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飛剪開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老林你這個字是寫的真好,平時看你握刀拿槍虎虎生威,想不到拿起筆卻也能飛龍走蛇,厲害啊。”

“一般一般,我三歲開始沙盤學字,也寫了快四十年的字了,隨便一個進士老爺都比我這字強多了。”

王朝相站在海參崴半島,看著海上帆船點點,碼頭一片熱鬧,也不由的感嘆著,短短一年多時間,這裡大變了樣。

去年他們來時,是先在西面摩闊崴落腳,在那邊建了摩闊崴西港營,後來與海東女真部落首領會面後,才又來海參崴立營建柵。

嶽武穆廟,關帝廟,孔廟,甚至還有天師道在這裡新建的道觀。

林學舞是先鋒船隊的三位首領之一,也是舉人出身,他的字還是下過很多功夫的,他題寫了一篇碑文,紀錄著中國自古對海參崴地區的統治,然後寫去年他們來此重新開港築城,招撫女真,贖回被擄漢民,在此安置編戶,如今海參崴城建立,朝廷在此正式設立海參崴府,府縣鎮同治一城。

這裡還是先鋒船隊的母港駐地,也是海參崴驛站、邊市。

“誰能想到,這裡居然有好幾萬人了。”

“確實。”

那塊海參崴碑就立在港口,一進港登上碼頭就能看到了。

海參崴原只是個小漁村,並沒多少人。

崴子,是用來形容山水彎曲高低不平的常用地名,海參崴自然就是盛產海參的水灣。

這裡確實盛產海參,只是個頭不大,但不大歸不大,可因為這裡水溫低,所產的海參生長緩慢,可味道卻絕佳。

沿海的大山脈前伸入海,在此形成了海參崴半島和勒富島群島,先鋒船隊看中這個天然良港,在半島頂端築城建碼頭。

港城東、南、西三面都是海灣環繞。

這裡氣溫較舒適,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小,雖然在遠東,可因為有大山脈隔絕內陸,所以這裡氣候跟山北邊卻相差很大。

春天來的早,夏天涼爽,雨量也適中,秋天明朗,冬天也相對溼潤。

因為大明擊敗滿清,招撫野人女真,不僅冊封官爵,還互市貿易,給予賞賜,又用貨物銀錢贖回各部落中的漢人奴隸,皇帝這些友善的舉動,女真人也挺給面子,反正這奴隸也不白送還,能換回他們想要的好東西。

大量的漢人奴隸被送回來。

大明也是說話算數,送多少來就掏多少銀子,換成物資商貨也行,皆大歡喜的場面。

當初許多野人女真被後金征服,南遷西進,也受徵召在遼東、關內做戰,自然也分到、搶到許多人口牲畜錢財等,他們把這些漢人帶回部落做奴隸,數量不少。

一年多的時間,渤海的明軍已經贖回了好幾萬人,大多安置在各個據點,其中又以海參崴安置的最多,因為這裡是大明皇帝欽定的未來發展要地,所以有大半往這邊安置。

也是因為這是海港,可以從內地海運糧食衣物等各種物資過來,要不然這麼多人口,若在內地,也無法供應維持。

有人就有一切。

一批批漢人到來,讓這裡日益生機勃勃,而開春後商船也是不斷駛來,帶來各種物資,然後運回許多女真貨物回去。

有些商人隨船到來,在這裡開設商鋪、作坊,甚至深入女真部落去交易。

朝廷也派來了官吏、駐軍等。

贖回的這些漢人,擇其青壯編為驛卒、屯兵,劃給驛田、屯田,墾荒開墾,又設立漁廠,捕撈打魚,加工海產。

少府監也派了管事、工匠過來,在這邊建立起造船廠、修船廠等。

如今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城池修在南面的金角灣,這個海灣十分優良,長約十五裡,寬約四里,水深七八丈。

就算寒冬季節,寒風凜冽,但金角灣的海水仍然盪漾,外灣三個月的結冰期裡,金角灣內大多數冰都是小型和零散的,只要派船定期清理,就能不受影響的通航。

而如此神奇的關鍵一是北面高大山脈阻攔了寒流,其次就是這半島深入大海,周邊又沒有澹水河流入,所以海水鹽度高。

特別神奇的是在半島的東西兩面,兩個更大的海灣在進入隆冬後,卻會封凍住,只有南面狹長的金角灣才保持這份特別。

不過在最冷的那段時間,金角灣雖不凍,但要進入外海卻受限制,有一段時間是被封凍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對於如此東北的海港,其不能通航的時間比渤海諸港都強多了,幾乎跟旅順港條件差不多。

海參崴與青島、旅順三港一年能有十個月以上的通航,也是因此保證了這座新興的港城的興盛,否則突然幾萬人到此,連過冬都難。

而憑藉著海上補給,這裡去年冬天沒凍死一個人,也沒餓死一個人。

到現在,金角灣海港一片熱鬧,船隻更多。

狹長的金角灣被海參崴半島頂端和南面群島包圍著,上面修起了一個個炮臺,煙墩,而海參崴城北面又有山脈阻隔,只有西面一條狹長走廊,明軍在這邊也修了一道北關,使的海參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如今這幾萬贖回來的漢人,還有新來的駐軍、屯兵、水兵、驛卒和他們的家卷等,沿著海參灣沿岸建立了不少屯墾村莊,一邊墾荒種地,也兼從事漁事,還有兼打獵或伐木等的。

這裡的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森林資源非常豐富,各種雪松、冷杉、雲杉、落葉松、白樺、椴樹、楓樹、榆樹等,林中還盛產人參、五味子、花楸等藥材。

林中的紫貂、駝鹿、山貓、棕熊、猞猁、老虎、豹子、野豬、梅花鹿等也非常多。

海灣裡海參非常有名,此外扇貝、生蠔、各種蝦蟹、章魚什麼的,另外海帶等藻類也多。

這些新居民們,在這裡很快就安定下來。

就算是荒地,新墾的地,可撒下種子也能有些收穫,雖說產量還不高可地多啊,簡單點的燒荒,然後粗耕,就算一畝地只收七八十斤,可一家種上百來畝,那也有上萬斤了。

什麼玉米土豆大豆,甚至小麥水稻這裡都能種,很肥沃的黑土地。

農閒的時候,還能在港口幫著築城修路裝船卸貨,或是去船廠打工,或是去伐木,或是去船上捕魚,甚至直接自己去打獵採藥,收益都還可以。

這裡現在免徵田賦地丁,一般採點藥賣點木頭賣點漁,只要是個人的小買賣都不徵稅。

除了海參崴港城現在城牆簡陋了點,房屋簡陋了點,其餘的真沒法說,人氣極佳。

不僅是這海參灣的中心,也是附近許多女真部落經常來貿易的大市場,想要漢地的鍋碗茶葉鹽巴等等好東西,就揹著自己的皮包藥材啥的過來換吧。

搖著他們的獨木船,或是翻山走路來都行。

王朝相和林學舞他們看著這由他們一手開拓的港城,也是充滿自豪感。

“東西都準備好了吧,什麼時候出發?”

“明天就走。”

林學舞有些不捨,“都有些捨不得分離了。”

王朝相笑笑,“有啥捨不得的,王祁最近在烏蘇里江一帶可是捷報頻傳,在那邊搞的風聲水起,我可不能落於他後。”

曾經先鋒船隊的三位首領,如今林學舞被天子安排駐守海參崴港,分巡海東道,兼提督海參崴港軍事糧餉等。

而鐵鉤手王祁,則帶著先鋒船隊的一些老兄弟由海參灣的綏芬河抵雙城,然後,然後陸路進入勒富河,順河直抵興凱湖。

王祁在興凱湖的東北的松阿察河口建了龍王廟,修了船廠,在那裡建造船隻,因為許多配件材料,都是直接從福建浙江的船廠運來的,新船也是內河船,採用快蟹漿帆船,所以建的很快。

建好後,直接就順松阿察河匯入烏蘇里江,開始訪問烏蘇里江流域的各野人女真部落虎爾喀等部,代表朝廷招撫冊封,授以官職,會盟立誓,並沿途繪制地圖,樹立碑石,刻碑宣示主權。

同時也跟各部落貿易互市,一路進展極順。

“那是他拜的小白龍好,得小白龍保佑。”林學舞開玩笑道,這邊有個傳說,據說很早以前黑龍江叫白龍江,是由一條白蛇化成的白龍管轄,因個頭矮小所以叫小白龍。後來有一年從中原山東遊來一條體形粗壯卻只有半截尾巴的黑龍。

他見白龍江水深流長,自已無家可歸,於是便潛入江中跟小白龍爭奪王位,經過十幾個日夜博殺,小白龍不敵逃走,從此白龍江便成了黑龍江。

小白龍鬥敗之後沿著烏蘇里江逃到了興凱湖,擊敗了湖裡的老鱉精,把這裡當成新家,他勤懇的為附近百姓行雲施雨,保一方五穀豐登,大家都很感激小白龍,所以這裡的部落都拜小白龍。

王祁到興凱湖建船廠,也特修了一座龍王廟,就供奉興凱湖的小白龍,還別說,自從修了這小白龍廟,他的先鋒船隊那是順順利利,烏蘇里江各方部落那是紛紛歸附,與他們貿易互市,更是賺的盆滿缽滿。

從興凱湖到烏蘇里江,然後匯入黑龍江,三江平原上他都快跑遍了,在那邊都得了個先鋒小白龍的渾號了。

王朝相現在是新船隊開拓船隊的首領,他今年也以海參崴為基地,跑了好幾趟了,主要是沿海岸招撫各部,只是從海參崴一直到黑龍江河口,包括河口對面那個巨大的庫頁島,都比較荒涼,基本上都是連綿山脈,幾條入海的河流邊倒也有些部落,但非常落後,招撫不易。

庫頁島上的幾大部族,更加野蠻落後,甚至有次遇到了一個食人部落,一個女真嚮導就不幸被擄去,等王朝相提著火槍帶人趕到,人都已經烤熟,啃的只剩下個腦袋了。

這大半年,他航行幾千裡,但收穫卻很一般。

這次回來休整後,也是鳥槍換炮,更換了新船,飛剪船。這可是寶貝,之前皇家少府監跟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蘭人合作造船,後來挖了許多工匠,重金投入,合作研究出了一款新式快船。

載重千噸左右,順風逆風都速度極快,可以逆季風而行,一個季風期能從寧波到印度孟買的英國東印度商站三個來回。

而去年有五條飛剪船運茶葉,從福州出發,經南海,穿馬六甲海峽,過印度洋,繞非洲南端好望角,北航至倫敦,僅用了九十九天。

創造了新紀錄。

而另外一支飛剪船隊,也是裝載茶葉,從廣州港出發,前往新大陸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荷蘭人貿易站。

這個貿易站是由荷蘭殖民總督彼得從當地人手裡以六十荷蘭盾買下的曼哈頓島,在此時是荷蘭人在北美的一個重要皮草貿易點,在茶葉季節,為了保證茶葉品質和爭取時間,

這支飛剪船隊從廣州到曼哈頓,僅用時八十八天。

這些海上飈車黨,成了如今各國販運茶葉的第一選擇,茶葉主產地都在中國,而茶葉質量又有很強的時效果性,尤其長途海運更易使茶葉受潮變質,而且同樣航程下,航時越短,運費越高,特別是新茶上市時,為搶佔市場,對時間越爭搶。

大明皇家造船廠出的飛剪船,耗費重金研究打造,集合了各大航海大國的優秀工匠,不負重望。

憑藉其輕快飛速,不僅現在成了各國爭奪茶葉市場的首選海運船隻,而且還被許多商人發現其極適合走私,得到許多訂單。

之前朝廷給海參崴運輸補給物資,就也開始用飛剪船,航速十二到十四節,讓它們能夠飛一般的往返於青島、登州、旅順、天津幾大港,別的船跑一趟,他們能跑兩三趟。

雖然比起傳統商船,或武裝商船,他們載重更小,而且沒什麼火力,但運輸輕些的貨物,卻也有很多優勢。

現在朝廷就給王朝相的開拓船隊,劃拔了飛剪船,就是考慮從海參崴到黑龍江口的小海,距離實在是太遠,如果要巡視更北邊的堪察加半島、楚科奇半島等,那就更遠了。

為了能夠驅逐沙俄的入侵,奪回這些北地,尤其是小海以北地區,所以皇帝特旨,給王朝相拔了一批飛剪船,以便於他們能夠快速的北巡到小海,甚至是巡視流鬼、夜叉舊地。

王朝相已經成功接收到了這批船,還在適應。

“呂一成在吉林船廠,也應當揚帆啟航南下了吧?”王朝相道。

朝廷現在對東北很重視,特別是在對沙俄金殿宣戰後,皇帝當然不可能只是口頭遣責,都已經宣戰了,就必須有動作。

呂一成在吉林造船,組建黑水船隊,巡遊松花江、嫩江和黑龍江撫遠上游段,以及支**奇裡江、額爾古納河等。

王祁則在興凱湖建船廠,船隊仍名先鋒,負責巡遊興凱湖、烏蘇里江和黑龍江撫遠下游段至河口,及支流恨古河等。

王朝相統開拓船隊,從海參崴到黑龍江口的小海,以及庫頁島,並小海北面的流鬼、夜叉兩半島,直至夜叉海峽。

三個船隊分工明確,黑水和先鋒船隊是內河船隊,開拓船隊是海上船隊。

招撫女真部落,互市貿易,宣示主權,以及清剿殲滅沙俄強盜,是他們的任務。

他們不隸屬大明海軍,也不隸屬五軍都督府,而是隸屬於大明皇家少府監下,對外公開的身份是皇家商船隊,貿易商行,但實際上大家都明白他們的性質,這是皇家艦隊,皇帝代表。

“越往北,皮子品質越好,尤其是流鬼半島、夜叉半島那邊的使犬部使鹿部,他們那裡能捕獵到海狗海獺海豹海獅海象,他們坐著狗拉的雪橇或是鹿拉的雪橇到處遊走捕獵,不僅是海里的這些海豹等,連巨大的鯨油也捕殺。

而陸上的棕熊、駝鹿、麋鹿、馴鹿、雪羊、水貂、黑貂、藍狐、銀狐、麝鼠、海狸、山鷹、榛雞等也是非常豐富,

你的船跑的快,你多帶些輕便些的商貨去,特別是刀斧鐵鍋等鐵器,絕對受歡迎。”

王朝相去過黑龍江河口,也上過庫頁島,對外興安嶺以北的流鬼夜叉等半島,也有了一些瞭解,那邊冰天雪地,坐馴鹿雪橇或是狗拉雪橇,這些人是非常厲害的獵手,捕魚打獵為生。

相當原始。

“這次北上,貿易只不過是順帶,我的任務還是尋找沙俄強盜,先把他們在沿海的據點拔除,將這些強盜全都俘虜回來當奴隸。”

“那你多帶些槍炮,那些沙俄人也有火銃火炮,甚至他們也已經裝備了燧發火銃。”

王朝相笑道,“這次陛下給我們開拓船隊不僅拔來了飛剪船,而且也拔了許多燧發銃。”

紹天朝對燧發銃的研究也是不落人後,雖然現在還沒大量列裝軍隊,但開始給夜不收等偵察部隊加大裝備量,這種火銃如果在大軍團作戰中,還沒什麼威勢,主要是速度不如火繩鳥銃快。

鳥銃打三槍,可能燧發銃才打一槍,但這種燧發銃也有優勢,那就是射的更遠,更精準,甚至也更隱蔽,畢竟不用火繩,直接以燧石擊發。

對小規模的夜不收,或是侍衛親兵等來說,這種燧發銃很不錯。

如開拓船隊這樣的小股隊伍,皇帝就特拔給他們燧發火銃,還不用怕風吹滅,也不容易暴露。

“沙俄強盜從莫斯科一路到流鬼半島,據說路上都得走上三四年,他們就算現在一年三五千人越過勒拿河,但也不過就幾千人,而咱們一年多時間,海參崴就已經聚起幾萬人,咱們三大船隊東進,浩浩蕩蕩,沙俄強盜是比不了咱的。”

王朝相很自信,正面交鋒,再多一倍的沙俄人都不怕,問題的關鍵還是不好找到這些人。

“不急,你先掃清小海沿海的沙俄據點,咱們三大船隊把外興安嶺以南的黑龍江流域的沙俄強盜全給剷除了,然後再研究怎麼越過山北去攻滅賊巢雅庫茨克不遲。”

海、河是大明的優勢,銃炮也同樣是大明的優勢,人數更是優勢。

林學舞笑著道,“我先在這裡給你修一個沙俄哥薩克強盜俘虜營,給你備著。”

“好,我多抓點活的回來!”王朝相也笑道。

哥倆一起哈哈大笑,雖然開拓船隊人數並不多,也不是大明正規軍,但他們卻非常自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木子藍色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