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音樂之聲上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

“音樂之聲”首映展。

導演和演員們正在接受採訪。

“泰勒女士,聽說這是一部極少見的以女性視角為主題的電影,不知道你有怎樣的感受?”

“蒂芬導演,這是你的第三部電影,我們都知道你的拍攝手法越來越熟練了,請問這一次的鏡頭和以往有什麼不同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聽說這部電影裡,你的形象做出了顛覆性的改變, 你覺得大家會接受這種改變嗎?”

“這部電影,又是克里斯先生編劇的,你們是什麼關係?”

……

泰勒穿一身黑色的短裙禮服,很得體的回答著記者的問題。

作為劇組唯一一個扛鼎的當紅明星,她自然需要站出來,她就是宣傳的主力。

而這些記者大多數收了茶水錢, 提起問題也很給面子,並無太過分的問題。

有些尖銳的問題,還是佩頓特意找人提的,就是為了增添一點噓頭。

後場,佩頓也在招呼著製片廠的股東。

“音樂之聲”作為製片公司的第一部電影,股東們顯然還是很關注電影的,接到邀請函之後,齊齊到場。

“喬!”

“凱瑟琳女士!”

“阿爾貝託·帕帕先生!”

……

佩頓對著合作伙伴一一照面。

西部的礦場主阿爾貝託·帕帕嘴角叼著菸斗,笑道:“克里斯先生做事效率真高!”

“的確,我本以為要等到明年,電影才會上映呢!”科洛弗微笑著,表示贊同。

顯然,他們也是做過一定功課的, 知道一部電影從開始拍攝到上映,大多數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 甚至拖得更久些, 也算正常。

而佩頓接手這個專案, 短短四個多月,就徹底完成,在他們看來,的確是高效率了。

凱瑟琳卻有些擔憂,在她看來高效率不一定是好事,就像他們做報紙,有時候速度慢點,得出的結果卻更讓人滿意。

作為公司的第一部電影,一個美好的開局是很重要的!

她倒是希望明年上映,多出來的時間,把電影的品質做得更好。

一旁的喬卻哈哈一笑:“克里斯可一向是高效率,當初做美麗的人生,也是不到半年就拍攝完畢。”

“就這,還是為了獻禮,專門磨了兩個多月,要不然三個月就能結束。”

“三個月!”

幾人明顯一驚,這種高效率是他們明顯沒想過的。

佩頓卻只是微微一笑,這算什麼?

日後那些香港的快槍手們,半個月一部片,期間還包括構思劇本,拍一段就傳紙條,繼續思索劇情,有了後續內容,繼續拍!

雖然聽上去有些粗製濫造的味道,但,這就是賺錢啊!

說起來,還是某些導演太矯情,明明都向市場低頭了,明明都知道自己拍的是商業片,卻依舊把電影的地位看得太高,總想表現出一些東西。

恨不得每一個鏡頭都告訴你一些東西。

說教味太重。

用一句過分一點話——爹味太重!

沒必要,真的沒必要!

從始至終電影只是電影,娛樂的工具而已。

導演本人的思想境界也不一定高哪去,何必埋汰觀眾?

佩頓從來沒有講拍攝電影放在太高的地位,當做藝術品打磨。

什麼光與影的藝術?

層次太高!

佩頓就將其當做一種講故事的形式。

提前組織人寫出足夠完善的劇本,包括列出大綱、細綱,每日的拍攝進度。

就當一個作業去完成就好。

至於說質量?

單看鏡頭,的確不如靠時間磨得細膩,也可能沒有什麼靈光一閃、精妙絕倫的鏡頭。

沒關係,故事完整,需要打磨的地方,稍稍完善,完整度絕對高。

觀眾能看懂。

不至於說什麼高深莫測的意識流,雲山霧裡的,最後導演還要嫌棄這一屆觀眾太差。

至於藝術性?

能賺錢,誰講究這個?

佩頓不是導演,他是製片人,他只需要為投資人負責,不需要為影評人負責。

至於影評人,投資人的錢會讓他們對電影的評價負責。

定位!

很重要!

小格調的藝術?還是大眾的錢兜?

不是希特勒,就別做這種美夢。

“放心,公司的第一部片子,絕對質量合格,不然我也不會上映。”

佩頓也給了投資人們一點自信,他們的立場是一致的。

接下來,還需要投資人們繼續掏錢呢!

“好了,看看成片,老頭子我倒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喬笑呵呵的說道。

他的心情的確不錯,不單因為去年在美麗人生上大賺一筆,嘗到了甜頭。

更是因為家族生意的蒸蒸日上。

自毒梟傳之後,他們家族就聯合了甘比諾家族,強強合作,開拓了全新的運輸航線,大賺特賺!

而且,從九月份開始,古巴的局勢就陷入了混亂。

卡斯特羅帶領的游擊隊對古巴政府發動攻擊,兩支分別由勞爾-卡斯特羅和切-格瓦拉帶領的縱隊深入到古巴中部卡馬圭省北部和南部地區。

這對他們在古巴的競爭對手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嚴重影響到整個南美洲的市場。

他們的生意,大有擴張的趨勢!

前幾天,卡羅·甘比諾那個一言不吭的傢伙居然又打通了哥倫比亞的市場,當真是一個大驚喜。

……

不一會兒,電影開始。

由泰勒扮演的活潑、粗心、善良的修女瑪利亞一出場,就引起了一片歡樂聲。

說實話,這部電影中泰勒的形象還是很顛覆的,以往她大多是都是扮演美麗的花瓶,多愁善感的少女。

這種憨厚、俏皮的喜劇形象,倒是有些類似早期瑪麗蓮·夢露的人設。

雖然不是完全的搞笑女,但對“玉女”形象的泰勒絕對是一種挑戰。

不一會兒,看著上校訓練海員一般訓練孩子的一幕,觀眾席更是一聲聲笑聲傳來,這種古典式的幽默,屬於聯邦人的傳統藝能。

很快,電影上演了瑪利亞帶著孩子們遊玩、學音樂,做音樂劇,一幕幕溫馨,有趣的畫面,溫暖了所有人。

隨著音樂劇的出現,現場更是歡笑不斷,所有人都開始享受這種美好。

很快,上校上演了最經典的一幕,演唱:雪絨花。

不得不說,佩頓親自挑選的男演員,的確很符合大眾女性的審美形象。

此時的觀影席裡,不少女士開始悄然的打聽這位演員的訊息。

隨著故事的發展,到了修女和上校的情愫,其中夾雜了上校先生的未婚妻,男爵夫人。

又是這種三角戀的橋段。

不得不說,套路得人心啊!

說實話,為什麼富人總是會愛上家庭教師呢?

前有簡愛和羅切斯特,後有瑪利亞和上校?

佩頓也說不清楚,他只知道觀眾,尤其是這個時代女性很吃這一套。

隨著上校磕磕絆絆的表達愛意,兩人順利走入婚姻的殿堂。

故事發展到了最後,面對奧地利的形式變化,他們在**的追捕之下,必須逃出這個國家。

看得很經典的一幕——全場奧地利人齊齊歌唱奧地利名歌:雪絨花。

不少經歷過二戰,甚至遠離家鄉的人,心生感嘆,眼眶漸漸紅潤。

故事發展到最後,一場前面喜劇性的音樂劇幫助孩子們順利逃亡。

又在修女拆掉追兵的汽車零件,一家人逃離到了聯邦……

故事結束。

這部電影為什麼會火熱?

因為他完美的融合了太多的元素,家庭親情、老套卻得人心的愛情、國破家亡的哀傷…

以音樂貫穿前後,以喜劇的方式,記述一切…

美好而又深刻。

……

電影結束,全場一片掌聲。

“啪!啪!啪!”

之前還抱著挑刺眼光來看這部電影的凱瑟琳也眼眶微紅,站起身,用力的鼓掌起來。

她徹底沉浸其中了,尤其看得和孩子相處的美好畫面,作為幾個孩子的母親,她很感動,也在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

喬露出笑容:“恭喜你,佩頓,又是一部佳作!”

佩頓笑了笑:“不!是恭喜我們,你也有投資份額,可別忘記了。”

阿爾貝託·帕帕,對著身旁的科洛弗,笑道:“看來,這一次的投資,我們會賺上一筆。”

科洛弗點頭,隨即嘆了口氣:“就是投資的份額太少了。”

他心中略有不甘,當初可是他最早發現克里斯這塊金礦,欲圖展開合作。

阿爾貝託·帕帕也是人老成精,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拍拍他的肩膀,哈哈一笑。

“這不是第一個專案嗎?接下來多做幾個專案不久好了?”

轉過身,阿爾貝託·帕帕略有深意留下一句話。

“再說了,有錢,還怕找不到專案?”

科洛弗聞言,心中一動,下意識抬頭,卻只看到阿爾貝託·帕帕的背影。

阿爾貝託·帕帕臉上笑呵呵,打扮也老氣,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鄉巴佬。

但西部的礦場主們可比外人想象的更加狡猾、狠辣,某種程度而言,哪裡就是法外之地。

特別是克里斯先生年輕的時期,那裡完全是原始的土壤。

打死人,隨地一扔,都難以尋找到兇手。

克里斯家族牧場外,一排排高大的樹幹上,吊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