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跟隨瑞國公主入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關於段初荷所生的小皇子,到底是不是自己兒子這個問題,楊璟也不敢百分百確定,畢竟當時段初荷與那邪僧,給楊璟下了藥,楊璟迷迷糊糊之際,也無法確認這件事情。

楊璟心中之所以偏向於小皇子是自己的種,主要還是因為趙昀的生育能力極低,可能性並不是很高。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極其要命的秘密,若洩露出去,小皇子能不能活,還不敢肯定,但段初荷是一定會死的。

瑞國公主於公於私地勸說楊璟,也虧得他們之間多少是有著大交情的,若換做別人,諸如董宋臣之流,楊璟早就打出去了。

本以為瑞國公主知曉自己的堅決之後,會知難而退,誰知她竟突然提到了這一茬!

楊璟無法看到瑞國公主的表情與神色,可仍舊能夠感受到,瑞國公主在談及此事時,內心是非常不平靜的!

這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瑞國公主見得楊璟沉默不語,便挪近了一些,湊到楊璟耳邊,吹氣如蘭地低聲道。

“楊大哥...其實父皇一直都知道...”

楊璟心頭不由咯噔一下,只是他蒙著眼睛,瑞國公主也看不出來,楊璟也及時地壓制了心中的倉惶,朝瑞國公主問道。

“小妹你都把楊大哥說糊塗了,陛下一直知道些什麼?”

瑞國公主笑了笑,彷彿在嘲笑楊璟裝瘋賣傻一般,繼續開口道。

“父皇一直都知道,段妃喜歡的是楊大哥你呀...”

“就這個事兒?”

“嗯,就這個事兒,不然楊大哥以為是什麼事?難道楊大哥跟段妃...”

瑞國公主也是個冰雪聰明的女孩兒,楊璟從對答之中得到了確認,心頭不由松了一口氣,但瑞國公主也從對答之中,察覺到楊璟與段妃或許真的存在什麼不可告人的秘事!

楊璟心思一轉,當即輕嘆了一聲,朝瑞國公主承認道:“原來陛下一直都知道...”

瑞國公主聽得楊璟如此說話,心裡頭也是一陣酸楚,莫非她的楊大哥,果真與段妃有什麼旖旎之事?

要知道楊璟是她又敬又愛的人,而段妃卻是她的姨娘,若果真有些什麼牽扯,皇家醜聞之類的也不去提,便是她心裡也有些受不了。

楊璟也沒給這小丫頭胡思亂想的時間,當即接著說道:“當初段妃為了復興大理段氏,想要透過嫁入宮中,謀求官家對段氏的支援,是...是我將她帶到臨安來的...”

聽得楊璟如此一說,瑞國公主竟然有些歡喜,原來她的楊大哥與段妃之間的情分,也就僅限於此,害她心裡酸澀了好一陣呢!

“原來是這般的淵源...難怪楊大哥對段妃這麼好...”

“不然你以為是什麼事?你這小腦瓜子一整天都在想些什麼?”楊璟雖然看不見,但靠著炁場感應,還是伸手出來,精準地在瑞國公主頭上敲了一記。

瑞國公主羞臊得兩頰粉紅,調皮地吐了吐舌頭,縮著脖子,彷彿又回到了那個無憂無慮的少女時代。

這一無心之舉,也勾起了她的回憶,若沒有眼下這些爛事,她還能陪在楊璟身邊,那該是有多好啊...

“楊大哥,你應該知道父皇的脾氣,平日裡他倒是好說話,可牽扯到皇家面子的事情,他是如何都不可能退讓的...”

“若你今次真的抗旨,拒絕父皇提出的條件,只怕他...他很快就會派人過來了...”

楊璟心裡也清楚,瑞國公主並沒有危言聳聽,早先他還有百姓站在他的身邊,聲援他,支援他。

可如今他已經抗旨,雖然王道明仍舊在操控輿論,但尋常百姓是如何都不敢再參與進來的。

謀大逆可是死罪,為了多管別人閒事,替一個造反逆賊主持公道而被朝廷斬首示眾,乃至於株連九族的事情,試問又有誰願意捨棄一切去做?

徐佛和顏明直的上一次攔截,楊璟提早做了準備,讓老百姓進行圍觀,可若再來一次,這些百姓和武林俠客,還有多少人願意聲援?

再者說了,這些人也是抱著法不責眾的心理,如今楊璟抗旨,等同於造反,若非心志堅韌之輩,又有多少人敢再來插上一腳?

好在楊璟今番入京,就是為了見趙昀,這一面是遲早要見的,楊璟只是不接受冊封英國公,讓張長陵背黑鍋等協定,並沒說不入宮。

若是不入宮,來臨安就失去了意義,又何必鬧騰這麼大的動靜?

想了想,楊璟便朝瑞國公主道:“小妹你不要再操心了,大哥明日便啟程,與小妹一道入京面聖便是了,你看如何?”

瑞國公主聽得如此,心頭自是歡喜,朝楊璟道:“太好了,只要大哥肯見父皇,天孫兒一定會勸父皇網開一面的!”

楊璟若是與瑞國公主隨行,安全便有了保障,也為王道明爭取了更多的時間,能夠謀劃和佈置後手。

起初楊璟也不想用這個法子,畢竟他如何都不想利用天真爛漫,對自己坦率真誠的瑞國公主,可瑞國公主的本意就是要接他入宮,他也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

楊璟若到了臨安,乃至於入了宮,反倒變得安全,路上才是最危險的,跟著瑞國公主,敵人必定投鼠忌器,也就沒什麼顧慮了。

瑞國公主雖然心無城府,但出生皇家,眼力自然是有的,這一路上她也寸步不離楊璟,便是夜裡,也都讓楊璟和姒錦住在隔壁房間,並讓貼身宮女隨侍,有什麼風吹草動,她立馬能夠警覺。

這樣的情況之下,楊璟也終於再次來到了臨安這座大都城。

上次離開之時,他是南徵軍主帥的身份,如今卻成了叛國者,瑞國公主雖然微服而行,但車隊太過浩蕩,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

臨安的百姓和文人俠士聽說楊璟入了京,也引發了不小的轟動,畢竟他們對茶樓酒店裡說書人的故事,已經爛熟於心,對楊璟也是敬仰非常。

徐佛固然排除暗察子,四處封鎖消息,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王道明和李彧等人早已提前散佈訊息,是以楊璟抵京的訊息不脛而走,瞬間便沸沸揚揚起來。

只不過臨安城的百姓見識也比較多,心思也沒那麼單純愚昧,來圍觀和迎接車隊的人,並不是很多,頗有些雷聲大雨點小的意思。

楊璟對此也沒太在意,入了臨安,他便安全了,起碼在臨安,無論賈似道還是趙昀,都不會殺他,以免落了話柄。

瑞國公主這一路也察覺到不止三四次的殺機,所以反倒是她變得擔憂起來,趁著回宮,就想讓楊璟跟著她回去面聖。

不過楊璟還是以等待官家宣召,不敢擅自入宮為由,讓瑞國公主先回去通報趙昀,等待詔令,瑞國公主也就匆忙回宮去了。

即便如此,她還是將楊璟安頓在了招待外使節的客館裡頭,讓自己的侍衛,保護著楊璟及其家人。

而徐佛和顏明直早已派兵重重封鎖,不讓楊璟與外界聯絡,想要徹底切斷楊璟的情報網絡!

只是他們也是百密一疏,因為李彧和陸長安本來就是皇城司情報體系裡頭的中堅力量,想要神不知鬼不覺繞過皇城司的封鎖,根本就不算什麼難事。

張長陵自然也跟著李彧等人,來見著了楊璟,便將他們這些天的成果,都一一彙報了上來,等待楊璟的下一步指示。

楊璟和王道明經過了縝密的商議和籌劃之後,又將下一步計劃的命令給釋出了下去。

李彧這廂正要離開,外頭卻通報,只說有人來拜訪楊璟,並呈上了刺帖。

楊璟如今是落難之時,最為窘迫,別人避只有恐不及,楊璟實在想不到會有誰,在這個時候還敢來探望他楊璟這個叛國賊。

不過王道明心裡卻敞亮,朝楊璟道:“如果我猜得沒錯,應該是董槐這老兒,除了他,也沒誰有這個魄力了。”

董槐位高權重,未賦閒之前乃是內閣首輔,如今雖然賦閒,但威望猶在,也有東山再起之日,可他冒著被趙昀猜忌的風險,都要來探望楊璟,可見此人也確實是有情有義了。

董槐為官剛正不阿,在官場上是出了名的“強項令”,性子特立獨行,也曾經年少孤傲,行事沒什麼顧忌,即便當了宰相,仍舊是這麼個脾氣。

王道明看人準,又把握著時勢,審時度勢之下,做出這樣的判斷來,其實也並不難。

楊璟心裡其實也能夠想到,當初若不是他放了董登州一馬,救了他一命,只怕董槐要老來喪子了。

他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又豈會因為幾句流言蜚語,就不來見楊璟一面?

再者說了,董槐此時從朝局裡頭抽身出來,所謂旁觀者清,他對時局的考量,是站在朝廷和官員的角度上,所以他的意見對於楊璟和王道明而言,也是有著極其龐大的價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璟放下名刺,便朝那門子道:“且讓門房好生招待,我換身衣服,這就出去迎接老相公。”

楊璟果真換了一身衣服,便來到了門房,兩人稍稍寒暄,楊璟便直接將董槐帶到了書房裡,將師父王道明引薦給了董槐。

董槐是個縱橫官場數十年的老人,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與王道明短短幾句交談,董槐便被王道明給震住了!

他又如何看不出王道明是個通曉帝王心術之人?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同氣質或者相同境界之人,彼此間都會有強烈的直覺和英雄惜英雄的親近,同樣也有同行相輕的警惕。

王道明卻沒什麼顧忌,彷彿認識董槐已經很久了的姿態,朝董槐道。

“董榘堂,有什麼話要說,趕緊給這小子交代一番,不然他入宮之後,可就麻煩了。”

王道明一點也不客氣,董槐似乎也並不介意,對王道明反而客客氣氣,坐下便與楊璟叮嚀起來。

楊璟頻頻點頭,有些暗自慶幸,也有濃濃的擔憂。

無論如何,有了董槐提供的幫助,接下來的入宮面聖,楊璟也就更有信心了!

在客館待了三天,客館每日安排的也都是素餐,頗有沐浴齋戒三日的意思。

翌日,楊璟終於得了宣召,終於要與趙昀直接對話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