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捷足先登天子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順皇帝李自成兵潰湖廣,在九宮山被鄉勇所殺,但最後屍首都不見。鰲拜說他射殺了大西皇帝張獻忠,可一樣沒有找到屍首。

雖然鰲拜的手下們都為他證明,確實射殺了張獻忠,可李國翰還是沒給他記功,而是要求鰲拜找到張獻忠屍體才能算。

鰲拜罵罵咧咧,但最後還是帶著騎兵去追了。

清軍將領們忙著打掃戰場,搜繳戰利品,搜捕敗兵,正忙碌著。

突然,一名遊騎吹響號角,一邊吹一邊從北邊疾馳過來。

“明軍,明軍來了!”

清騎帶著幾分驚恐的向李國翰報告。

李國翰疑惑。

哪來的明軍?

“陽平關,陽平關方向明軍。”

騎兵是鰲拜派回來的,他率騎兵要去追擊西賊敗兵,正準備渡過漢水,然後經陽平關走金牛道去廣元,攔截獻賊,起碼也要把張獻忠的屍體搶回來。

結果剛到漢江邊,就見到不寬的漢江水面上,正有清軍拼命的划著小船過河來。

那是從對岸逃回來的清軍,帶來一個驚人的訊息。

陽平關失守。

鰲拜簡直不敢相信。

詢問半天,才弄清楚,原來在他們跟張獻忠拼命的時候,漢中主力都調來了定軍山下,結果明軍陝甘行營提督張大鵬,居然已經不聲不響的殺過來了。

他們從略陽過來,翻山越嶺,穿行棧道。

這支明軍在三天前抵達了王家灣堡,上次李國翰、徐勇在那擊敗張文秀,殲滅其兩萬人馬後,便只留了支小部隊把守,其餘兵馬都帶來定軍山下。

誰能想到,明軍居然這麼快就從略陽過來了。

明軍在獵戶帶路下,半夜翻山越嶺,潛入堡內,開啟了關門。

那隊守堡的清軍都是些綠營兵,本以為張文秀全軍覆沒,張獻忠又帶著陽平關下的西賊已經偷渡翻山進了漢中,這邊已經沒危險了。

誰知明軍從他們北邊繞過來了。

就那百來人,其實就算強攻,他們也守不住,畢竟這只是個小堡壘。

不過若是他們能認真點,明軍強攻的話,他們起碼能在失守前給定軍山的清軍報信的。

結果他們被一鍋端。

朱鵬飛拿下王家灣堡後,略作休息,便率軍沿馬鳴閣道,順著王家河谷悄悄的直撲陽平關後。

李國翰從王家堡趕往定軍山時,也把留守陽平關的守軍又調走了大部份。

留守的不過數百人。

當明軍突然出現在陽平關北面時,他們都門懵了。

這幾乎跟神兵天降似的。

陽平關很險要,他們在這裡堵著張獻忠快一年了。

可問題是,明軍從他們後面出現的。

而且是天還沒亮的時候出現的,當一個來接班的清軍揉著沒睡醒的眼睛,看到許多明軍出現在眼前的時候,還以為夢沒醒呢。

他還想再揉揉眼睛,結果明軍發現了他,直接弓箭招呼。

劇烈的疼痛終於讓他明白這不是夢,於是臨死發出了慘叫聲。

戰鬥就此開始。

慌亂的清軍趕緊防禦,可明軍已經摸到關下。

險關也得兵守。

兵力不足,再險的關,防禦力也大打折扣。

何況清軍一直都是防著南邊,哪想到明軍繞到北邊身後來了。

況且,朱鵬飛他們也是有備而來的,帶了許多梯子、繩鉤,甚至還有盾車,加上銃炮弓箭盾牌。

戰鬥一開始後,守軍就發現不對勁了。

攻勢太勐了。

這些本就是些老弱傷殘的綠營兵,才被留下來守關,也就那麼五百人不到。

啪啪啪的火銃一排排的交替不斷射擊,間夾著還有小炮、抬槍,加上那一陣陣的弓箭,壓的關上的守軍抬不起頭來。

尤其是這些明軍居然十分兇悍,前撲後繼的往前撲啊。

攻防戰足打了一天。

都沒帶停歇的,攻城的明軍沒停過,最終守軍頂不住了。

死傷過半,士氣崩潰。

剩下的守軍甚至都沒了再戰鬥下去的勇氣,直接就投降了。

明軍一邊勐攻城,一邊還不斷勸降,承諾投降不殺,優待俘虜等等,搞的這些守軍越來越沒士氣,最終乾脆降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這樣打下去,全得死光在這關上。

開關投降,朱鵬飛也確實兌現承諾,投降的俘虜一個不殺,解除武裝,先關起來。

在陽平關一邊休整,一邊打探軍情。

本來朱鵬飛是計劃是趁清軍在圍定軍山,他們先收集下勉縣情報,想辦法偷襲奪取勉縣。

結果誰知道他們還沒準備好呢,就接到夜不收稟報,定軍山大戰。

弄清楚西軍突圍後,朱鵬飛也是當機立斷出兵勉縣。

勉縣在漢江北岸,又在陽平關的後面,所以清軍在圍定軍山時,勉縣根本沒有什麼守兵,這裡主要是屯積一些糧草軍資。

他們之前防守也是主要守漢中府城和陽平關城等地,後來吳三桂等帶走不少兵馬離開,加上張獻忠爺幾個不要命的不斷衝進漢中來,迫使的漢中留守的清軍也不斷的匯聚起來。

導致其它地方基本上沒兵。

李國翰也想不到,這螳螂捕蟬,還有黃雀在後啊。

本來他想著,就算明軍繞到了略陽,截斷了陳倉道,但只要陽平關、王家灣堡還在他手裡,明軍也是被堵在山裡的。

等他們滅了張獻忠,到時再去奪回略陽打通陳倉道就是。

誰知曉,陽平關和王家堡都會這麼悄無聲息的就被奪走。

“明軍出陽平關,正往勉縣去!”

報信的清軍,是從勉縣運糧草往陽平關補給的,結果半路遇到明軍正好從陽平關往勉縣去,直接羊入虎口,糧草、民夫都落入明軍之手,幾個押送的清兵軍官見機逃的快,這才逃出了兩三個。

鰲拜聽到訊息,讓人來稟報李國翰,他自己想去攔截明軍。

結果等他們跑到漢江邊,才發現來晚一步。

朱鵬飛帶著人馬也還沒到勉縣,但他們在漢江北,而鰲拜還在漢江南。

隔著幾十丈的漢江,雖說不算寬,但此時是夏季了,汛期之時,水流湍急水量大,騎兵是沒法直接渡過漢江的,得乘船渡河或是搭橋。

問題是,現在朱鵬飛堵在岸北,會輕易讓他們搭橋嗎?

反正兩支人馬隔著不寬的漢江,大眼瞪小眼。

然後號角聲響,雙方各自拉開陣勢。

朱鵬飛等也很興奮。

直接沿江列陣,擺開陣勢。

“唐將軍,你立即分兵一協趕勉縣搶佔,我在這裡盯著韃子,他們若敢渡河,就來個半渡而擊,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讓傅將軍帶上輔營去接收勉縣便是,城裡也沒有幾個韃子兵,都是些文官和民夫,我留下來。”副提督唐鎮邦直接道。

傅山倒不嫌棄這差事,痛快的請命。

朱鵬飛考慮了一下後,派了張顯隨他同往。

正常情況下,勉縣沒兵,應當是能夠拿的下來的。

他先在這裡盯著韃子,他們敢強渡,就半渡而擊。

等那邊拿下了勉縣城,到時他們再進城,憑城而守。

“再派一營回陽平關。”

與幾位將領簡單商議了下後,最後朱鵬飛決定給陽平關再派一營五百戰兵,那裡現在留守有一營五百戰兵,加上一千輔兵。

又讓傅山帶一營戰兵,加上八百輔兵去取勉縣。

而朱鵬飛帶三千戰兵守在漢水北岸,不讓韃子渡河。

鰲拜看著對岸飄揚的明旗,還有那明旗下嚴整的軍陣。

也不由的陷入了沉思。

這支明軍不一般。

很快固山額真李國翰親自趕到,看著那明旗,也是同樣的表情。

“他們來的好快!”

鰲拜則道,“原以為這所謂的明國御營陝甘行營只是一支烏合之眾,趁我們這邊打仗,趁虛而入奪了成縣、徽縣、略陽,截斷祁山道、陳倉道,還控制陽平小道,誰知道這支人馬,看起來好像真的不太一般。”

“看他們旌旗森森,號令嚴整,尤其是這隊伍很整齊,裝備似乎也還可以,這他娘的是怎麼就拉起來的一支精銳?”

“不會是文安之秦良玉到了吧?”

“那不打著陝甘行營提督朱鵬飛的旗號嗎,這提督不是張大鵬嗎?朱鵬飛又是誰?”

“那面天子義兒的旗幟什麼意思?”

一群韃子在那裡指指點點,漢江水面不過幾十丈寬,甚至若是不離岸遠點,對面都可以直接拿弓箭火銃攻擊到。

李國翰看了好一會,覺得此時汛期,河水迅急,明軍在對面守著,強渡很難。而他們又佔了陽平關,現在還分兵去取勉縣,這很麻煩。

“我建議往東撤離,在漢水下游渡河,先退往南鄭城!”

鰲拜很想說西賊還在潰逃,不能放虎歸山,又想說當在下游渡河後再殺過來,把這支明軍殲滅。

但這大話他沒好意思說出口,看對面的樣子,雖才幾千人,但絕對比西賊強,他們現在也是大戰過後,就兩萬人不到了,對方手裡還握著陽平關,他們強攻也未必佔到好。

更重要提,既然明軍都已經奪了陽平關,出現在勉縣城邊,那就意味著這絕不會是降軍,下游肯定也有明軍殺過來了。

鰲拜現在對明軍的套路也有些掌握了,他們別看單兵不怎麼樣,但最喜歡玩的就是多方聯動的套路,往往能讓清軍顧此失彼,左右為難。

“南鄭不容有失。”鰲拜最後說出的話卻是很滅自家威風。

南鄭若失,他們可就真要被包圍了,守住南鄭,起碼進可攻退可守,背倚褒斜道可通關中,還有堅城可為屏障。

一名八旗左領忍不住問,“勉縣就讓給明賊了?”

李國翰陰著臉,“先回南鄭,然後再出兵來收復勉縣,再取陽平關,一步步來。”

“把西賊俘虜都押到這漢水江邊來,當著對面這些明軍的面,殺光,扔河裡餵魚!”鰲拜看著那無懈可擊的對岸明軍陣,心中惱怒煩躁,最後只好拿西軍俘虜出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木子藍色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