那是,一般像自林這樣的,家裡是拿他沒辦法,他一人說走就走,到處畫畫,家裡肯定也沒人重視他,他說自己是個窮童生,秀才都沒過,把你大哥惋惜的呀,嘆氣一晚上,也就是因為自林也是有後孃,就沒人管他,估計後孃還怕他賴在家裡和兄弟爭家業吧,自林他娘早逝,不然活著也發愁,我要是有這麼個兒子,再大的名望也比不上有子有媳有孫,一家人在一處,他可好,就是有了兒子,帶著兒子也沒少出門,遠的沒敢再去,近處也跑遍了,說致遠就是在路上長大的。”

說到這,陶氏還唉了聲,“可憐喲,沒個親孃,父子倆一路相扶,就是回到家,老宅也不住,父子倆在長洲買了房子住著,他爹也不是個好的,自林說,他爹老早就把他過繼給了一個沒了的叔父,你說把嫡長子過繼給一個絕戶,還一口人都沒,那會是啥事?如今自林要叫他爹為伯父,他那房就他父子倆人,你大哥聽了氣的喲,說江南蘇府還沒分宗,要是見了肯定讓他爹跪祠堂,好好的嫡長子就這麼讓出去了,這就是娶了不慈填房的結果,可是媳婦沒了也不能不娶呀,為何我容著老二媳婦,就是如果給老二娶填房,就他那樣,那麼孫子將來肯定過的還不如自林哪,好歹自林自己有本事,要是這事輪到老二那樣的,我當祖母的能照看幾年?將來孫子還不是落在後孃手裡,你看自林不然能不到十歲就跟著師傅過活到處走?要是有親孃哪個捨得?如今也任由他父子自己在長洲居住,有親爹跟沒有一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蘇氏沒法能想族弟經歷坎坷過,他還是一副彌勒佛的笑模樣,一看就是陽光大叔一枚,不過也是,就是因為他的心胸開闊才能畫出好作品來吧,看過他的一副農家小院圖,整個畫面就充滿著喜樂。

“自林還說了,這麼多年外人很少知道他就是山野畫師,家裡人也不知道,他個窮童生,家人也沒人注意他父子,他在不在江南還是出門了,他也不用給誰稟報,也是,他過繼給別人了,名分上的爹沒娶媳婦就沒了,自林笑嘻嘻簡單說了幾句,就那幾句話,也聽出他那後孃和兄弟肯定沒少找他麻煩,難怪他寧肯在外面娶個孤女也不回家,唉,離得遠也不知道,不然你大哥肯定會出面,就是接回來我們養大也可以,好好的人就因為有後孃連個家都沒,可憐呀。”

這就是老年婦女,沒準蘇自林就簡單說了幾句,大嫂就腦補了一個苦孩子成長記。

也可能就是因為有這經歷,才讓他有雙看透世間萬物的眼,才能把這世上的一草一木用感情畫出來,這也是他的畫為何能揚名的原因吧。

“我讓你大哥開祠堂把自林記在了他現在的爹名下,不是我多想,我是想早晚外人知道自林是山野,他爹和後孃要想什麼歪心思來給你大哥說當初過繼的沒寫族譜,不算,重新記入族譜,你大哥也不能強逼別人父子分離吧,問了自林,他剛好帶著當初過繼的文書,還有中人和江南蘇家其他兩房的作保,那就可以了,有這你大哥現在就能做主,如果他爹找來,已經入族譜了,還能亂改?為這,我讓你大哥還去找了老太爺來作證,就是蘇家僅活著的一個老人了,後天開祠堂,你有空也來吧,當個見證也好。”

蘇氏點頭應了,還笑著說道:“我可是朝廷封的賢淑夫人,讓我作保也行,要是族弟願意,我認了致遠當乾兒子也行。”

陶氏也笑了,道:“你是給人當乾孃當上癮了,我覺得要是公主能給致遠當乾孃最合適,誰也不敢再打他父子主意了。我是見不得後孃見原配子出息了就想認回來,好養著她生的一窩崽,不是沒有這樣的例子,我小時就聽我娘說過,有個考了進士的,不就是娶了後孃家的侄女,然後一輩子給後孃生的兄弟做貢獻,後來因為他們犯了事,自己下大牢,人家後孃幾個撇的清,啥罪都是原配子幹的,錢財她們落了,原配子在大牢沒活幾年就沒了,一輩子就給後孃後兄弟做貢獻,所以我就把這事給你大哥說了,不然他不以為然,總覺得能記在親爹名下更好,一家骨肉團聚,這男人想事就是簡單,別看你大哥是個御史,也見過別人府裡的齷蹉事,可是輪到自己家族,就覺得誰都是好人了,自林為何來京也帶上過繼文書?為何自林現在都不對外說他是山野?這不就看出問題?我給你大哥細細說了,問他難不成願意看著自林將來被他後孃親爹毀了?你大哥才點頭同意,就是同意了還說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就問你大哥,讓自林做主,他要是願意認回來,就記在他親爹名下,讓你大哥別硬亂來,不然自林帶兒子連你門都不會再進了。”

要不說活的久見得多,男人光看外面,女人就看內宅裡,陶氏也過半百了,通常能有內宅齷蹉陰暗事,能聽到的見到的她也心裡都知道。但大哥就看表面看規矩,才會覺得自林能認回自己親爹才是正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