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北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雪紛飛,河海冰封。

此時才是十月下旬,但在北海西岸卻已經如同冰窖。

船停在海灣內被海冰凍住,王朝相一身貂皮還覺得冷,只想整天呆在原木屋裡烤火爐,或是直接坐在火炕上喝茶。

但那些本地部落卻對這冰雪很喜歡,他們絲毫不受影響,那沒過膝蓋的積雪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每個部落男女都能輕鬆的製作一副滑雪板,套在腳上便如履平地。

鄂霍茨克堡改名為驅度寐港。

城中原來的東正教堂被拆掉,王朝相驅趕著那些羅剎人建了嶽王廟、關帝廟還有文廟。

這些羅剎俘虜建造木屋倒是非常有經驗,教堂其實也只是拆掉了屋頂,換了一個中式屋頂,粗大的原木架好,縫隙裡塞滿苔蘚等,就有極好的防寒保溫功效。

羅剎俘虜們每天被當成牲口一樣使喚,修城堡,蓋房子,噼柴,結果待遇還不如赫哲人的狗,他們的狗還能吃那些大只的魚幹,而他們卻只能吃那些碎魚幹。

還只能啃幹的,連水煮都不行。

“諸部想要返回部落了。”

“這麼大雪,冰天雪地,回去不易,何不就呆在這過冬?”

“大人,對於他們來說,這冰天雪地根本不是事,他們有狗,造雪橇讓狗拉著就能一路回部落,跑的很快。就算沒帶狗,可穿上滑雪板也能很快,他們不怕冷,身上的皮毛能防寒,在野外甚至直接挖個雪洞都能過夜,帶上魚乾或肉乾,人和狗都不會餓著,甚至還能順路捕貂獵狐呢。”

王朝相聽了很佩服這些土著。

這裡的部落太多,甚至那些相同族群的部落也沒有個首領什麼的,他們大部份都是以氏族為單位生活的,不管以前大明叫他們野人女真還是北山女真,又或是滿清叫他們索倫,或是什麼達斡兒、赫哲、費雅喀、鄂溫克等等,其實他們自己卻不是這樣分的。

比如同是費雅喀人,又或同是奇勒爾人,雖然他們內部語言大體相當,可都是以氏族為單位生活,不同的氏族之間,只能說語言、習俗等相近,但聯絡並不緊密。

各姓氏的哈拉有自己的首領,下面的噶柵村屯也有自己的頭人,但各個哈拉以上就沒有首領了。

甚至平時也基本上都是以噶柵為單位生活的。

按語言可以大致分為蒙古語系的達斡兒、布裡亞特人,突厥語系的雅庫特人,通古斯語系的鄂溫克、赫哲、鄂倫春等,還有是與他們都不同的費雅喀人,以及庫頁島南部的阿尹努人。

在外興安嶺北部還有尤卡吉爾語系的,有楚科奇堪察加語系的,甚至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的。

“辦個慶功宴會,好好招待一下他們。”

寒冬大雪並不妨礙這些土著們,原本秋冬就是最好的狩獵季節,入秋後到開春以前,野獸的皮毛都是最值錢的,也是比較好狩獵的季節。

一個優秀的獵手,甚至能在一個秋冬獵得上百張貂皮。

開拓者船隊雖然人不少,但在這裡過冬並不缺食物和衣被等,不同於那些可憐的哥薩克們,他們從雅庫茨克或其它城堡出發探險,在那山川河流之間穿行,因為走的是未知路線,只能沿河前進,在不同河流間切換,所以只能是坐那種能乘幾人的小劃漿船,這樣便能在換到其它河流時,直接把船抬著上岸。

這樣的小船雖然輕便,可也意味著無法攜帶太多東西,而他們探險,有時一次出來就是兩三年,食物基本上是靠沿途搶掠或交易。

連火藥都是限量的,要節省著用。

相比之下,開拓艦隊從海參崴出發,走的是已經探查過的航線,直抵奴兒干永寧港,在那裡經過補給後再來到這裡。

船艙裡有著豐富充足的物資,大米小麥甚至有麵粉炒米,以及肉乾魚乾,還有菸酒茶葉鹽,醬醋等都有。

船上還有不少的木炭、煤球等,考慮的非常周到。

王朝相在新落成的嶽王廟裡招待那些部落人。

他直接讓船員架起了長桌,搞起了自助餐。

烤鯨魚肉,煎鯨魚脂,五香牛肉乾,烘烤小魚幹,臘肉糯米飯,黑胡椒土豆泥,煮玉米,包子饅頭水餃煎餅,紫菜蛋湯·······

雖然喜歡把魚埋土裡變酸臭出拿出來跟石煮著吃的科裡亞克人沒在這裡,但其它部族平時飲食也絕對是相當落後原始的,比如說費雅喀人,從不洗臉還喜歡玩熊穿魚皮的一群人,他們雖然擅於捕魚,喜歡養狗,但吃魚也是非常簡單的。

在娃魚迴游季就全家上陣拼命捕撈,然後曬成幹,就是一年的口糧,吃的時候拿水把乾魚浸溼就撕著吃啃著吃。平時捕到活魚,更是直接吃生魚片。

費雅喀人死亡率極高,有幾大主因,一就是吃生魚片吃的,二是不講衛生得病死的,三是玩熊玩死的。

費雅喀人也會捕上千斤的鱈鰉皇,甚至有時部族還會一起去獵鯨,但一般小部族是沒那能力的,獵鯨的主要是生活在庫頁島上的費雅喀人。

大塊鯨魚煎烤,撒上黑胡椒汁,再撒上點蔥花,既精緻又好看,費雅喀人有些艱難的拿著快子夾起一塊,卻掉到地上,他們也不在意,乾脆伸手抓起直接放嘴裡。

咬一口,外面有點微微焦脆,裡面卻很鮮嫩,尤其是那個汁,有股獨特的香。

“嗯,嗯,嗯,”那首領吃的不停點頭。

什麼炒麵、油潑面、陽春麵、炒米粉、煮年糕、水餃、包子、餛飩,那些身著各種皮草,身上永遠髒兮兮,好像犀利哥一樣的部落首領、子弟們,哪見過這種五花八門的中原美食啊。

而對船上的廚師們來說,這還是冰天雪地裡,材料有限,否則怎麼也得整他個百來道官菜才顯水平啊。

看著這群部落人風捲殘雲艘的搶起來了,王朝相滿臉笑呵呵的。

這些人一個個髒兮兮的,可他們身上的皮草,卻全都是極珍貴的那種,好多都是能值幾百甚至幾千塊的。

可惜被他們婆娘粗糙的手藝,處理的一般,縫製的也很醜,但皮子可都是好皮子啊。

紫貂皮、海龍皮、海虎皮、熊皮、鯨皮、海貂皮,他們身上還有許多海象牙、虎牙之類的飾品。

等這群人吃飽喝足。

王朝相拍手,船員取來許多衣服布料。

有呢絨軍大衣,也有呢絨毯子,有精美的牛皮夾克,也有羊皮靴子,甚至還有夏天穿了很透氣涼爽的棉布衣和絲綢衫等。

王朝相提出跟大家交換一下,換他們身上髒兮兮的裘皮。

一套夏季棉衣加一套夏絲綢衣衫,再加上冬季的呢絨大衣和呢絨毯子,加兩雙靴子,換他們身上這套髒衣服。

這條件一提,大家連連擺手,非常不好意思。

自己身上這到處跳蚤亂爬的破衣,怎值那麼精美的衣服,還那麼多套,那上面的花紋多漂亮,顏色多鮮豔啊,得多少人工,多麼巧的手才做的出來。

“為了我們以後更加團結緊密!”

王朝相一點不嫌棄那些衣服,拿回去清洗加工一些,把皮子拆下來重新做成高檔皮裘,那可就是幾百上千塊銀元啊,那幾套棉綢衣鞋才值幾塊錢。

輕鬆百倍之利。

首領們最終還是受不住那些精美衣物的誘惑,紛紛當眾解衣。

王朝相看到有跳蚤在爬,也看到他們身上髒出了垢,依然保持著微笑,都是白花花銀元啊,那點都不是事。

交換了衣物後。

王朝相又給他們放了些禮物,火燫,斧頭,開山刀、鐵鍋等,又送了點茶葉、菸絲還有酒。

一套下來,其實了不是很值錢。

但在部落人眼裡,這些禮物太重了。

他們趕緊也回禮,他們也沒什麼拿出手的,骨槍骨箭的別人也不稀罕,於是把就只有送皮子。

還有要送狗的。

王朝相每人的收了一兩樣,不多收,雖然那些皮子髒兮兮,但收回來加工能很值錢,但他沒貪。

趁著氣氛好,他再次跟這些部落頭人們說起以後大明維護地區安寧的事情,也希望大家都能加入到大明,向皇帝陛下效忠。

還說以後永寧城、鄂霍茨克以及其它幾處營地,都將成為皮毛收購點,連價格都初步說了,比沙俄人給的可高太多了。

“年滿十六歲成年男子,每年向朝廷進貢一張貂皮實物稅,年滿五十和未滿十六者,以及婦女,皆不需要進貢。”

“此外無須再送禮。”

首領們驚住。

一年才一張貂皮實物稅?

沙俄羅剎鬼子,可是向他們青壯男子一年徵十一張,未成年的都要徵五張,還要他們送禮,甚至還要抓他們做人質擔保。

“大家無須留人質,這個稅也不會讓大家白交,以後我們會在這裡駐軍,若有強盜偷盜搶掠大家財物,或是綁架攻擊,大家都可以來找我們,我們會出兵幫助大家,保一方安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次各位出兵相助,我們也不會忘記,每人另外發放一筆賞賜,每人五塊銀元,也可以選購五塊銀元的貨物。”

“還有大家以後若有皮毛,可以拿到這裡來賣,既可以換銀元,也可以交換你們想要的鍋斧刀劍,或是鹽茶菸酒,米麥糧食布匹衣帽等等,收購價格公道。”

“你們也可以接受我們僱傭,加入我們的捕獵隊,由我們提供更好的捕獵裝備,捕得獵物獲得皮毛後分成。”

“也可以遷來我們的城堡邊上分田耕種,或是放牧捕魚,在這裡生活能夠更加安全穩定。”

王朝相丟擲一個又一個誘人的條件,還帶他們參觀了城堡裡的貨倉,裡面陳列著鐵鍋、鐵斧、刀劍、火鐮、蠟燭、布匹、魚網、獵網、捕獸夾、鹽茶菸酒、米麥······

全是些好東西,看的他們直流口水。

王朝相帶他們看完,然後說出這些貨物的交易價格,以貂皮為單位做價,所有商品都可以折成多少張貂皮。

只要拿貂皮就可以來換這些商品,其它的皮毛、藥材等也可以折成相應貂皮數量交換。

各個氏族哈拉首領,甚至噶柵村長們,每年來城裡聽兩次聖諭,還會有賞賜。若是能選中去北京朝聖,那賞賜更多。

總之,好東西有的是,跟著大明混,吃香喝辣穿絲綢不說,還能用上鐵鍋、鐵斧火鐮,而且以後都不用再擔心什麼沙俄羅剎鬼子搶掠,或是建虜女真人欺壓。

有大明罩著,以後大家都不用擔憂那些,有事找朝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木子藍色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