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星生物登陸月球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而反觀我們國內的某些企業,比如鳳凰集團,稍微有點成績後就沾沾自喜、大肆宣傳,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取得的一丁點成績。”

“而且,除此以外,鳳凰集團更是聽不得一丁點的批評。”

“據我所知,前不久有幾名專家因為對其主導炎國官方的‘載人登月’專案在網路上表達了質疑和擔心,直至現在都仍受到鳳凰集團報復網路暴力!”

“這是什麼?!這就是弱者的心態,是沒有自信的表現!”

“真正的強者就應該不懼質疑、面對質疑;真正的強者,就應該像NASA一樣低調而內斂,專注於科學專案的研發!”

“所以說……我們的企業仍然任重道遠,我建議我們的企業應該收起驕傲自大的心,虛心向NASA這樣優秀的機構學習!”

文章一經發出,很快成為全網熱議的話題。

不得不說,周清泉周教授這篇文章切入的點實在太巧妙了,他沒有惡意黑鳳凰集團這些年取得的成果和進步,而是透過側面宣傳NASA多麼務實低調不張揚。

而恰好在國人印象裡,科研機構、研究所這類高科技機構就應該是甘於奉獻、專注於科學本身的印象。

所以,文章內容很快就在網路上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確實,雖然我不喜歡NASA,但NASA的專注科學技術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

“所以說,北美能在50年前就登上月球並非沒有原因,這就是務實的科學精神。”

“感謝教授的好文章,我們確實應該正視差距,我們和NASA這樣頂尖機構差距並不只是科學技術層面,還有更多精神層面。”

不過……

此時國內的網友們早已今非昔比,見識過太多1450和50萬後誰也不是好忽悠的了。

當評論區裡出現各種“經典言論”出來後,鳳凰集團的粉絲們開始反擊。

“SLS發射成功:人類之光。”

“SLS發射失敗:與其貶低嘲笑別人,不如提升自己。”

“SLS發射推遲:嚴謹的科學精神。”

“‘扶風三號’發射成功:鳳凰集團太浮誇,正視差距。”

“不得不說,真有你們的,雙標一套一套的。”

“真是笑死我了,鳳凰集團連‘月球固態水’都發現了,而且都開始準備採集回收到地球了,NASA只是發射了一個SLS火箭他喵的憑什麼不低調?NASA有資格跳嗎?”

“北美的孝子賢孫是真的多,主子都不敢蹦躂,孫子就開始舔了……”

“所以說,我最大的建議就是專家不要建議。狗頭.JPG。”

……

周教授的文章加上舊京報的推廣讓這件事在國內網路上引起了不小的熱度。

而國外。

SLS火箭成功發射、NASA“月球探測車”成功著陸的訊息更是在西方社會這個主戰場引起熱烈討論,西方媒體集體高潮,網路上也是一片歡樂興奮的景象。

要知道,NASA可是很久沒有在月球上進行活動。

在鳳凰集團這段時間強烈的壓力下,如今NASA重返月球無疑給西方民眾打了一針強心劑!

這何嘗不是一個值得興奮的好消息?

不過。

出乎意料的是NASA並沒有召開特別新聞發佈會,但所有人都認為這是NASA的謙遜和低調,NASA是想在更好的時機接受採訪。

這樣的環境下,第二天一早,一篇名為“月球,我們回來了!”的文章刊登在北美知名報紙——紐約時報的頭條新聞上。

緊接著,全球各國宇航局也紛紛發來賀電,在推特上恭喜NASA取得成功!

一時間,媒體上、網路上全是NASA的訊息,風頭無兩!

……

而就在外界一片歡騰,為NASA高唱贊歌的時候,NASA核心高層們卻是眉頭緊鎖,滿臉都是擔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此時NASA監測到鳳凰集團“移動電源車”、“迷你型月球探測車”的訊息還僅限於高層和極少數技術人員知曉,所以這一場內部會議也只有幾名NASA核心高層參加。

他們將要討論的內容是——如何應對鳳凰集團突然開啟的大規模探月行動。

“關於鳳凰集團‘移動電源車’和‘迷你月球探測車’登陸月球的事情我已經彙報給了華盛頓沙利文先生了。”

“沙利文先生非常重視,同時也對我們提出的必須立即開展同型別‘大規模月球探索’計劃表示了認同,不過……”

威廉局長一臉凝重地坐在會議桌上方,頓了頓,繼續說道:

“不過……沙利文先生的意思是,我們需要儘快拿出切實可行的‘大規模月球探索’計劃出來,用以透過國會預算!”

“所以各位,今天我們必須要將我們的‘大規模月球探索’初步方案討論出來,我們必須要抓緊時間了。”

“大家有什麼方案,現在都說一說吧。”

威廉話音落下,在場高層誰都沒有第一時間接話。

實際上,在前幾天NASA高層們發現鳳凰集團悄無聲息地開始“規模化探索月球”後,所有高層就已經在心裡暗自思索過這個問題了。

但實際的問題是,想要“大規模探月”實在太難了!

怎麼說呢?

別說“大規模探月”了,為什麼這麼多年來NASA並沒有再進行更多的月球探索?

甚至說自從五十幾年前登陸月球,從月球上取回大量月壤後,NASA幾乎就放棄了對月球的探索?!

其根本原因就是——探索月球實在太燒錢了!

可以說,在沒有看到月球明確的可行性商業化之前,月球就註定只能用於科研研究,就只能是小範圍、小部分國家進行科學研究!

說得再直白點,雖然探索月球,然後將月球商業化聽起來非常誘人,但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探索月球,對月球投資的風險有多大!

有這錢乾點別的不好嗎?!

所以……

即使是強如NASA,在拿到了大量月壤後也不願意再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月球探索中來,說白了還是因為投入產出不成正比,劃不著!

而鳳凰集團為什麼可以進行“大規模探月計劃”?!

那是因為鳳凰集團的“嫦娥七號”在月球南極發現了“固態水”!

一旦在月球上發現了固態水,那麼人類在月球上長期生存就變成可能,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商業化,譬如月球旅遊、月球蔬菜、月球實驗室等等也將慢慢變成現實!

現在鳳凰集團成功開了個好頭確定發現月球有固態水,他們自然敢於投入更多資源收集更多的月球固態水,但是,這是鳳凰集團才有的優勢,NASA並沒有啊!

除此以外。

除了實現“大規模探月”資金上有巨大壓力外,另一方面,NASA在“大規模探月”技術上也準備得不充分。

這些年NASA本身在月球探索上投入的精力就非常少,再加上之前也從未有過需要“大規模探月”的需求,所以NASA內部根本沒有任何現成可行的“大規模探月”方案……

現在短短幾天時間裡就要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大規模探月”方案,顯然不現實。

“局長,您是知道的,要想進行‘大規模探月計劃’最重要的就是先討論方案的‘技術路線’和成本控制問題……”

“特別是‘技術路線’的問題,是用什麼裝置、什麼方案實現‘大規模月球探索’,這都需要我們進行大量的探討,這恐怕需要讓更多的工程師參與進來。”

“除此以外,時間上我們可能更要做好心裡準備。”

“這樣重大的一個工程,我認為很難短時間拿出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案,特別是我們之前對此並沒有任何研究。”

“而且,即使方案定下來後,我們能啟動方案,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說話的是一個白人——克里松,他正是NASA這次“月球南極探索”計劃的負責人之一。

聽完克里松的發言,眾人眉頭皺得更深了。

確實啊。

或許在鳳凰集團強烈威脅下,國會會透過“大規模月球探索”計劃,資金上的問題不大。

但真正想要做好一個合理且成本可控的“大規模月球探索”計劃絕不是拍拍腦袋就能想出來的,這需要大量的工程師們透過各種設想的方案,經過好幾輪激烈討論後甚至結合經濟成本總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要是放在以前,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做這樣的計劃方案,但現在……

鳳凰集團已經在行動了,他們現在最缺的可就是時間!

“克里松,你說的一切我都明白,但是……我們現在已經沒有任何選擇。”

“哪怕是半年、一年、甚至是兩年後我們才能啟動‘大規模探月計劃’,我們現在也必須行動起來。”

“好了,我先說一下我的方案……”

說著,威廉局長低頭翻動自己準備的會議資料。

就在這時,會議桌上一名年輕的高管忽然神色一怔,似乎是想通了什麼。

片刻後,他忽地舉起手打斷了正要說話的威廉,略微興奮的說道:

“局長,抱歉打斷一下,我忽然想到了一個不錯的方案。”

哦?

剎那間,眾人目光全都被吸引過來,這名高管也不囉嗦,直接說道:

“根據我們這些天的瞭解,鳳凰集團‘大規模探測月球’的方案是採用‘移動電源車’加上‘小型化月球車’的方式進行。”

“而他們執行的任務,一方面是探測月球南極的‘固態水’,另一方面是‘繪製月球電子地圖’。”

“我想大家應該都非常認同鳳凰集團的航天團隊是全球頂尖的團隊,既然他們都採用這樣的方案進行‘大規模月球探索’,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摸著鳳凰集團過河呢?”

摸著鳳凰集團過河?!

在場眾人全都愣住了,好傢伙,這詞好熟悉啊!

不過……

眾人很快反應過來,這是抄作業啊!什麼時候NASA竟然淪落到需要抄炎國企業的作業了?!

“No……”

當場就有高管想要拒絕,可話到嘴邊卻突然停住了。

以如今NASA面臨的情況,似乎抄鳳凰集團的作業是當下的最優解……

片刻後,現場聲音戛然而止,所有人瞬間全都沉默了,紛紛將目光看向了坐在會議桌上方的威廉局長。

許久過後……

威廉局長將會議桌上的資料緩緩合攏,目光看向剛才建議的那名高管。

“喬納森,你再詳細地說說,如果我們摸著鳳凰集團過河,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準備……”

現場再次陷入短暫沉默。

……

三小時後,這次NASA高層會議終於結束。

走出會議室的幾名高層臉上表情難以描述,有那麼一絲唏噓,似乎又有那麼一點感慨。

很快,NASA即將研發一款“月球移動電源車”和一款“月球探測車”的訊息在NASA內部傳開,甚至連兩款工作車的大概設計思路都被明確地定下來。

月球移動電源車要能實現在月球南極發電——儲存——充電的三位一體功能,而且還要能實現對新研發的“月球探測車”進行無線充電。

而“月球探測車”則是需要兼顧小型化和高機動性的特點,而且還必須能快速實現採集地表資料,能實現多車共享聯網。

隨著越來越多的NASA工程師參與進來,越來越多的小道消息也傳開了。

終於沒過多久,網路上忽然也開始流傳出NASA內部正在研發兩款全新“月球工作車”的事情。

一個是用於實現“無線充電”的“月球移動充電車”、另一個則是一款全新高機動性的“月球探測車”。

訊息剛傳出來,短短幾小時便火遍網路。

好傢伙,月球移動充電車、高機動性的月球探測車?!

“還得是你啊NASA!也就只有你們敢於嘗試、敢於人先、敢於做出科學創新了!果然是人類科技的明燈啊!科技創新還得看你們!”

“好傢伙,這要是實現了,這又是人類第一次將充電車送上月球吧?北美太強了,NASA真是人類之光,人類的驕傲!”

“66666!@鳳凰集團官方,好好看好好學,好好學習學習NASA的創新吧,你們還是差了點。”

“服了,NASA是真牛逼,NASA永遠不會讓人失望,太期待這次有什麼黑科技了。”

網路上已經徹底沸騰了,而各國宇航局聽到這一訊息時也蒙了。

雖然這些年NASA對於月球探索沒什麼動靜,但以NASA的研發實力,搞些領先的黑科技出來倒也正常!

高機動性的“月球探測車”都還好,“移動電源車”是什麼意思啊?!

一旦“移動電源車”真的出現在月球,那就說明NASA這是打算在月球上加大探索,甚至有可能成為大規模探索了!

想清楚這些,全球各國宇航局也不澹定了,紛紛開始打探訊息。

而北美的狗腿子霓虹國宇航局局長小泉更是直接獻殷勤,主動接受了紐約時報的採訪。

“‘月球移動電源車’一旦出現在月球上,將是歷史性的重要時刻,是人類月球生存的第一步!”

“為偉大的NASA鼓掌,為偉大的威廉局長祝賀!”

採訪一出,本已經熱度消散的NASA再次被頂到風口浪尖,人類之光的話題再次被全球廣大網友提及。

鋪天蓋地的讚美聲讚美著NASA,甚至鳳凰集團成功採集到“固態水”的訊息都被淹沒得悄無聲息。

霓虹國小泉局長非常滿意這樣的熱度,不過NASA局長威廉臉都綠了,有苦說不出。

“FU!CK!這SB……”

而就在NASA威望因為此事達到頂峰之時,一個突如其來的訊息突然出現在網路上,然後以所有人想象不到的速度快速霸佔各大熱搜榜。

全世界所有人都被這一訊息震驚了,紛紛開始密切關注。

法蘭西知名“天體研究所”釋出的訊息。

“本所科學家梅琳娜和索隆在利用鳳凰集團空間站上的‘千里眼’光學望遠鏡觀測月球南極時,意外發現月球南極有大量外星生物活動的痕跡。”

“一種從未見過的機器人出現在月球南極巨大的隕石坑裡,與此同時還有幾輛沒有太陽能帆板,且行動速度非常快的,類似於月球車的裝置!”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人類任何機構或企業都沒有行動如此快速的月球車和機器人!”

“那麼結論是——極有可能是外星生物登陸月球了!”

外星生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