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拔刀亮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水盡原長官司原是施州衛所轄散毛土司的屬官,後來因地方隔越,而容美所屬的沙溪告近散毛,遂以地易地,使水盡源長官司隸屬容美土司。

雖說土官世襲,但土官之間也經常互鬥,水盡源長官司在明代也經歷過叛亂而被廢,後來又助朝廷平亂而重置的歷史。

唐鎮邦自襲長官後,與田霈霖聯姻,在明末的動盪中,以開拓為已任,數次出兵為朝廷剿賊,建造白溢寨,各地亂轟轟時,水盡源境內卻很安穩。

水盡源有兩千精銳土兵十分能戰。

田霈霖也願往,但最後文安之還是點了唐鎮邦,此人更加勇武,而且沒有田霈霖那麼多心思。

“好,本經略便授你為陝甘行營副提督,你帶一千經標前往,再授唐世淳為左營遊擊,唐繼勳為右營遊擊。”

經標副將升副提督。

不過有了守備升署提督,大家倒也沒異議了。

連田霈霖都在那心裡尋思著,這唐鎮邦帶一千人要從南充到朝天關,雖說距離不遠, 但這一路都是川北險惡山區,尤其是如今張獻忠已經率大軍出成都繳州, 往保寧劍閣而去, 唐鎮邦的土兵雖說善於山地行走作戰, 但這一路可不容易。

能不能到朝天關還兩說,說不定半路被張獻忠給攔截滅了。

他心裡甚至在尋思, 萬一唐鎮邦帶著他兩兒子真就死在保寧半路,那他倒是可以趁機把水盡原長官司直接給吞併,或是控制在手。

田霈霖野心還是很大的, 之前湖廣大亂,他也拉上唐鎮邦搶了些地盤,後來還打著擁戴大明天子的旗號,隨文安之出兵討逆,其實也是趁機搶隔壁幾個降清或與三忠勾結的土司地盤。

土司雖然說是一方土皇帝, 但容美司歷經三百多年傳承, 也很清楚關起門來雖然是土皇帝, 但天下大勢也是能深深影響到他們的。

議事結束。

文安之與秦良玉單獨會談。

“經略對張大鵬和劉進忠都寄以厚望啊。”

“時事如此, 也只能期盼好結果了。”文安之給秦良玉倒了杯茶, 說來其實秦良玉也是個土司, 雖然石柱土司是她夫家馬氏家族的, 但這些年來,石柱土司一直都是秦良玉當家。

相比起容美這些土司, 秦良玉的石柱土司在大明可是天下聞名, 其白桿兵, 甚至比廣西土司狼兵還猛, 經歷了無數大戰,尤其是對戰韃子的一系列戰鬥中。

他們也曾經經歷過渾河血戰, 也經歷過北京保衛戰, 一次次的戰鬥, 秦家、馬家都有許多人為國犧牲。

秦良玉更是七十多歲了,還在為朝廷征戰。

“老將軍身體可還安好?”文安之論年紀可比秦良玉小多了, 面對這位巾幗英雄, 也是十分關切。

“放心,我如今依然能開強弓, 若遇賊,還能騎馬衝陣。”

“衝鋒陷陣的事情, 還是交給年輕一輩去做吧, 老將軍為陛下總統軍務便好。”

從重慶一路加急趕到順慶蓬州, 也是文安之對如今局勢的十分不放心。

關中聯軍潰敗, 漢中馬科又降清,清軍大舉南下,張獻忠又要出川,川陝明軍已經先潰了一路,猶如斷了一條腿,這下更不穩了。

而川中明軍向來複雜,勉強捏在一起,卻也是派系眾多。

“兵還得整!”文安之開門見山。

關中兵潰,幾乎跟湖廣的武昌大潰如出一轍,各種人馬紛雜,不僅不遵從朝廷的戰略計劃,也不服地方長官的指揮,更重要的是,這些軍頭們只顧著招兵買馬擁兵自重,根本不管養不養的了,沒錢糧就搶掠,川中明軍的名聲,比西賊和搖黃賊好點,那也是那些人根本不算人了。

如今百姓對當兵的,或者說對拿刀槍的都心存恐懼。

“亂成這樣,必須得改變,否則只會越打越亂,越打越爛,我們不能跟韃子比爛,甚至跟搖黃賊土暴子、西賊去比爛,陛下幾次下旨,說要收拾局勢首要恢復人心。

而當今亂世,要恢復人心, 首要還是兵。

必須要重建一支新軍, 要敢打,還得能打,更必須槍頭對外。”

“現在的整編還是力度不夠!”

秦良玉本身也是土司, 更是川中各路兵頭中的佼佼者,她也很清楚現狀。

“我是完全支援朝廷整編川軍的,但是有句話我還是得直說,川中各路兵馬不整,則四川糜爛難救,可如果現在整的過急,又可能旁生枝節,那些軍頭雖說是打著朝廷旗號,可如今個個擁兵自重,削他們的兵權,奪他們的餉源,這就是要砍他們的命根子,他們心裡肯定是不願意的。”

“而如果朝廷沒有真正能震懾的住他們的力量,這早晚得出事。”

秦良玉提出建議,“我建議還是徐徐整編,慢慢來,急則生變。先把御營行營立起來,讓陛下派來的這些武官能夠真正掌握這支兵馬,能夠控制住重慶城,重慶府,然後再下一步。

只有等朝廷在川中的力量,達到一定實力的時候,才行啊。”

文安之嘆氣,“我又豈不知道這些,而聖人又豈不知道這些,可是現在我們沒的選擇了。時不我待啊,張獻忠北上,韃子南下,這巴蜀又要舉起大戰,而這大戰一起,我們又真能置於局外嗎?我們隨時都會卷進去,而如果我們還不能整軍好,那麼隨時就會如武昌大潰、西安大潰一樣,再來一次巴蜀大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算整軍風險大,但也沒時間拖下去了。”

“蜀國公,陛下現在非常重視巴蜀,這裡是長江上遊,巴蜀安穩,湖廣才能維持平衡,一旦巴蜀失守,則湖廣也不能守,到時江南地區,又如何支撐?”

“陛下現在把希望都寄託在蜀國公身上了,蜀國公的忠貞,石柱白桿兵的忠勇,天下皆知,如今時局動蕩,唯有仰仗蜀國公的白桿兵為中流砥砫了。”

這番讓秦良玉也無法接。

“我七十多歲了,丈夫、兒子、媳婦、兄弟、侄子,他們都倒在為國征戰的戰場上,”

“但是,陛下仍然對我這個老不死的還寄以厚望,那我就不會辜負陛下,就算石柱男丁這些年死了太多,可只要沒死絕,我們仍然會端著白杆大槍為國征戰,壯丁死了還有少年,男人死了還有寡婦,我們石柱願為陛下流至最後一滴血!”

這番讓文安之都感動的落淚。

國家淪喪,西南土司卻能如此。

“那好,從現在起,便一切拜託蜀國公了。”

商談許久後,文安之讓人請來了張世鵬。

“張提督,本經略與秦總統都已經決定,抽調手中最精銳的戰士,調集最精良的鎧甲武器給你,我們還會把隊總以上的軍官都調回來,最好的兵留給你們。”

張世鵬原是行營副提督,提督原是由秦良玉兼領的,現在秦良玉也不再兼領行營提督了。

兩人的話,表明他們對行營的全力支持,給五千最好的兵,調集最好的裝備,全力提供糧餉,但不派一個官過去。

御營十個營五千戰兵,所有隊總以上軍官,全都由張世鵬這些從江南過來的軍官擔任。

張世鵬一時說不出話來。

這位張提督是閣老張國維的大公子,調來之前,曾任過張國維標營遊擊、浙營紹興參將,京營五軍營的副將,最後做到了御營的一鎮副總兵。

雖說他是閣老的兒子,但張世鵬和他兄弟張世鳳一樣,都是忠勇為國的熱血漢子,甚至來蜀,也是主動請纓,哪裡困難往哪走。

來了重慶後,也一直在認真的組建訓練行營,表現的可圈可點。

也沒有半點瞧不起蜀中本土將領們的意思。

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張世鵬感動良久,“有文經略和秦總統的全力支持,我張世鵬也唯有全力以赴。我也不敢說大話,只要兵精糧足,那麼我便會完全按照御營的規章練兵,打仗的時候,我和所有的行營軍官都會衝在最前,退在最後!”

文安之很滿意。

“很好,除了練兵,你們行營還得擔負起一個任務來,從現在起,你們行營就是所有川軍的憲兵,負責執行軍法,維持軍紀。

只要有川軍將領兵士敢違犯軍規,你們都可以執行軍法處置。

你們敢嗎?”

張世鵬明白文安之這話中之意,這是要開始對敢不聽話的川軍軍頭們動手的意思,行營就是那把斬人的刀。

這是同室操戈,還是說清理門戶?

他咬了咬牙,沒馬上答應,有些猶豫,他請纓來蜀,是要來抗擊韃虜,圍剿流賊的,卻沒想過,沒戰上韃子,倒有可能要先對川中明軍動手。

“你若怕擔罵名或髒手,那我換個人做提督。”文安之直言。

張世鵬挺胸抬頭,大聲回道,“末將明白什麼是該做的,也有勇氣承擔,更有能力保證做好,請經略大人和秦總統放心把此事交給我!”

文安之拍了拍張世鵬,“很好,你父親是我極為尊重的一個人,果然虎父無犬子!你只要記住,我們現在所要做的這些事情,都是為了天下太平、大明中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木子藍色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