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繼承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紹天四年。

四月下旬,小滿。

人間四月芳菲盡,桑葉正肥蠶食飽。

東京城中,皇帝正在宮裡看望著小阮嬪,她給皇帝新誕下十三皇子。孩子長的虎頭虎腦,足足九斤,差點要了小阮嬪的命,從發痛到生下,足足大半天。半夜發痛,結果到午後才生。

小家夥剛生下來時不哭不鬧,接生的穩婆還以為生產時間太久,憋壞了,嚇的臉都白了。倒是陪產的大阮嬪是經驗豐富,處驚不亂,直接提起兩隻腳倒立著然後拍打屁股,拍了三巴掌,才哇的吐出口羊水,哇哇大哭起來。

聲音洪亮,還沒完沒了。

最後清洗乾淨穿了和尚衣包上小包被都沒停,最後還是朱以海接過來抱著,說來也怪,朱以海抱在手裡,衝著他邊笑邊說話,他居然慢慢就不哭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小滿,麥之氣至此方小滿而未熟,麥穗初齊稚子嬌,你小子小名就叫小滿吧。”

此時冬小麥進入灌漿、乳熟期,春小麥剛種下不久。

北方冬小麥種的多,夏收完還能再種一季玉米,秋種冬長,春秀夏實。

此時地裡,越冬的油菜也籽粒飽滿,進入成熟期。

麥望三月雨,又怕四月風。

此時雖然麥浪重重,眼看著就能到收穫季節了,卻也擔心幹熱風,進入四月乳熟期的冬小麥遇到幹熱風,會嚴重減產,經歷了幾個月,眼看著就要收穫了,大家都害怕四月災風呢。

三月盼雨,五月怕雨,等收穫時如果沒好天氣,接連下雨,熟的麥子就會在麥穗上發芽,割回來也曬不幹,打下來的麥子都發黑,長芽麥子蒸饅頭都粘乎乎,做麵條也沒筋道。

“每年南陽的冬麥收割最早,今年的麥子已經收穫,陳潛夫、鄭遵謙、劉穆送來的新麥,都快到東京了,三天後就用這新麥,給這小子辦個洗三吧。”

潁州的圍城戰還沒結束,但明軍已經進入南陽,兵臨南陽城下。

南陽盆地的冬小麥成熟的早,明軍直接就開始幫困在城裡的清軍收麥子了。

剛生下十三皇子的阮麗華還躺在娩室床上,這是一間專門準備好分娩的房間,乾淨而又明亮。

生孩子差點要了她半條命,喝了參湯才恢復些精神。

朱以海看她精神好了許多,才把孩子抱給她,“這小家夥也醒了呢,小眼睛滴熘熘亂轉,估計是餓了,脾氣還不錯,沒哭。”

小阮嬪便給孩子餵奶。

不過小家夥努力半天,也好像沒喝到,臉憋的通紅,氣的又開始哭了起來。

“要不讓乳孃來喂吧,別餓著了。”阮嬪擔憂道。

朱以海倒挺有經驗,“孩子第一次得吃母親的初乳,既有營養,也有助於下奶,還能有助於你產後恢復呢,不急著叫乳孃,一會再讓他吸吸。”

阮麗華看著那個胖小子,眼裡滿是憐愛。

阮麗珍也為堂妹高興。

朱以海笑著道,“阮嬪今日也算立大功吃大苦,命都去了半天,朕便冊封你為寧妃,好好調養。”

母以子貴。

皇帝總共有十一個兒子,除去大皇子和三皇子,其餘九位皇子,皇后生了九皇子,其餘八位幸運的嬪妃們生下皇子,都得以晉位為妃。

皇貴妃以下,還有貴妃等九妃,小阮嬪得到的寧妃是最後一個妃位,她前面的黃康妃,曾經生下四皇子然後夭折的黃斌卿之女,也是如今唯一一個有妃號卻沒皇子的。

阮麗珍只生了個女兒,所以都依然德嬪而已。

倒不是朱以海重男輕女,宮裡面本也就是如此。他並沒有特別的寵愛哪個,也不會嫌棄哪個,如今宮中嬪妃等越來越多,但他能陪的卻也越來越少。

現在一後九妃九嬪都有位置,就剩下一個皇貴妃還空在那。

今天阮麗華生產,他能在這陪上許久,都已經算是極為特別了。

“陛下日理萬機,操勞國事,還請自忙去吧,別在臣妾這耽誤了國事。”阮麗華得封寧妃,意外歡喜,十分滿足。

兒子沒被封王,也並沒在意。

事實上自從一次封了五王后,後面生的這六王,包括皇后所生九皇子,都沒再授封過。

皇帝對外說法是要等他們年滿十歲再封。

一般皇子十歲封王,倒也算是老朱家的祖制,雖然當今天子其實並不怎麼在意祖制,更改祖制的事情多不勝數。

如當今紹天大帝的情況,九皇子為皇后嫡出,那麼其實儲君身份並不會有太大爭議,生來就立也行,畢竟前面幾個皇子生下就封王。或者三歲時再正式冊封也行,十歲再冊立太子就有些晚了。

當然,九皇子儲君地位也不是這麼穩當,畢竟還有位大皇子秦王弘甲,他母親雖是側室,但他過繼到正妻名下,後來還追封他為世子、太子的,所以真要論,他也是嫡子,還是嫡長。

只是因為他不是元皇后親生,所以這事就留了個懸念。

皇帝沒直接冊封皇九子為太子,之前又把大皇子冊封為秦王,其實既是留了些懸念,又初步做了點安排。

“國事天天都有,朕今天就陪陪你和老十三,你現在餓不,想吃點什麼?要不朕給你弄點人參紅芪烏雞湯,再來碗小米粥?朕親自給你弄去!”

“皇上若願意,便在這陪陪臣妾便好。”阮麗華十分激動,平時也難得見的到皇帝幾面,更別說這般溫柔了。

“沒事,你跟德嬪聊著,我去弄。”

宮裡雖然有御膳房,皇帝嬪妃等主子們都有供應膳食,不過其實歷來慣例,各宮裡也還有自己的私廚小灶的,這個小灶用的食材等就是她們自己的銀子,想吃點什麼,也就不限御膳房的供應。

朱以海的廚藝其實還是可以的,材料什麼的自然也不缺。

雖然他提倡節約反對浪費,但宮裡該有的還都是有的。

順產後其實只要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其實也沒太大影響的,朱以海選了烏雞,拿了個豬肚煲湯,放下點參須和紅芪,能補氣血。

再用砂鍋煮了小米粥。

親自收拾好後,讓宮人看著炭火,他洗了手後便又來到那邊陪她們說話。

進去,就發現那小子又吸上了,這回終於吸到了,吸的很賣力,倒是寧妃阮麗華被吸的很痛只能忍著。

“陛下,臣妾聽說生男孩的紫河車大補,補氣養血益精,小滿九斤重,十分健康,這紫河車也肯定更補,臣妾已經讓人收拾乾淨了,交御醫調製。”

朱以海直接擺手。

紫河車就是胎潘,中醫裡有許多用這個做的藥方,能治許多病,也有調養作用,據說效果很好。

甚至後世西醫裡,也檢測出裡面含有許多非常寶貴的激素等。

不過朱以海還是有些覺得難以接受。

據說女人乳汁不足,也能慢火煎焦研成末,每天飯後服一點,也有很不錯效果,不過朱以海總覺得有些隔應。

他連連拒絕。

“陛下難道是嫌棄臣妾的?”

朱以海無語。

只能道,“朕身體很好,這個不適合亂補。”

他趕緊轉移話題,“現在這季節還不錯,不冷不熱,這時做月子算是極好了,大人孩子都少吃苦。”

“朕讓人去給寧妃取些艾草來,三五天可以用艾草洗一次身子,月子裡,雖然要少洗,但也不能不洗,只要注意少吹風就好。”

幾句小關心,讓寧妃很是感動。

連德嬪阮麗珍都有幾分感動,她也是什麼都經歷過的人了,可也感嘆皇帝這樣的九五至尊,居然也還能這般細心關懷。

哪個女人還能不感動的死心踏地的。

她看了都不免想要跟皇帝也馬上生一個兒子。

難得拋下朝廷事務,安心在這裡陪著她們,聊些家長裡短。

雖然阮家姐妹是天下有名的才女,還是有名的戲劇家、詩人,但一樣也聊家長裡短說八卦。

氣氛倒難得的輕鬆。

那小子吃了睡,睡醒了再吃,也不受干擾。

文火慢燉幾小時的豬肚烏雞人參紅芪湯,配上小米粥,一端上來,那濃濃的香味,讓阮麗華居然感覺餓了。

朱以海還特意加了個兩個蔬菜,炒胡蘿蔔和炒蓮藕,山茶油清炒。

“每樣吃點,搭配著吃,有營養。”

朱以海和阮麗珍也一起在旁邊吃,反正他弄的量不少,單獨裝了兩份。

阮麗珍吃著這菜,居然還有了點小小的妒忌。

張皇後、陳貴妃、李麗妃她們聽說生產本來也要來看望的,不過朱以海讓她們先不要來,等月子後再來。

他交待內侍去傳話的時候,阮麗華明顯松了口氣。

雖然朱以海後宮好像比較和諧,可他也清楚,其實哪裡又沒鬥爭,阮剛生孩子,還是個皇子,也擔心意外,護子心切他也是明白的。

暫時不讓打擾,既能安心休養,也是對她們母子的關懷和保護。連一般大宅門裡都是各種宅鬥,更別說皇宮裡的宮鬥了。

各種宮心計肯定也是有的,所以他出面也是比較好的。

“以後要麻煩德嬪你了,這個月子,你多辛苦來照顧,飯菜直接就在這裡小灶上弄,需要什麼朕讓劉朝去辦。”

麗華感動的都流出眼淚來,平時雖然沒得多少寵愛,可今天生孩子,他卻把平時缺少的百倍的補償給她了,她覺得無比的幸福滿足。

“月子要坐好,坐滿四十二天吧,有什麼需要的就直說,朕有空也會來陪你的。”

“朕也另準備了兩個乳孃,還準備了十頭奶羊和十頭奶牛呢,另外朕還召來兩位御醫妻子,她們也是杏林妙手,尤其對婦產科兒科很擅長,她們會在這裡陪你兩月,兩人日夜輪班。”

“謝陛下·····”

“不必跟朕客氣,你是朕的女人,還剛給朕添了個兒子,這些都是朕該做的,有不足之處,你直接告訴朕便是。

等你出了月子,到時朕便在孩子百日時,給你正式舉行寧妃的冊封禮,給你銀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木子藍色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