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第二百三十七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他不得不承認以這樣的方式來建立規則, 其實是自相矛盾的, 他心中也有過掙扎迷茫, 甚至放棄。

可直到他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那便是犧牲小善之行,完成大善之德。

或許,一項規則的建立,並不是依靠幾句冠冕堂皇的口頭協定, 或是一紙公文就能具備必須遵守的約束力。

那是需要流血犧牲來奠定, 以鐵腕權利來維護。他若因為一時惻隱之心而裹足不前,那麼他想要以馬球替代戰爭的願意, 就永遠不會實現。

倘若以燃起幾個背信棄義國家的戰禍, 或犧牲數萬無辜者的性命為代價, 換得在將來數十年萬國無戰事,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能夠安享太平,那麼犧牲是否就會值得?就會有意義?

對於問題背後的答案, 他不敢去肯定, 也不願去否定。他知道當決定踏出第一步, 他就必須堅定的走下去, 直到實現他心中永無戰禍的願景, 不然所有犧牲都會變得不值得。

其實這類似於成王敗寇, 當他走出第一步時,過程就不再重要,真正有用的不過是圓滿結果。

所以,這七年來, 他一直為得到圓滿結果而努力著,幸而初有成效。

各國君王迫於他鐵腕壓迫,血腥手段,漸漸開始摒棄用戰爭的方式解決紛爭,而是採用他所推行的馬球替代法來一決雌雄,輸則割地賠款,贏則稱霸一方。

在最初的幾年間,只是各都護府管轄的國家,不得不以馬球替代法解決戰禍。

可之後,一些未在大周管轄範圍的小國,因為飽受強國的滋擾侵略,紛紛派出使臣帶著金銀珠寶,美女奴僕來到安西都護府,希望藉著獻寶的機會遊說袁一出面,壓著強國也來場解決戰禍的馬球賽。

剛開始,袁一併沒有答應,因為該國並不在大周的管轄範圍內,若強行插手必定師出無名,惹來話柄。

使臣千里迢迢而來,不甘被拒絕,因而他一邊向袁一提議,要向大周稱臣納入都護府的管轄之內,一邊命人快馬加鞭的將提案送回國中給君主批示。

該國君主深知戰爭講究無非是遠交近攻,毗鄰而居的強國之所以時常滋擾挑起戰禍,目的無非打著逐步吞併的如意算盤。若找不到壓制之法,及早解決強國挑事滋擾的困局,那麼亡國之危近在

眼前。

若向遠方的天下霸主大周稱臣,無非是每年獻上數十萬兩白銀,獻上數千匹布帛等作為歲貢,若遇到非常時期,大周提出援兵之請,再提供些兵力糧草。

相比於戰禍的耗費,亡國的危險,向大周稱臣的代價簡直微不足道。君主算盤這麼一打,便知道這是筆買賣穩賺不賠,因而忙不迭命人擬好稱臣的文書送抵安西都護府。

當袁一看過這份稱臣文書,看到其中豐厚的歲貢許諾,細細一琢磨,覺得這眼巴巴送上門的小弟,豈有不收之理。

於是,他撫須一笑,命左右拿來硃砂,取出大印往文書上一戳,便替大周將其正式收編。

當名正言順之後,他先是客客氣氣地向強國發出公函,希望兩國來場馬球比試,解決兩國紛爭。

他戰神威名早已傳遍天下各國,而他促成的馬球替代法對於那些好戰的國君來說,更是猶如噩夢般的存在。

強國屈袁一的虎威之下,權衡再三覺得自己泱泱大國,人強馬壯就算進行馬球比試,也未必會輸給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國,因而便答應下了這場比試。

最終,強國獲勝贏得了小國的兩座城池,卻中了袁一的圈套。

因為馬球比試中有一些隱形的霸王條約,用以限制好戰國接著馬球賽的幌子,繼續再行侵略之實。

譬如,不論哪個國家決定使用馬球代替法解決戰禍,那麼今後就不能再向比試的對手國發起戰爭。

若有亟待解決的國事爭端,議和之後仍無法解決,可以在三年或五年後,再進行馬球賽以定輸贏。

這樣一來,便能約束強國不能再侵犯小國。同樣,五年後,小國得以休養生息,覺得馬球技藝已經足以勝過強國,便可主動下達戰書,再以馬球比試,將輸掉的城池,再連本帶利的贏回來。

等到這個先例一開,其他飽受戰禍困擾的的國家,見小國因馬球替代法,免除了強國的滋擾,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時間。他們也紛紛效仿,派出使臣帶著珍寶美人向袁一示好,希望能被大周收編,受到袁一的庇護。

袁一覺得這是雙贏的買賣,於是也就來者不拒,將他們統統收編,等集齊到可觀的數量,他就把各國稱臣的公文,連同得來的金銀珠寶一起打包,派人送到神都給則天皇帝過目。

則天皇帝見一下子冒出這麼多國家向大周稱臣,覺得臉上有光,心裡別自是萬分歡喜。

她先是御筆親書了一封不惜溢美之詞的公文,把袁一的功勞大大誇讚了一番。又將押送回的金銀珠寶悉數賞賜給了定安王府,算是替袁一免除了賄賂之嫌。

袁一見博得了則天皇帝的歡心,便更加無所顧忌大力實施馬球替代法。

在這幾年的辛苦耕耘下,馬球替代法逐漸被各國認可接受,袁一也不需要像剛開始那般四處東奔西跑。

如今,只要哪國有馬球比試的意願,只需委託管轄區域的都護府作為監督裁判,進行馬球比試。

若對比試的結果不服,覺得其中有徇私偏袒之處,可以派出使臣來到安西都護府,向袁一申請重新進行馬球比試。

每每收到這樣的申請,袁一就會派出身邊的親信去到該國所在的都護府,先是調查該處都護府的官員是否有徇私枉法的情況。若一經核實,官員就會罷免其職務移交朝廷處置,而後,親信就會

代表袁一重啟馬球比試。

當一個國家的興衰不再依靠軍事武力,而是仰仗馬球獲得。馬球這項原本只是閒暇娛樂時的活動,便成了各國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極為看重推崇的強國之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時之間,馬球儼然成了天下各國,全民參與的活動,幾乎所有的熱心男兒都以能夠成為頂尖球手,加入該國的馬球隊,替國出征視為無上榮耀。

想著這些,院子裡的袁一不勝感慨,他不過用了七年時間,便實現了看似遙不可及的願景。那另一個同樣遙不可及的願望,需要多少年才可以實現?

他不由得嘆了口氣,喃喃自語道:“七年了啊!不知她還好嗎?”

正在他黯然神傷之時,一個眉目清秀的年輕侍衛官,將手裡的信件呈給袁一,道:“王爺,梅將軍又來信了。”

這些年,梅仁時不時都會寫信寄來安西都護府,確切的說梅仁每天都會寫信寄來這兒。剛開始時,他將信送到位於神都的驛站,傳遞到安西都護府。

可對於發送到塞外的信件,若沒有重要的公文需要傳遞,驛站通常兩個月才傳送一次。

所以,即便梅仁不厭其煩的每日寫信寄信,可等信件送到袁一手中其實已有小半年。

可梅仁的初衷是,希望袁一每天都能收到信,讓袁一時時刻刻都能知道,他的不辭而別給自己造成了多大的傷害,讓自己多麼鬱鬱寡歡生無可戀。

而自己卻只能透過書信對他咒罵,以及帶著妻兒老小霸佔他的定安王府,揮霍他的錢財,才能稍稍平復內心憤恨,這樣才有了活下去的奔頭。

可當梅仁知道,袁一需要這麼久才能收到信,他的怨念攻心,悲憤交加竟氣得一病不起。

暖香見他病懨懨歪在床上,也喝不藥也不進食,只是邊罵邊哭。

暖香急得團團轉,只得託丁管事又是作法事驅邪,又是到宮裡請太醫看診。

等到太醫看診過後,竟給出了出令人啼笑皆非診斷,梅仁所患的竟是相思之疾,還說此症藥石無用,需要解開心結才能治癒。

暖香同丁管事一商量,都覺得梅仁的心結,無非是希望遠在安西都護府的袁一,每天都能收到他寄去的信件。

如此,暖香央求見多識廣的丁管事幫忙拿個主意,儘早解開梅仁的心結,讓其得以痊癒。

丁管事細細一思量,想起在城中有許多,在絲綢之路上來往押送貨物的商隊。幾乎每天都有商隊離開神都,繼續出發前往塞外押貨,而安西都護府正好臨近絲綢之路。

他們只要派人聯絡到城中的所有商隊,記錄下商隊出發日期,就能託當日出發的商隊將梅仁寫好信及時帶到袁一手中。

暖香覺得此法可行,就將其告訴了梅仁,然後神情的事情發生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