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18.殺機的一角 Part.2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浩全放下手機,解釋道:“嗯,一方面是人工智慧給人的信任感,另一方面思考過程的資訊是完全公開的,最關鍵的,「星海+」之所以看起來比「星海」優越,就是「聯想」這一特性上的差別,「星海」只會做出簡單的聯想,而「星海+」很輕易就會做出深入聯想的判斷。”

“哦?不太懂啊....”

“比如說這個手勢。”為了解釋,浩全做出了一個V字的手勢:“有的會人認為這是表示數字二,有的人會認為這是勝利的意思,有的環境下有人會認為這是比劃著夾住什麼東西,有的國家風俗會認為這是侮辱人的手勢,有人會聯想起歷史上的事件意義等等。對於人類而言聯想能力並不是錯誤,甚至可以說它是想象力跟創新的來源,但是對於一個干涉多個層面的系統而言,這事實上是一種思考的偏向問題,假設說,「星海+」只將這個V字認為是數字二的情況下,那麼,它就會完全忽視了其他的可能性,只針對一種可能性進行邏輯分析。”

羅桑有點害怕:“........如果這樣的話不就一點用都沒有了嗎?”

浩全:“放心吧,我這個V字只是一個簡單的比喻,「星海+」還是會以相對正確的角度去分析V字手勢的,至於其他比較深入的情況,我就不清楚了。不過,為了避免過度偏向的問題,我每次還是會使用兩個孩子去分別運算,並羅列兩份不同的分析思考報告,讓運算申請人自己選擇應用,這也算是讓運算結果更加可靠的一種補救措施吧。”

羅桑松了口氣:“是啊,就像人一樣,多個腦子,也就多種看法了。”

而道一倒是很得意:“浩全兄弟你越來越像一個研究者的樣子了,在意的地方,跟普通人完全不一樣呢。”

浩全聳了聳肩膀:“畢竟是她們的主人,學習什麼的,偶爾還是要看一點的。”

.

浩全同意幫忙的話,完成使命的羅桑,也就起身準備離開:“既然浩全願意幫忙,我就不再叨擾你了。”

小莎:“請羅桑先生稍後,結論大概一分鐘後就出來了。”

羅桑驚詫:“那麼快?我還以為要回去等結果呢。”

小莎解釋道:“我們思考時收集的情報包括,十五分鍾內進入隧道的車輛總計八十三臺,車頭攝像頭、車外雷達資料,還有需要調取的攝像頭資料總計八十五個,被損壞的攝像頭被破壞前的影像資料有十五個,還有事件唯一的物理證據,那輛被拆解車輛的報告,總的來說,數據量並不大。”

曾經一度領略過運算威力的陳道一,像是介紹自家兄弟一樣自豪的表情:“喲喲,的確不大呢,幾千人一晚上的行動數據分析推理,也只不過是三個半小時。”

羅桑白了道一一眼說道:“對人來說就是天文數字一樣的量了啊。”

小莎:“這個量的話,找一百個人耗費五個小時就能分析完畢了。”

羅桑:“一百個人哪有那麼容易找啊........可你們十分鐘用不著。”

小莎:“如果不考慮時間價值,只是算勞動力成本的角度,實際上用一百人五小時的工酬,比起我們更加便宜呢。”

羅桑:“反正公家報銷,管他們呢,那說結論吧。”

小莎:“好的,詳細分析報告我們會發給你們警方的電子郵箱,在這裡我先說我跟小莉莉絲姐姐的結論,就是——「沒有任何異常」。”

“是嗎.....”羅桑失望地垂下了腦袋。

小莎:“我這邊沒有發表意見,但長期掌管「星海」的小莉莉絲姐姐的意見是‘沒有異常就是最大的異常’,這輛車是開進隧道後被破壞的,從碎片報告上看,分解車輛的目的是摧毀車上所有的「黑匣子」。”

羅桑:“這是湮滅車輛證據的常見手法,「黑匣子」會儲存所有車內車外的所有音視頻記錄。”

小莎:“在警察發現攝像頭失效後,趕到遠離市區的隧道現場的十五分鍾前,要將車體結構破壞成現在碎片狀態,需要的工作人數約估是三人,考慮到期間其他時間的消耗,應該是四人,使用的工具應該是安裝遠距離照射功能的違法零件後,能夠迅速破壞攝像頭敏感的光感部件的高電壓鐳射焊槍。”小莎用浩全的手機在桌面上投影了一臺看似機槍的「焊槍」跟巨大高壓電池一起的等身大圖片,幾乎覆蓋了小小的桌面。

羅桑:“這個我們也考慮到了,如果有作案工具的話,應該是大概是這樣的。”

小莎:“問題是,進入隧道的車輛,除了被破壞的這輛以外的其他八十二輛汽車,都是這十五分鍾內,都是維持著正常駕駛的速度,透過這一百米當時沒有攝像頭的隧道。”

羅桑問道:“這不就是沒有異常麼?”

“是的,這八十二輛車都沒發生減速,所以才不好找出誰是在隧道中參與行動的嫌疑車輛,但是問題就出現了,這‘四個人’外加肢解車體、破壞攝像頭的需要四把大型鐳射焊槍是怎麼來的?接送的車輛走過來時,直接跳到車上去?”

羅桑:“只是稍稍停車個幾秒鐘讓人上車,應該不算什麼問題吧?”

小莎用浩全手機在桌面上投射出行駛速度的分析示意圖:“自動駕駛的車輛幾乎100%的這個時代,在沒有駕駛者指示透過前方沒有障礙的無行人透過的車道,時速幾乎都是恆定的六十公裡或八十公里,而且不會有太大變化,而六十公裡的時速走完一百米,只需要7秒,八十公里時速則只有更快。就算那四個人真的跳上這輛應該有六十公裡時速的運輸車輛,作為增加了四個人跟焊槍的四百公斤重量,車速一定會產生巨大影響,絕不可能是正常時間正常速度透過那處在黑暗的區區一百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羅桑看著壓上四百公斤後車速推測變化的示意圖,終於意識到之前專案組的同事們沒有發現的盲點:“也就是說——”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