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強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方劍雄從沒有想過中德結盟的事情,這個跟歷史知識有關。德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未來在一戰中必然出於不利的位置。當速勝成為一種不可能的時候,等待德國的只有戰敗一條路。不是德軍戰鬥力的問題,而是國家實力的問題。威廉二世大量投入的海軍,在一戰的歷史上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就是一直存在艦隊而已。方劍雄不認為威廉二世在這個時空會改變他對德國海軍的態度,那麼哪支龐大的德國艦隊,最終還是難逃自沉的命運。

跟一個註定要戰敗的國家結盟,那是腦子進水的行為,或者腦袋被門夾壞了。

但是,方劍雄現在需要德國,所以不能做出太直接的反應。於是,沉吟成為了必然,顯得很重視,很猶豫,很黏糊,用一個“拖字訣”來最大利益的賺取德國人的幫助,當然,這種幫助不是無代價的。德國人不是傻子。

哈豪森並沒有著急,而是與安德裡亞斯交換了一個眼神,對面微微的點頭,表示自己的看法為眼前這個全世界最大的軍閥動心了。

“公使閣下,您讓我為難了,這事情實在是太大了,我無法現在給您一個答覆。我只能說,我會慎重考慮您的建議。”方劍雄終於有所表示,態度曖昧,語氣含糊。根據哈豪森與中國官員打交道的經驗,這個樣的答覆已經是很不含蓄了。可以這麼肯定,這個中國的實際掌握者,被德國丟擲的橄欖枝打動了。

“元帥閣下,您需要多久的時間考慮這個問題?”哈豪森倒是很直接的提出希望有一個時間限度,這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考量了,有一個明確的時間,他好跟國內交代。

“公使閣下,恕我直言,短期內我很難做出一個決斷。這事情太大了,我必須與幕僚團隊進行溝通,爭取他們的意見。再者,目前中國的內部環境還不穩定,外部列強帶來的壓力很大。德國遠在歐洲,草率的結盟會讓我國的外部環境更加惡劣。我想,就算是結盟,也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最後,我想表達一下個人的觀點,對德意志帝國本人充滿了好感,只要是中國有的,貴國又需要的,本人都願意與貴國開展合作。如果非要有一個期限,我覺得應該是兩年以內,這個國家的一切都走上正軌了。”

方劍雄這句話的意思,有點畫餅充飢的狡黠。國家和國家之間,談感情那是愚蠢的行為。即便是結成了盟約,也不是不能撕毀的。義大利不就是這麼幹的麼?

必須給德國人希望,讓德國人加大對中國的勾引力度,這樣才好火中取栗。反正明年歐洲炮聲一響,德國人在速勝的幻想破滅之後,就會上杆子的來求中國結盟了。到時候在拒絕也來得及,只要中國實力上來了,一切都不是問題。

“元帥閣下,很感激您這個態度。我想我沒有太多的問題了。”哈豪森很滿意,方劍雄給了一個兩年的時間,看著在拖,實際上任何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是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來推動,說兩年,不等於一定是兩年。未來一旦出現一個合適的機會,結盟其實就是在盟約上簽字的短暫。

“公使閣下,有個事情麻煩你轉告一下歸國的鐵路巨頭們。中國政府即將推行鐵路國有華政策的決心已定,粵漢、隴海,這兩條鐵路即將由國家交通部接手修建。問題是,中國沒錢,辦法有兩個,第一,以鐵路為抵押,向貴國的銀行貸款,第二,貴國的企業家來華投資,合作修建這兩條鐵路。具體的合作,以此前的合作為藍本。”方劍雄一傢伙就砸出兩條三千加起來幾千公裡的鐵路,這對於德國人來說是很嚇人的一件事情。

德國就那麼密集,但是要論一條鐵路的長度,那是大國的專利。德國人在此前合作中,已經獲得了多條鐵路的修築權和經營權,其中已經動工的有成渝鐵路。當初的保路先鋒們,這一次並沒有在鬧騰了。大概是經歷了辛亥革命,很多人已經不那麼熱血了。尤其是在四川地方國會議員的推舉問題上,話語權掌握在誰的手裡,這個問題很重要。

政治人物總是站在利益的角度看問題,個人感情發揮的作用固然存在,但是很少,更多的是找到利益的共同點。中德關系也是這樣,當今世界英法佔據了絕大多數的殖民地,後起的德國和美國並不甘心。美國人由於體制關係和地理位置的緣故,對於市場的需求還不到需要去發動戰爭的地步,美國的現行體制反過來還限制了軍隊的發展。只有德國具備了挑戰舊秩序的實力。既得利益者是不會甘心退出自己的利益,以軍國主義立國的德意志,在不滿足現有利益的前提下,戰爭成為必然。

當前的中德關系,也可以看做是對大英帝國的一種挑釁。揚子江流域是英國人的傳統勢力範圍,德國和美國透過方劍雄這個缺口,已經成功的滲透到了這一片區域,並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這一點毫無疑問,而且前提是建立在方劍雄對國家政權的掌握之上。

哈豪森想當然的認為,方劍雄丟擲的兩條鐵路,是在釋放訊號。中德之間這種大範圍的合作,必然引起其他列強的注意。有趣的是,美國人也夾在進來。這就讓英法日俄這四國,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不敢過於強硬。畢竟這兩個國家,只是來投資的。中國政府與這兩個國家,並沒有明確的合作協議公佈出來。過分的強硬,會使這三個國家聯合起來對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哈豪森不自覺的興奮了起來,這是一個成功的資訊。

“元帥閣下,我希望早日得到您的好消息,我對這一次的會談,深感滿意。”

“公使閣下,如果不忙著回北京,請允許我邀請您一道去視察我們的黃陂特區的建設成果。我希望視察結束之後,歸國的更多企業能夠來中國安家落戶,這裡有足夠大的市場,沒有長江流域,我們還有西北、東北、華北這些市場可以拓展。”

...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