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四章 裝神弄鬼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免禮...!”

武則天坐在龍椅之上,看著下面向自己跪拜的大臣們,此時武則天看向這些大臣,每一個大臣都有一張偽善的臉,只是武則天卻不能大罵這些偽善的人,只能和這群人鬥智鬥勇。

帶著微笑武則天說了一聲免禮。

所有大臣起身,然後跪坐在一邊,今天的早朝開始了,先是說了一些民生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最近大周發生的事情,等這些問題說完之後。

終於重頭戲就要開始了。

只見李昭德率先走了出來道:“陛下...微臣昨日查閱了戶部的記錄,現在我們大周平均每畝的耕地產出的糧食不足三石。

而且我大周的人力還很不足,如果將三萬的府兵調往西域。

微臣認為會很嚴重,這會導致糧草供應不上,並且還有可能出現逃兵荒,所以微臣在此懇求陛下,撤回旨意,不能增兵西域。”

“微臣附議...!”

“微臣也附議...!”

..................

李昭德說完,其他的大臣也是紛紛的附議,這個時候,武則天並沒有氣惱,而是露出了笑意道:“諸位大臣,難道你們不明白朕的心意嗎?

增兵西域,不是朕好大喜功,那是因為只有增兵才可以真正的讓西域獲得和平,確保我大周西邊的邊境無憂。

朕知道...增兵會給我大周帶來部分的困難,但是為了我們子孫後代計,朕認為是應該的。”

“陛下...!”李昭德再次躬身:“為了我們子孫後代計...微臣也認為是應該的,可是為了我們子孫後代計,那我們需要有子孫後代,如果這次的增兵三萬執行了,那我們就很可能沒有子孫後代。

那麼我們還怎麼為了我們子孫後代計...?”

武則天微微皺眉的道:“李相...你也太危言聳聽了吧...只是增兵三萬而已,怎麼就沒有了子孫後代...一時的困難,朕想我們的大周還是可以克服的。”

如果是以前,武則天這麼一說,李昭德一定會閉嘴,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李昭德再次往前一站道:“陛下...就在剛剛大周發生了水災。

毀舍3000...毀橋5次...溺死1000餘人,這就是警示呀...如果陛下非要一意孤行,那麼天就會降下更大的災難。”

“當真...!”此時的武則天也是微微的動容了。

要知道這是李昭德的殺手鐧,一定會有人不以為意,認為這樣一說,武則天怎麼可能會改變心意,事實上唐人對這種自然災害,十分的害怕,總是認為這種自認災害乃是天人感應。

由於受到當時各種客觀因素的制約,如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科技發達程度等,先民們對於災害的發生往往不能作出客觀的解釋,往往會產生一些唯心主義的看法。

他們對災害的認識呈現漸進性的特點,他們先是認為災害的發生是鬼神亡靈作怪,後來又注意到政務不當也可引起災害。直至西漢,基於“天人感應“的陰陽災異說成為佔主流的災害觀念。

特別是唐代,無論是帝王將相,抑或是平民百姓,依然延續“天人感應“的觀念,並根據這一觀念,進行社會的某些活動。在“天人感應“觀念的指引下,各種災害都被賦予政治使命,與人事之間形成一種對應。

如地震,唐人認為它的致因是陰陽失調、政道失節、大臣陰謀為亂、後宮為亂等等。

永徽元年晉中不斷地震,唐高宗認為是由於自己“賞罰失中,政道乖方“才導致這種結果出現,因此詔令大臣直言不諱的指出自己的失政之處。

水旱災害作為常發災害,被賦予了更多的政治使命。災異天譴說認為,水旱災的形成在於君主對祭祀禮儀的缺失、刑政的惡濫、國家搖役的繁重、修築宮室過度和臣僚不遵守君主禮節,而遭的報應。

就連狄仁傑都說過:“政不行而邪氣作。邪氣作,則蟲螟生而水旱起。“(《舊唐書》)這樣各種災害與現實政治間的種種不作為形成呼應,災害的發生都是上天對人間的一種警示與責罰。

唐人認為自然災害的發生是因為政治的不力,官吏的腐敗,法制的混亂,道德的淪喪以及倫理的喪失。

所以武則天一聽到災害發生,就有些驚恐了。

李昭德微微點頭道:“是真的,而且這還僅僅只是開始,按照微臣所想,此次大水只會越來越大,而且還會波及洛陽,現在洛河中的水,已經大漲,所以請陛下一定三思,增兵西域絕不可行,現在要將府兵留在大周,這樣才會萬無一失。”

“這...!”終於武則天猶豫了...而就在此時,只見李安一步一步的走進了明堂。

身後的那些百琦無人敢攔,看到李安,李昭德大罵一句:“大膽李安,你敢擅闖明堂?”

李安卻不理李昭德而是興沖沖的看著武則天喊道:“外婆...大喜呀,大喜呀,天降祥瑞,天降祥瑞...!”

眾人被李安喊的一愣。

李昭德在一邊再次呵斥的喊道:“李安,你到底在說什麼,哪裡有什麼天降祥瑞,現在是文武百官和陛下早朝的時間,你沒有宣召就這麼闖了進來,你可知,你該當何罪。”

“該當何罪...?”忽然,李安一個氣勢恢宏看著李昭德道:“李昭德,你太讓朕失望了...!”

一個朕字出口,滿堂驚慌,狄仁傑更是大聲的喊道:“殿下...請注意用詞?”

一邊的武則天也是露出震驚的表情,不過,就在滿堂驚慌的時候,李安卻忽然露出了笑容慢慢的面向了整個朝堂的文武百官道:“你們之中,有朕提拔的人,也有媚娘提拔的人。

李昭德年輕時以明經入仕,累遷至御史中丞。算精明幹練,有其父李乾祐的風範。

不過...還是讓朕失望了,你們今天在此串聯,就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連大唐的百姓都忘記了,媚娘這次增兵西域的想法乃是利國利民。

可是你們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故意阻止,朕太失望了,如果你們還是大唐的官員,就應該支援媚娘。”

說完,李安又看向了武則天道:“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難道你忘記了,朕讓這個小家夥給了你什麼...土豆已經成熟,帶著這些大臣去挖。

至於大水災情,不用擔心,我們一起努力...!”說完,李安露出了一個微笑,然後慢慢的閉上了眼睛。

“陛下...陛下...是您嗎...?”看到李安閉上眼睛,武則天再也崩不住,眼淚落了下來喊了一聲,這一聲喊不要緊。

所有在場的官員,齊齊一怔,跟著全部跪了下來對著李安激動的喊道:“臣等拜見高宗陛下...!”

這個時候,李安睜開了眼睛,露出了慌張的表情道:“啊...這...這...這...發生什麼事情了,各位大臣,你們折煞小王了?”

“陛下...您就連一句話都不願意和媚娘說嗎?”武則天的眼淚再也止不住的落了下來,而且哭的十傷心,這份傷心裡面有感激,有愧疚,有抱歉...!

感激是因為就在自己眾叛親離的時候,自己的丈夫還能來幫自己,愧疚是因為自己搶了自己丈夫的皇位,抱歉是自己真的對不起自己的丈夫。

“外婆...你怎麼哭了...!”李安回頭,驚訝的走到了武則天的身邊,看到李安,武則天直接抱住李安大哭了起來,李安此時的表現的好像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一樣。

但是在李安的心中,李安慢慢的撥出了一口氣,因為剛剛自己的表演應該是被認可了。

其實剛剛李安說的話都是裝的,是李安自己的表演,他將自己裝成高宗皇帝,就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外婆度過難關,因為如果不裝成高宗皇帝的話,這次的串聯根本就解不開。

只有讓高宗皇帝出面,那些大唐的臣子們才會臣服。

有人一定會說,土豆應該可以打消那些人算計,其實不然,因為李安考慮到了,土豆是高產沒有錯,但是現在僅僅才一畝,要想擴大到整個大周沒有幾年的時間是不可能的。

剛剛李昭德又將天人感應給搬了出來,李安只好也學著裝神弄鬼,好在今天的事情,其實是李昭德等人心虛,因為確實他們是私心作祟,不想武則天這個女人擁有這樣的武功。

所以李安算是打蛇打到了七寸之上,不過,今天李安也是很懸的,要是一個弄不好,單單是一個自稱朕...那麼李安就是必死無疑、

只是李安想要幫助自己的外婆,李安不想看到一朝堂的男人欺侮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家。

“不哭了...外婆...!”李安用手輕輕的拍打著武則天的背。

武則天感受著李安的拍打,眼淚則是更加的控制不住,好在時候,上官婉兒喊了一聲退朝...大臣們這才絡繹的離開。

只是這次離開...所有的大臣們又開始猜疑了起來,以李昭德為首的李唐老臣們,又開始感覺自己是不是被耍了,剛剛那位真的是高宗皇帝附身?

可是為什麼高宗皇帝要附身在一個李家外人的身上,為什麼不附身在自己子孫的身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想到這裡,這些大臣們越想越不對勁,他們感覺剛剛是不是一場演戲,一剎那間...這些大臣們再次折返,要求再見武則天。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