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08.星海覓蹤Part.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所以說是我登場的時候嗎?”理智極致的少年“柯信哲”,此刻坐在記憶中的候機廳座椅上,大腿上平攤著一本厚重的書,正看著角落看著自己,浩全過去坐在了他的旁邊。

“你說,商花琳是不是間諜呢?”

“畢竟「星海」的重要性擺在那裡,不好決斷。在你看來,花琳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

“嘴笨,而且樂觀、善良到讓人很噁心的程度,還有,精神很弱,很多情緒都會浮於臉上,可能有過一些經歷所以有些偏執。”

“固然給你造成‘善良’的印象非常重要,但是你自己都說到了‘噁心’的程度,這種人作為間諜的可能性就很低,畢竟那樣如果是裝出來的善良,就太過度了不是嗎?不能安心跟這種人說話是吧?所以即使商花琳是一名間諜,經過長期訓練的可能性很低,那麼有可能是受到威脅而成為‘臨時間諜’。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你也會去幫助她解脫威脅的,不是嗎?”

“是的。”

“那麼如果,她真的是‘間諜’,那麼逃跑,或者用完被人‘處理’掉,那也是無可奈何,你也無能為力的結果,這個你沒意見吧。”

“是的。”

“那麼剩下來的問題就是,也就是她不是間諜的結果,那麼她就毫無疑問,成為了準備被利用去威脅「星海」許可權人的‘籌碼’,你試著想,花琳會遭遇什麼的待遇?”

“我覺得,至少不會死,不過在犯罪分子的手裡,很難說會不會因為反抗或者犯罪者的衝動而遭罪吧....”

“我覺得花琳不是笨蛋,而且她的覺悟,你也是知道的吧。”

在那一天的各種“假定問題”中(詳見第一卷篇目「邁出牢籠的第一步」),雖然花琳並沒有全部直接回答,但她並不是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去應對這些,所以那天,浩全才無法像應對別的人那樣割捨掉這份感情,才會踩入了「星海」繼承的“陷阱”之中。

“是的。”

“等你回到海都市,那些人自然會找上門,在此之前,除了把你的學習任務搞定,再做好應對準備。”

“比如說呢?”

“先準備‘綁匪的要求’。”

“如果針對的是「星海」繼承人,那麼對方的要求毫無疑問就是交出「星海」的原始碼了吧。”

“就算口頭的不行,帶著鑰匙去一下「閨房」,拿一套無法分辨的半真半假的程式碼也是有可能的吧,既然九臺假伺服器列車都能搞出來,這也是許可權人最低程度能實現的要求吧,可惜我不是真的‘柯信哲’,這裡只能用‘有可能’來回答你了。”信哲話題一轉。“其實如果是‘我’的話啊,並不會在意原始碼被洩露甚至出現「星海」的複製品什麼的。”

“?”

“因為我死了啊,糾結我活著時候的東西,有具體意義麼?”這個提法,的確是很“柯信哲”。

“可是畢竟「星海」對於C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大不了就換個「星海」咯,你對此要是有點愧疚什麼的話,你就負起責任把「莉莉絲」帶回去「星海」的王座不就完事了嗎?”

“這樣聽起來,感覺你從一開始就是這樣計劃的吧?我因為許可權人而將身邊人捲入,把你的一生成就葬送,最後就一輩子活在重塑你偉大成就的道路上?”

“誰知道呢?我又不是‘我’啊。”柯信哲露出了少許狡黠的語氣,不過很快言歸正傳:“不過我希望你也注意一點,這件事有更加容易而且更長久解決的辦法。”

“?”

“只要你無視就好了,即便她是無辜的那一方,只要你無視她失蹤的狀況,那麼她自然就失去了‘作為籌碼的價值’,之後的她就能回到一個與你無關的日常與未來,至於她的安全,你就交給國家部門去解決吧。但是,你若要踏上談判桌的話,或者你能因此得到她一時安全的保證,但你要有將她跟她的未來捲入的覺悟。”

浩全沉默了,不過很快就反駁道:“說到底這不就是你的「星海」惹出來的事嗎?”

“那究竟是什麼導致你選擇了「星海」呢?你明明有放棄的機會不是嗎?”

“那.......”浩全意識到了,那次是為了花琳選擇了繼承「星海」,這次是為了花琳而必須選擇。

“你應該很明白,一個身無旁物的人,誰也無法控制到他。但誰都不是身無旁物就誕生行走在世上,有父母,有朋友,有愛人甚至有所關心的人,而我們都做不到完全拋棄這些,才會不斷地被‘控制‘而走到了今天。”

生性悠閒的浩全陷入「異邦救國會」的主線,就是在不斷的‘無法拋棄’而走到最後的叛離結局,可信哲並不是,他就是身無旁物,能冷靜處決一切利害關係的絕對強者,就算找了老婆後,也躲到了各種軍事基地的多重保護之下,並沒有......

“我們?”但聽到了信哲提到的這個詞,浩全雖然有點詫異,但是很快就清楚了其含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數日間,浩全看過「大罪計劃」的實驗記錄,雖然在「大罪計劃」之前,試驗機跟伺服器都已經完成了配置跟理論,具體跟現在的狀況沒什麼變化,這也是一些C國領導層總說這十八年就是信哲夫婦在玩票的根據。

但是實驗的過程是要錢的,十八年的時間中,毀掉了實驗室總計三次,被破壞掉造價五百億的試驗機也不下十臺,地下伺服器機房也遭殃了一百多次,平均起來每年花費的經費以千億計。

不明來源的資金,奇怪的意圖——如果說是信哲,沒有被什麼指揮著或者催促著,很難說會做到這個程度。所以在「假想博弈」中的‘柯信哲’才會有這種發言,很可能他也在被什麼強迫著前進吧。

“誰知道呢?我又不是‘我’。”

假想中的“柯信哲”用剛才狡黠的語氣再重複了一次,就這樣回答了浩全尚未出口的疑問。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