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賺錢的白砂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三更...!)

豆芽菜沒有了...李安要尋找其他掙錢的法子,而除了這豆芽菜,李安封王的事情,也被耽擱了,為什麼被耽擱了,那可不是武則天反悔了。

而是因為李安的封王,引起了那些李唐老臣們的強烈反對。

這些李唐老臣,在大周的朝堂中,還是有一席之地的,這些人希望給李安一個開國縣伯就可以了,但是武則天最低想著讓李安封個郡王。

兩邊就這麼互相不服的卡在一起了,後來又因為武則天的親耕要開始了,所以李安的封王的事情就被暫時擱置了。

不過擱置絕對不是不理,要知道武則天對李安的寵愛,那是越來越多,這段時間武則天很忙,都是為了春耕的事情,畢竟古代那是以農為本。

已經七十多歲的武則天,也會感覺到累。

這個時候,我們的李安乖巧的出現了,他給武則天按摩,做吃的,還說笑話逗武則天開心,有了李安這個開心果在身邊,武則天雖然身體累,不過,精神倒是好了很多。

也因為這樣,武則天也是越來越喜歡李安起來。

.........................

二月的陽光灑進了李府的花園中,李安靠在搖椅之上,晴兒正在給李安敲著腿,張林,薛學兩人正在打著毽子,還有張森和薛城正在玩牌。

這個時候,李安微微的皺眉道:“哎...你們說,那個書生抓到了沒有,坑了洛陽這麼多的商家,這個書生膽子也真的是大。”

“哼...不但坑了洛陽的商家,也害得我們豆芽菜賺不到錢了,現在家家都會種植豆芽菜,我們以前一天能賣一萬貫。

現在一天能賺五十貫就開始偷笑了。”晴兒微微哼了一聲,對於那位爆出了種植豆芽菜方法的書生很是不爽。

“哎...這事真不能說,一說都是累,我們零花錢也降了...從原來的一月三貫,變成了現在的三百文,這裡是洛陽,是神都,三百文能幹什麼,夠幹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林一邊打毽子一邊吐槽。

張森這個時候笑道:“我聽人說,那個書生,一次性擄走了三萬貫,還有洛陽最紅的一個花魁。”

“真的假的...?”薛城立即來了精神看向這邊問道。

“當然是真的,我的訊息你還不相信。”張森連忙捍衛自己的真實性。

薛城沒有反駁,而是點點頭,跟著就聽薛學看著李安道:“殿下...你說會再給我們找一個賺錢的手段,到底是什麼手段呀?”

被薛學這麼一問,靠在搖椅上的李安笑了起來,是的...豆芽菜被那個書生給暴露之後,李安就開始尋找自己下面應該做的生意,畢竟還有一個村子上千人要跟著自己吃飯。

李安不想自己,也要想想這些人,所以李安就在自己發小的隨身碟中尋找賺錢的方法,而朱超也為自己的小說想好了用什麼賺錢。

那就是用糖...前面已經介紹了,糖在古代是奢侈品,想要吃一塊糖,百姓那是千難萬難,一開始也就是唐朝之前吃的都是什麼糖,吃的都是麥芽糖,麥芽糖也叫飴糖...是由玉米、大麥、小麥、粟或玉蜀黍等糧食經發酵糖化而製成的食品。

到了大唐之後,因為大唐是一個開放的國家,所以呀,萬國來朝,這個時候,就流進來了一種蔗糖,是印度製作的,叫石蜜。

一塊一塊的,那賣的是死貴,就連李世民吃一塊石蜜都要考慮考慮。

後來李世民就做了一件事情,何事,派人去印度學習這種石蜜制作方法,據《唐會要》記載:“西蕃胡國出石蜜,中國貴之。太宗遣使至摩伽陀國取其法,令揚州煎蔗之汁,於中廚自造焉,色味逾於西域所出者。”

後來不僅學會了,還超越了印度的水平。

但是這裡要注意的是,石蜜這種蔗糖,是糖塊,後來是唐高宗的龍朔元年請來印度製糖專家,引進印度沙糖製法。

跟著唐朝的蔗糖生產技術水平得到逐步提高,蔗糖在社會生活中所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有了它,成千上萬種美饌佳餚和花式糕點才相應而生,但是,這裡的蔗糖還不是我們現在的白糖,現在意義上的白糖,在明朝嘉靖年間才出現。

現在的糖,是黃糖,紅糖,黑糖...等等...就是沒有白糖。

白糖是明朝時,宋應星總結出了“黃泥水淋糖法”,跟著才讓白糖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一出現那真的是瘋搶呀,就是到了現代,白糖也成為了主力。

黑糖,紅糖也有,但是絕對不是白糖的對手。

明朝《天工開物》記載:福建和廣西將過冬成熟的甘蔗,榨成汁,盛入缸中,然後用火熬,等到變成黃黑色的糖漿,倒入桶中凝結成黑沙糖。

然後一口缸,上面安放一個瓦質漏斗,用稻草塞的漏口,將黑砂糖倒入漏斗中,等黑沙糖結成塊,再去掉稻草,用黃泥水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從漏斗流入下面的缸中,漏斗黑砂糖就變成了白霜,最上一層約五寸多,非常潔白,就和我們今天吃的白砂糖一樣。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黃泥水淋糖法。

“黃泥水淋糖法”簡單易行,不但產糖效果好,而且操作簡單,製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也因為這樣,我們的大中國一下子成為當時世界上的製糖大國,製糖的工藝也都是全世界最先進的。

李安已經製作好了瓦質漏斗,跟著也將以前的豆芽菜工坊隔了一半出來,現在甄梗和薛丁已經前往南邊收購甘蔗,在南方有人很會儲存甘蔗。

選擇不積水處,挖深30-60釐米,寬為蔗莖長的窖,(多雨地區窖內外需開挖排水溝),10根蔗為一捆,橫疊高5-7層,蔗頭朝一向或頭根交叉均可,每窖不超5000公斤。

窖底部、四周及上部都墊鮮蔗葉,澆冷水二次,以保持窖內溼潤。

氣溫降至10℃以下時,蓋泥封窖,貯藏期溫度控制在4-9℃,溼度約80%-90%。窖藏法可保藏數月甚至越冬。

當然了數量根本不多,價格也肯定昂貴,不過,李安現在有錢,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是將白砂糖給製作出來,那麼價格也會一飛沖天的。

等白砂糖賣出來之後,李安就會自己弄一個甘蔗園,這樣就可以解決原料的缺失,還能僱傭更多的人,當然了,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要煉出白砂糖,其次白砂糖要大賣。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