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五章 明堂和天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薛懷義踉踉蹌蹌的走出了魏王府,所謂哀莫大於心死,此時的薛懷義就有點這樣的味道。

看著薛懷義就這麼離開,也不再糾結幫不幫他,一邊的武三思有些詫異的看著武承嗣問道:“大哥...這是什麼情況呀?”

武承嗣微微的看著落寞的薛懷義,有些感同身受的回答:“他已經失去了一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我們現在要怎麼做...?”

“順其自然...!”

...........................

走出了魏王府的薛懷義,就像一頭行屍走肉一樣走在洛陽的街頭,身後一名小沙彌牽著馬焦急的跟在薛懷義身後喊道:“薛師,薛師...!”

只是薛懷義卻只顧著自己默默的向前走。

‘轟隆...!’一聲!

天空響起了炸雷的聲音,大雨傾盆而至,洛陽街道上的行人紛紛避雨,但是薛懷義就頂著大雨依舊沒有神彩的就這麼走著。

曾經的薛懷義,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檢校右衛大將軍,加號輔國大將軍,冊封鄂國公。

可是現在...薛懷義失去了一切,本來他還以為自己還是有機會的,所以他來到了魏王府大鬧,想著可以藉助武承嗣和武三思的力量,再次讓自己獲得武則天的寵愛。

只是就在剛剛,武承嗣和武三思的態度直接將薛懷義的期待給戳破,即使拼著兩敗俱傷,武家兄弟也沒有能力綁著薛懷義恢復聖寵。

一時之間,薛懷義就好像失去了所有動力的人一樣,變得頹廢無力。

就這麼被大雨淋著,慢慢的走在洛陽大街上,也不知道是不是本性使然,等薛懷義抬頭一看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又走到了皇宮之前。

要是以前,薛懷義來到皇宮前,馬上就會有人主動的過來拍馬屁,然後請薛懷義進宮,可是現在,看著那巍峨的城牆,薛懷義知道,他再也進不去了。

站在皇宮前,忽然,薛懷義看到了明堂和天堂。

薛懷義最大的貢獻就是督造明堂和天堂。

明堂和天堂,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地標建築”,而是政治象徵意義上的禮制建築。明堂從西周開始就有,它是伴隨周禮建立而誕生的,是將周禮的內容形式化的重要場所。比如祭祀、招賢納士、政令宣佈、重大典儀等等,都在這裡舉行。

明堂被認為是“與上天溝通”的場所,所以非常神聖。歷代王朝都試圖找到遺失的設計資料,程式極其複雜,隋朝建國開始就想建明堂,李世民曾經籌備過,都半途而廢。在武則天之前,只有王莽恢復明堂建築最成功。

或許大家對明堂和天堂沒有什麼概念,怎麼說這兩堂是薛懷義一生最大的貢獻,首先你要瞭解一些天堂和明堂。

1986年的一天,在洛陽市公交大樓的施工工地上,工人們意外刨出了一截弧形的古磚牆,由於此處距離已發現的天堂遺址不遠,施工方不敢怠慢,便去文物部門找來了考古工作者。

經過漫長而細緻的專業發掘,一個超過一萬平米的圓形夯土遺蹟浮出水面,更引人注目的是,在這個龐大的圓圈中心,另有一個圓形大柱坑,坑口直徑將近10米,坑底鋪著4塊柱基石,基石上刻有兩個同心圓,小圓直徑3.87米,大圓直徑4.17米。

以此推算,這樁基石上曾立著一根直徑至少四米左右的中心柱,這是多麼大的一根柱子啊,什麼樣的建築需要用如此的參天巨木來支撐呢?

學者們翻檢史料,勘探分析,最終得出一個令人無比激動的結論,這正是歷史上如傳說般存在的武則天明堂遺址,1300多年前它還有一個更顯赫的名字...永珍神宮。

據《舊唐書》中描述,明堂“凡高二百九十四尺(約90米),東西南北各三百尺。有三層:下層象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辰,圓蓋,蓋上盤九龍捧之;上層法二十四氣,亦圓蓋。亭中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號永珍神宮。”

明堂建成後,武則天又命薛懷義督造用以禮佛的天堂,按《資治通鑑》中的記載,天堂在明堂之北,高五層,內建一尊巨大的佛像。

關於天堂的高度,史書中記述不一,在唐人張鷟(zhuó)撰寫的《朝野僉載》中,天堂高千尺(超過300米),其內的大佛像高九百尺,“鼻如千斛船,中容數十人並坐”。《舊唐書》中沒有記載天堂的具體高度,只說站在天堂的第三層上就可以俯瞰明堂,內有佛像“高百餘尺”,“其小指猶容數十人”,但“廣袤亞於明堂”。

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的天堂造像就是復原,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十分的壯觀。

就是李安這位現代人,就到之後,都震撼了很長時間,不得不佩服薛懷義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曾經武則天十分寵愛薛懷義的原因。

大雨下個不停,皇宮前,侍衛有些擔心的站在城門口看著淋著雨的薛懷義,很擔心薛懷義會突然發難,只不過,這次薛懷義並沒有什麼過激的動作。

只是就這麼靜靜的看著遠處的天堂和明堂。

從一刻鍾到三刻鐘,再從三刻鐘到一個時辰,一直到大雨停了,薛懷義才露出了慘然一笑道:“那是我建造的,所以必須要還給我...!”

說完這話,薛懷義頭也不會的離開,誰也不值得薛懷義話語中的意思,但是卻看出了薛懷義的憤慨。

............................

大雨剛歇...李安,李憑簇,許靖怡出現在了那位神尼種出佛像的高臺旁。

以前這裡沒有什麼人,但是現在,因為種出的佛像,此地已經成了很多信佛之人一定要來跪拜的地方,跟著很多小商小販嗅到了商機。

慢慢的,這裡變成了人潮湧動的商業街。

好在是剛剛的大雨,這才讓本來擁擠不堪的地方,變得清淨了許多,張林,張森在前,薛學薛城在後,李畢等侍衛將李安護在中間。

一行人登上了高臺,跟著李安,李憑簇眼睛中就出現一尊地藏佛。

李安抬眼一看,微微一怔:“地藏佛...!”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