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兩淮劇變義軍南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得益於宗雲的義軍收復了河南府,朝廷方面也得了好處,他們在宗雲義軍攻打洛陽的空當,順勢抄了義軍的後部,得以佔領唐州,不過義軍退到許州之後,洛陽便已經成功收復,朝廷的軍隊想要奪取許州,便只能跟義軍打硬仗了。

唐州乃是李庭芝率軍攻佔的,當時義軍的主力全部都放在了洛陽,宗雲的志向也不在南邊,是以雙方並沒有太大的衝突,幾乎可以說是義軍將唐州讓給了朝廷。

在淮北一線的蔡州、潁州、泗州和楚州,幾乎都是這麼一個套路,這也是為何說朝廷有些拾人牙慧的原因了。

與其說是朝廷收復了淮北,倒不如說是宗雲將淮北讓給了朝廷,自己卻在收復洛陽之後,將河南府全部收復,而後又向開封府進軍。

朝廷的人還沉浸在歡慶之中,而義軍早已經收拾家當,再次與蒙古人進行拼命。

朝堂上許多人都建議,要趁著這個機會,把洛陽給收了,畢竟開封府是除了幽州之外最要緊的一個地方,無論是戰略意義還是政治意義,蒙古人都絕不會輕易退縮。

趙昀當時也野心勃勃,雖然這樣做對義軍非常的不講義氣,甚至有些卑鄙,可在收復國都的千古奇功誘惑之下,試問誰能夠忍得住?

皇宮雖然在臨安,但南宋朝廷從未將臨安當成過國都,在他們看來,無論是曾經的洛陽,或者是現在的臨安,都只是陪都,真正的國度在開封汴梁,朝廷從未改變過這一點。

這也是表示著朝廷一直希望能夠收復汴梁,可惜這麼多年,經歷了幾代皇帝的努力,終究無法獲得成功。

李庭芝和杜庶接到偷襲義軍的命令之後,心裡頭也是非常的憤慨,可作為朝廷武將,他們能做的只有聽從命令,否則便會被打成宗雲的同黨了。

可惜他們太過低估義軍的戰鬥力,更低估了洛陽的城防!

當初金人攻打洛陽,還圍困了好久,這座曾經是大唐國都的雄城,又豈是這般好對付的!

宗雲的義軍收復洛陽之時,洛陽幾乎沒有一寸土地是完好的,這就足以證明戰鬥是有多麼的慘烈了。

也正是意識到這一點,宗雲在收復洛陽之後,除了安撫百姓,與民無犯之外的第一件事,便是發動人手,修復洛陽的城防!

在進軍開封府之前,他們就已經修復了城防,還增添了不少防禦工事,為的就是守住這座要塞!

在宗雲看來,唐州乃至於蔡州之類的地區,他都可以交給朝廷,算是表現自己無心在南面鬧騰的誠意。

可洛陽這樣的地方,卻是如何都不會交給朝廷的,他不能讓朝廷不出一分力就坐享其成,誰的命不是命,憑什麼讓義軍弟兄在前線衝鋒陷陣,用一條條人命換回來的城池,卻拱手送給朝廷?

若是這樣,又與投降朝廷有何區別?這些地方交給朝廷之後,就會變成展示軍功的地方,很快就會被那萎靡不振的風氣給腐蝕,哪裡能承受蒙古人的反撲?

宗雲不肯退讓,朝廷只能用強,可惜他們發動了七八萬人,強攻了大半個月,洛陽卻毛都沒少一根,反倒是朝廷這邊出現了極大的傷亡!

劉漢超從河南府抽調了三千人,因為馬木留克傭兵團正跟著宗雲在攻打開封府,他便讓維京鐵骨者作為先鋒,從側翼撕開朝廷大軍的防線,瞬間將朝廷大軍打了個對穿!

劉漢超和維京鐵骨者都是魔神一般的存在,可憐那些朝廷將士自欺欺人太久,真的以為淮北大片區域都是他們打下來的,洋洋得意地要繼續爭奪軍功。

結果讓劉漢超的三千人教他們如何做人,最後只能灰溜溜退回到了唐州。

雖然沒能成功,但收復淮北大部,已經足以彪炳,李庭芝也因此而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武將。

當然了,這也是在楊璟領兵南征的情況下,李庭芝又得了楊璟力保,這才讓他鎮守北方。

李庭芝也曾經無數次在想,若沒有楊璟的幫助,若沒有楊璟當初在安豐軍的貢獻,像他這等的資歷,不知何時才能熬出頭了。

退回到唐州之後,李庭芝也在積極練兵,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收復更大的地盤,在沙盤上演練,也成為了他的日常要務。

此時他正跟杜庶等人在推演沙盤,可外頭去急匆匆慌張張撞進一個斥候來,朝他稟報道。

“制置大人,大事不好了!”

李庭芝用楊璟的理念來練兵,凡事都講規矩,講軍紀,斥候更是培養的重點,得益於此,他們的戰鬥力也是直線上升,斥候更是百裡挑一,何曾如此慌張過!

“說!”李庭芝有點不悅地中斷了推演,面色不甚好看地朝那斥候低喝了一句。

那斥候抱拳行禮,頭都不敢抬,朝李庭芝稟報道。

“許州方面發現賊軍大部正在糾集,朝我唐州地界進發!”

“甚麼?這些逆賊瘋了麼?他們這才剛剛打下開封府啊,難道要食言反悔,要掉轉冒頭侵犯我兩淮之地?”

營中武將們頓時慌亂起來,無頭蒼蠅一般,嗡嗡嗡地議論著,許多人臉上都顯出驚惶來。

李庭芝和杜庶相視一眼,內心也不由輕嘆,無論如何練兵,這些將領若爛泥扶不上牆,又有何用?

不過他們也沒有明說,只是朝斥候問道:“賊軍有多少人?今次由誰領兵?”

那斥候有些為難,便遲疑了片刻,見得李庭芝臉色陰沉,才趕忙開口道。

“為了抓緊時間回報軍情,弟兄們都已經撤回淮北一線...這個...大概...”

李庭芝不由大怒,一掌拍下,整個沙盤都震散架了!

用楊璟和宗雲的理念來說,兩軍交戰,先死斥候,斥候的任務除了蒐集敵情之外,還是抵禦敵人的第一道防線!

可朝廷這邊也真是爛泥扶不上牆,收復淮北大部,並沒有讓他們更加硬朗,許是在洛陽被劉漢超打怕了,斥候見到義軍竟然就退了下來,連敵人有多少,領兵的是誰,這種基本的軍情都沒探聽清楚!

李庭芝已經足夠寬容,可對於這樣的事情,卻如何都忍不了,朝親兵下令道。

“來人!左斥候營虞侯臨陣脫逃,監管不力,依軍律給我斬首示眾,其餘斥候一概不得回營,不探聽清楚情報,全都給我砍了!”

李庭芝和杜庶也是相得益彰,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平時都是配合著收攏人心,提升士氣,倒也非常的有效。

可杜庶今次卻沒有出來充好人,因為他知道李庭芝是真的怒了,因為連他自己都怒了!

雖然朝廷做足了面子功夫,做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好像這些地方真的是他們打了勝仗贏回來的一樣,可在軍事之上,他們卻沒有一丁點的改變!

那些將門弟子以及朝中勳貴的恩蔭後代,削尖了腦袋往淮北這裡擠,被聲色犬馬掏空了的身體,穿上沉重的鎧甲,只是為了在此鍍金,回去之後好作為晉升的資本,根本就不是打仗的料子。

李庭芝在練兵的同時,還需要跟這些人扯皮,還需要對付朝堂上拼命想往這裡塞關係戶的那些王侯將相。

也虧得杜庶是個左右逢源八面玲瓏之人,否則以李庭芝的脾氣,早就將這些人趕出去了。

大量的紈絝子弟進入軍中,風氣很快就腐蝕了稍稍有起色的安豐軍,也虧得李庭芝治軍嚴謹,否則軍隊早就不堪大用了。

他忍氣吞聲這麼久,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連斥候都退縮了,試問這軍隊還如何打仗!

難怪那虞侯吞吞吐吐,難怪他回答不上來!

可恨的是,營帳之中那些將領,竟然還想為那虞侯求情,就因為這虞侯乃是一位皇親勳貴的兒子!

李庭芝和杜庶今次都沒有留手,斬首示眾之後,其他斥候終於知道厲害,不敢再往後退,到了夜間,就把最新的軍情給獻了上來。

“制置大人,今番入侵唐州的賊軍約莫有千人之數...不過讓人疑惑的是,此軍並無編制旗號...”

“不是張真人的人?”李庭芝在別人面前或許還裝裝樣子,但只有他和杜庶兩個人的時候,從不將義軍稱呼為賊軍,也不會將宗雲等人成為逆賊,畢竟他們也是有過交情,更知道義軍的志向絕不是南宋朝廷。

關於這一點,楊璟也跟他解釋過,他相信楊璟,自然也相信宗雲和義軍。

“不,制置大人誤會了,這些人雖然沒有編制旗號,但全都是賊軍之中的精銳!”

“雖然只有千人,但太乙軍,厭勝軍,神行飛符營,以及馬木留克傭兵團和維京紅毛鬼,但凡叛軍之中最強力的營團,都抽調了人手,組成了這支千人的隊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斥候也是心有餘悸,要知道,為了打探清楚這條情報,斥候先鋒死了八九百,潛伏在義軍之中的細作幾乎全部暴露,才得到了這天訊息!

“全都是抽調的精銳?他們到底想幹什麼?”李庭芝心中也有些疑惑起來,此時朝斥候問道。

“領兵的是誰?”

那斥候臉色蒼白,朝李庭芝答道:“是賊酋張本靈本尊,以及麾下猛將劉漢超等人,連黑帆和利維坦這種紅毛鬼的首領,也都在裡頭!”

“全都下來了?他們這是要幹什麼!”李庭芝和杜庶相視一眼,終於是坐不住了!

那斥候見得李庭芝雷霆大怒,不敢再繼續說下去,從懷中掏出一封一塵不染暖呼呼還帶著體溫的書信來,朝李庭芝說道。

“這是...這是賊酋遞給制置大人的親筆信...”

自打朝廷大軍偷襲洛陽守軍之後,雙方就再沒有聯絡,以前宗雲還會私底下與李庭芝杜庶交換情報,可在這件事之後,這種聯絡就徹底斷了。

因為宗雲已經知道,朝廷的軍隊對於他們驅逐蒙古人的大業,沒有任何的幫助,只能拖他們的後退,這種盟友不要也罷。

而今次這封信,可是洛陽偷襲戰之後的第一次聯絡,竟然還是宗雲主動投遞了書信,他們這是想要幹什麼?

若李庭芝和杜庶狠下心來,調集所有兵馬,將這一千人圍殺殆盡,義軍可不就徹底完蛋了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