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第三百三十六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等與女官說完, 則天皇帝又將視線轉向一旁的李令月, 問道:“你對這尊玉印有多深的瞭解?”

李令月笑了笑道:“不瞞母皇, 兒臣得到這玉印之時因為一些緣故差點走了寶, 之後請來翰林學士趙大人鑑別之後,才知道的玉印有著了不得的故事,或者說傳奇。”

則天皇帝點點頭:“趙大人可是滿腹學識之士,他對古字和古物都有著極為深入的研究, 朕遇到棘手的古物鑑別, 都是靠他替朕一錘定音。倘若能得到他的認定,那必定是八九不離十了。”

說著話的則天皇帝看了眼手中的玉印, 笑了笑道:“先別急著把它的身世道破, 讓朕好好猜猜。”

李令月沒有說話, 只是笑著點了點頭。

則天皇帝又將玉印端詳了片刻,開口道:“這玉印儲存極好,幾乎沒有風化侵蝕痕跡, 可從其包漿和沁色來看, 成玉時間至少在千年以上。印紐雕飾五龍相纏相交, 這樣的器物造型是戰國時各諸侯國使用的最高的印鑑規格, 這應當是戰國時期的王印。”

說著, 則天皇帝又將轉到玉印底部, 當說得眉飛色舞的她看到其中歪歪斜斜的刻字,不禁蹙了蹙眉嘀咕道:“瞧這字型不像戰國時期的大篆,金字,倒有點秦滅六國之後實行的統一文字小篆。”

見則天皇帝陷入困惑, 李令月為了幫她挽尊,急忙替她找補道:“母皇好眼力,這的確是小篆。”

則天皇帝點點頭沉默了片刻,待思緒她了眼李令月,不緊不慢道:“如此說來這是一尊秦王印,篆刻這幾個字莫非就是傳說出自李斯之手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這時,李令月恰如其分的將趙大人抬了出來:“兒臣對古字沒有多少研究,是請來趙大人做過仔細鑑別,才得出結論這玉印上的小篆的確是出自李斯之手。”

則天皇帝已經對玉印的身份瞭然於心,她看了眼玉印上被黃金補著的缺角,似乎也知道王莽逼宮奪印那則的典故,心中不免唏噓的輕嘆了聲:“那麼以趙大人之見,這尊玉印就是傳說以和氏璧所制的傳國璽?”

聽到這話,李令月就知道了則天皇帝的心思,便依葫蘆畫瓢的回應道:“趙大人的確是這麼說的,他這麼說兒臣也是這麼聽,畢竟這傳國璽一則被坊間傳得神乎其神,未免又誇大其詞失真之嫌。再則傳國璽失落已久,圍繞在它身邊的傳說很多,確切的記載卻鮮有。”

說到這裡,李令月暗藏心思了看了眼一旁的則天皇帝,見她面無表情站著沒有言語,瞧不出她任何心思,李令月只好出言試探道:“兒臣對古物沒有過多深入的研究,加之眼界有限,難以稟明真偽,之所以獻給母皇也是有一些獨到的心思。首先不論這玉印是否是傳說中的傳國璽,它都是

一件品相極佳的傳世之物,兒臣不敢私藏,覺得獻給母皇鑑賞,才能符合它的傳世品相。”

“其次,若真是傳國璽無疑,那兒臣更要獻給母皇,因為它畢竟有著得之得天下的讖語,大周盛世太平,萬國來朝之際,母皇又獲得如此非同一般的天降祥瑞,無疑是老天爺對母皇這樣的聖明天子最好的讚許和嘉獎。兒臣相信,以母皇遠見卓識的龍睛慧目,定能對這尊玉印給出最佳的甄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直沉默不語的則天皇帝終於發話道:“你是如何得到這尊玉印,朕想聽聽。”

李令月知道則天皇帝定會問明這玉印的由來,她早就未雨綢繆杜撰一個符合天降祥瑞的故事。可為了不讓則天皇帝看出這一點,她故意裝作理清思緒的樣子,沉思了片刻方才開口道:“兒臣不敢欺瞞母皇,說起這玉印的由來,兒臣不知該用光怪陸離,還是神秘莫測來形容。總而言之,這些開始於兒臣的一個夢。”

聽到這話,原本神情嚴肅的則天皇帝竟透露出一抹難以捉摸的笑意:“夢?怎麼樣的夢?”

李令月道:“大約是在一年前,兒臣像平常一般睡下,竟夢到自己到了秦朝咸陽宮,之後被兩個自稱是祖龍侍者的男子請到了宮中,見到了男子口中的祖龍。最初,兒臣並不知道祖龍究竟是何許人,只見他穿著袞服威風凜凜自有一派王者之氣,他極為禮貌周到的設宴款待了兒臣。”

“在席間他極為讚賞的聊起如今大周太平盛世,萬國來朝的繁榮之景,更是將母皇這位千古女皇不惜溢美之詞的讚揚了一番。當時兒臣並不知道自己身在夢中,見他這位國君對母皇如此欣賞,便問及他的姓名說要引薦,他告訴兒臣,他是生則立大秦萬世基業,死則護華夏永世不衰的祖龍。”

“他還很不客氣的說倘若母皇見了他,還有尊稱他一聲祖師爺。兒臣覺得這祖龍太過張狂,便找了個藉口要告辭離開。臨行之際,祖龍吩咐身邊的侍者給了兒臣一個錦盒,說是托兒臣帶給母皇,算是他對母皇嘉獎之禮。”

“兒臣心裡想著,他何德何能竟敢大言不慚的嘉獎母皇,可礙於面子也想要儘早離開,便敷衍的將錦盒收下。等出了咸陽宮,兒臣一時好奇就將錦盒開啟,瞧見其中並沒有什麼奇珍異寶,而是放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出洛陽城,向前五十走,向右五十走,喜藏三棵槐樹下’兒臣讀完紙條,便從夢中驚醒來。”

“當時兒臣覺得這夢雖有些神乎其神,可終究是個虛無縹緲的夢,倘若當正兒八經的事來做,那豈不是成了痴人說夢,兒臣也就沒把這些當回事。

“最近,兒臣出城坐著馬車,偶然瞧見離城門沒多遠真有一片槐樹林,突然想起一年前所做的那個怪夢,到了晚上兒臣翻來覆去睡不著,總想著錦盒裡的那張字條,一時心血來潮就讓府裡的人照著字條上所說到了那片槐樹林,挖開了第三棵大槐樹。”

說到這兒,李令月想要賣個給關子,因而便故意頓了頓。則天皇帝見她這麼會來事,微微一笑極為配合的問道:“既有祖龍託夢在前,那麼你必然順理成章的在樹下挖到這寶貝?”

李令月搖搖頭:“照理說該是如此,可兒臣府裡的人挖開了那棵槐樹卻一無所獲,怕交不了差就將那片槐樹林全都刨開了,才得到這個寶貝。”

則天皇帝點點頭,不緊不慢的將傳國璽放回藏龍匣裡,用深邃的眼神看了眼李令月,問道:“以你之見,得了這傳國璽就真能確保大周江山既壽永昌嗎?”

聽到此問,李令月在心中一“咯噔”,在心裡尋思著,則天皇帝給出的擺明是道陷阱題,因為有史記載以來,壓根就沒有哪朝哪代的江山能夠永盛不衰,那些千秋萬代的話不過是取悅君心的奉承話罷了。

這個道理則天皇帝自然也是明白的,所以她要是答可以既壽永昌,那便是欺君之罪,則天皇帝雖然不會真拿她怎麼辦,可她這通馬屁就算拍到馬腿上了。

可倘若說不能的話,那後果將會更加嚴重。她在心中掂量再說,才作答道:“兒臣以為,要回答這個問題以前,可否先請母皇先回答兒臣一個問題。”

瞧著李令月緊張不已的神色,則天皇帝知道她著實被自己出的難題給嚇到了,於是乎她收起滿臉威嚴,露出絲絲微笑道:“你這還沒回答朕的問題,倒先問起朕來了,說吧!”

李令月極為恭敬的稍稍欠身,稱了聲是便道:“兒臣想問母皇,從古至今真有萬歲天子嗎?”

則天皇帝見自己丟擲的陷阱題,竟然得到了這般妙解,她笑了笑回答道:“古往今來百歲天子都難有,更何況是萬歲天子,那不過是臣子們對君王美好的祝願罷了。”

李令月點了點頭,躬身神情極為嚴肅道:“母皇聖明,能夠以高深的智慧,超脫的眼界看透這世間萬物的走向。母皇的回答亦是兒臣的答案,縱觀歷史大局興衰交替難以避免。”

“若想江山永固不僅僅是幸遇明君指點江山,可再聖明的君主也有百歲之期,因而更重要的傳承智慧,明君之光能一代接一代的夠薪火相傳,即便不能如祝願般千秋萬代,可也能屹立百世不倒。”

說到這兒,李令月暗藏心機的看了眼面前沉默不語的則天皇帝,稍作停頓之後,方才繼續道:“兒臣藉著母皇智慧投機取巧的作答,希望母皇不要怪責!”

李令月心裡盤算的這些小九九,則天皇帝看得很明白,可她早已經下定決心封死李令月攀登頂峰的道路,眼見李令月處處佈局力爭上游,這讓她的心情尤為複雜。

其實,她比任何都清楚李令月不僅有政治天賦,也有韌勁狠勁,更重要是她懂得人心能夠以此為武器,讓自己用最少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