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百姓聲援禁衛退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徐佛實在想不通,楊璟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他到底還有什麼倚仗和手段,分明已經插翅難飛,難逃絕境,何以如此泰然自若?

然而楊璟的穿雲箭沖天而起,在夜空之中炸開後不久,外圍的禁軍開始騷亂起來!

徐佛也是心急,不等來報,便朝身邊的親兵低聲吩咐道:“快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那親兵急匆匆離開,徐佛卻是滿臉狐疑地盯著楊璟,心中在猶豫,要不要馬上殺掉楊璟,結束這場鬧劇!

當然了,他也知道楊璟的武功有多厲害,更何況還加上一個王道明,連胡命橋和十二內等子都做不到的事情,他自然早早就做了準備。

皇城司和殿前司今夜帶了一千禁衛不說,還專門調來了神臂弓,這種需要幾個人合力,腳踏才能拉開的巨弩,便是大象犀牛都能射殺,更何況楊璟!

只是出發之前,官家曾經暗中叮囑過他,眼下楊璟入京的訊息早已傳得沸沸揚揚,殺人可以,但一定要注意保全官家和朝廷的臉面,絕不能留下任何話柄!

外圍既然起了騷亂,想必是楊璟適才的穿雲箭,招引了早早準備的後手,沒把這個後手隱患解決之前,徐佛也不敢貿然殺掉楊璟。

他能夠長伴君側,就是因為他的謹小慎微,他與楊璟還有情分,這確實不假,他也不想殺楊璟,這更是真。

但皇命在身,真要殺楊璟,他也不會猶豫,只是在他心中,殺楊璟畢竟是小事,保全官家顏面,才是正經的大事!

別人或許看不透,但徐佛卻心知肚明,楊璟之所以走到今天這一步,只因功高蓋主四個字。

而功高蓋主說到底的意思可不就是臣子搶了官家的風頭,讓官家在面子上不好看麼?

可不要小看了面子二字,歷朝歷代因為這兩個字,帝王將相也不知付出多少,為了能夠在史書上留下一兩句正面評價,也是處心積慮。

這不是愛慕虛榮,起碼在古人看來,這種面子問題,有時候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

徐佛還在心裡尋思著,那親兵已經趕回來,在徐佛的耳邊稟報道。

“提舉大人,外圍聚集了不少百姓,四面八方都有…還有不少武林高手在暗中虎視眈眈,只怕是要鬧事…”

“老百姓?”徐佛不由皺眉了。

難怪楊璟如此氣定神閒,沒想到他的後手竟然是發動百姓來圍觀!

楊璟從南疆一路北上,訊息也不斷傳開,走到巴陵之時就已經群情激憤,百姓的口碑也是一邊倒,可惜倒向楊璟,而沒有支援他們的皇帝陛下。

這一路上,賈似道的人不斷截殺楊璟,可楊璟屢次三番得以逃脫,甚至沒將刺殺當成一回事兒,除了他自己與王道明武藝高強,身邊又有風若塵等人護衛之外,最大的原因可不就是百姓和武林高手們的自發行動麼!

這些老百姓四處宣揚傳說楊璟和神火營所蒙受的冤屈,使得楊璟站在了道德和輿論的制高點之上!

這個時代是個文人的時代,雖然他們沒有輿論戰這個名詞,但文人間勾心鬥角,也經常用到操控輿論以抹黑某人的計策,徐佛又豈能不知輿論的重要性!

尤其今次的任務就是為了維護官家體面,為了維護朝廷的合法合理,若在老百姓和武林人士的圍觀,眾目睽睽之下殺掉楊璟,這事情會瞬間傳遍天下,到時候還有何顏面可言!

“難怪他如此有恃無恐!”徐佛心頭不由為難起來。

他是密探頭子,他的最大敵人,便是這些最擅長於散佈訊息的老百姓,當然了,老百姓也是他最得力的武器,因為他監察民情,也透過這些百姓,來操控社會的輿論導向。

只要他放出一些風聲,這些老百姓就會有鼻子有眼地幫他四處傳播,這是一柄雙刃劍,用得好的話便所向無敵,用得不好,反倒要傷到自己。

沒來之前,他也有過很多顧慮,擔心楊璟武功太高,擔心他的幫手太多,擔心他太過狡猾等等。

但此時,他卻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懼!

因為他在楊璟身上看到了一樣東西,一樣歷來帝王最渴望自己能夠得到,卻又最擔心別人搶去的東西,那便是民心所向!

是的,王道明和楊璟在安南之時就開始佈局,提前進入大宋地境來散佈訊息,讓百姓知道其中的內幕,為的就是爭取民心!

他們早早就看透了這件事情的本質,想要遏制官家,保護自己,就必須在顏面上取得優勢,就必須掌握輿論的主動導向!

徐佛有理由相信,今夜若是當著這麼多百姓的面,圍殺了楊璟,也不消到得翌日,這訊息今夜便會傳遍天下!

這些武林高手同樣不可小覷,楊璟被冤殺之後,各地的仁人志士必定群起而攻,屆時盜賊蜂起,豪傑們揭竿而起,也不需要楊璟造反,整個大宋都要亂起來了!

念及此處,徐佛的臉色越發難看起來,而外圍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越來越多,他們打著火把,與禁衛發生了推搡,事態隨時有可能會失控!

徐佛是皇城司的首腦,暗中擺平過許許多多的群體性事件,對這樣的場面也有經驗,當即狠狠地瞪了楊璟一眼,而後走到了外圍來。

他審視了局勢,朝人最多的地方走了過去,而後朝那些人說道。

“諸位稍安勿躁,切莫意氣用事,今番官家派了我等來徽州,就是為了接楊大人回京,將這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搞清楚,遲早會還大家一個說法的!”

他的聲音不大,但所有人都聽得真切,人群的氣氛果真緩和了下來!

徐佛也是無可奈何,這只不過是他的備選對策,萬一真的發生這樣的群體事件,只能把楊璟接回京裡。

當然了,這也意味著,楊璟算是活過來了,因為回到臨安之後,想要殺死楊璟,是不太可能的了。

不能暗殺,便只能舉證,證明楊璟確實有叛國的大罪,賈似道手裡頭可沒有證據,不過想要找些“證據”,對於這位權傾朝野的“周公”而言,還不是舉手之勞?

徐佛已經是極大的讓步,可這些圍觀的老百姓卻沒有任何的退讓,他們朝徐佛嚷嚷,不肯讓楊璟跟著禁衛走,揚言楊璟想要入京,沿途的百姓自會護送,不需要朝廷來裝好人!

徐佛好歹跟楊璟有著不小的交情,自然不希望楊璟落入這個下場,可交情歸交情,忠誠歸忠誠,楊璟與他的交情,又豈能比得上他對官家的忠誠!

徐佛是個老狐狸了,放眼一掃,便見得這些老百姓眼中並無敬畏,雖然手無寸鐵,卻透著一股有恃無恐的神色,對禁衛並不懼怕,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

古時的官本位思想很嚴重,老百姓大多畏官,軍士的地位或許很低賤,軍戶也得不到足夠的尊重,但徐佛手下可都是皇城司的人,其中還有顏明直率領的殿前司禁衛!

可這些老百姓的眼中毫無敬畏,反而有些蔑視,這就不得不讓人驚詫了!

或許這些並非單純的老百姓!

徐佛如此想著,再仔細一看,不由冷汗直冒!

起初他以為因為夜間的緣故,老百姓即便要來圍觀,也不可能出現婦人,如今想來,事實只怕不是這麼簡單了!

因為他只是匆匆一瞥,便能夠認出裡頭有不少被朝廷通緝的江洋大盜!

這些以武犯禁的江湖綠林好漢們,藏身於老百姓之中,倘若真的發生衝突,只怕事情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徐佛回頭看了一眼,楊璟仍舊束手而立,看不出甚麼表情來,可徐佛卻知道,想要把楊璟殺死是不可能的,甚至連帶走他都不可能!

“楊璟,你這樣未免太不自重了,跟這些人扯上關係,便是賈似道不舉證,你也會被列為亂賊逆黨,你可曾想過?”

楊璟自然想過這個問題,不過這些人並非衝著他楊璟來的,他們慕名而來,卻是因為王道明!

在朝廷眼中,這些以武犯禁的遊俠兒們,是無惡不作的匪徒,但這裡頭卻也有不少公義之事,他們率性而為,只是替天行道。

更重要的是,他們早就聽說了雙魚山宗,他們的許多兄弟,都跟著宗雲在北方打天下!

雙魚山宗是個橫空出世的門派,整個門派只有宗主張本靈和副宗主楊璟,但這個宗門卻成為了整座武林之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一個宗門,沒有之一!

面對徐佛的警告,楊璟也只是笑了笑,朝徐佛道:“大人此言差矣,這些都是尋常百姓,見不得朝廷欺壓良善,過來圍觀聲援,權當見證罷了。”

“若大人覺著他們十惡不赦,抓了回去便是了,可扯不到我的頭上。”

楊璟也是撇得一乾二淨,徐佛見得他如此“冥頑不靈”,只能朝楊璟說道。

“抓緊入京吧,官家會給你一個說法的,如果在路上繼續搞這些事,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只怕你也活不成了…”

徐佛也算是忠告,而後也不再多說什麼,與顏明直相視一眼,便領著禁衛離開了。

那些“老百姓”見得禁衛退走,不由發出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彷彿他們戰勝了朝廷的官兵一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璟也沒有多說什麼,朝這些人稽首行禮,一切盡在不言中,而這些人朝楊璟還禮,又給王道明行禮,漸漸也就消退於夜色之中,就彷彿他們從未來過一般!

鬧騰了大半夜,總算是安靜了下來,楊璟回到房間,王道明便跟了進來,朝楊璟說道。

“時機已經成熟,下一步還是直接入京吧。”

楊璟沉思了片刻,點了點頭,過得一會兒卻又搖搖頭,朝王道明說。

“師父,論起對皇帝的瞭解,我不如你,但徒兒卻比你更瞭解趙昀這個人,他的事情只怕還沒完…”

王道明深諳帝王心術,自然能夠從皇帝的決策,瞭解皇帝的心思,可楊璟瞭解的卻是趙昀個人的脾性,卻又是兩個層面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