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四年戰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該來的遲早要來,果然過了兩年爆發了黃巾起義,當然這黃巾起義楊明還是知道的。

據說是這幾年中原地區大旱,朝廷之中又太過腐敗,農民賦稅國家又不給減少。

在鉅鹿,也就是現代的河北省的一個小縣城,有個叫張角的,信奉“黃帝”、“老子”這些玩意。

平時裝模作樣的說自己會法術咒語,收了不少的門徒,創下“太平教”,教徒後來越來越多,基本上全國各地都有。

然後打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旗號,準備起義。

不料想,在起義前一個月,一名叫做有個唐周的傢伙,也是張角的門徒竟然去官府告了密,結果抓了不少人。

其中就有張角京師的內應****義,當然這傢伙肯定活不了,張角也被追捕,他的門徒也死了不少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事情發生的太突然,張角傢伙就在原本定的日子前一個月提前起義,因為起義者頭綁黃巾,所以也就是楊明在現代那些史書上記載的黃巾起義。

一開始起義的人挺多,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了戰事,很多州郡都失守、吏士逃亡,這可嚇壞了朝中這些只知道享受的人。

這時候在外的何進就入京請求去收復黃巾軍,不過令楊明奇怪的是,這何進還轉在劉宏面前舉薦了自己,這劉宏一聽,當然就同意了。

只是楊明見了這何進才知道他是誰。

“曹縣令,別來無恙啊!”

剛一見面,楊明就愣了,這濃眉大眼的還能是誰,不就是自己在頓丘遇到的那個頭領,原來這哥們還真是個朝中大將。

何進的名字楊明不是沒聽說過,只是沒見過長什麼樣,看他這樣和自己打招呼了,楊明便道:“多謝大將軍不計前嫌啊!”

兩個人寒暄了一會,就開始辦正事了,原來這何進自那以後便記住了他,覺得他還不錯,正好是用人之際,就把他給找來了。

其實楊明對於黃巾起義的結果也知道,基本上最後朝代,官逼民反的第一個起義軍都失敗了,就像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一樣。

而這次,雖然楊明的確不忍心看著這些起義軍被一點點的打散,可是他也明白,現在這個節骨眼上,自己不上也得上,因為沒有自己,肯定也會有別人頂上來。

有可能自己參加了,這些起義軍失敗的時候還能少死點老百姓,於是楊明就被任命成了騎都尉。

只是黃巾軍一開始的勢頭的確挺厲害,劉宏初次遇到這還陣勢,也是嚇的不清。

於是讓何進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

又自函谷關、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定都尉駐防。

還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

這招兵買馬的沒錢沒糧食的怎麼能行,參與打仗的皇甫嵩就開始上諫要求解除黨禁,讓那些有錢的當官的出點錢、出點馬。

這時候呂彊又對劉宏上言,說什麼黨錮之禍積怨日久,若果與黃巾合謀,恐怕已經無救了。其實這些提議,一直當傀儡的劉宏早就想做了,就趁機接納提案,大赦黨人,發還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

還讓底下官員推舉一些打仗厲害的,有名氣的參加軍隊打仗。

另一方面又發精兵鎮壓各地亂事,像盧植領副將宗員率北軍五校士負責北方戰線,與張角主力周旋。

皇甫嵩及朱儁各領一軍,控制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討伐潁川一帶的黃巾軍。

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的孫堅為佐軍司馬,帶同鄉裡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發與朱儁軍連軍。

但是黃巾軍勢頭太猛,沒過多久,張曼成就殺了南陽的郡守褚貢,正好和響應張角。

又沒過多久,朱儁軍就被黃巾波才所敗而撤退,而皇甫嵩只能有和他一起進駐長社防守,結果又被黃巾軍將領波才率大軍圍城。

同時,汝南方向的黃巾軍在邵陵打敗太守趙謙,廣陽黃巾軍殺死幽州刺史郭勳及太守劉衛。看這狀況越來越緊急,劉宏就趕緊派楊明去救援被圍的皇甫嵩。

不過楊明還沒跑到地方時,皇甫嵩趁著傍晚的時候吹起大風,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利用黃巾軍營寨周圍的雜草,用火攻擊黃巾軍隊,結果黃巾軍大亂,皇甫嵩大破敵人。

沒跑多遠的黃巾軍就遇到了楊明所率領軍隊,本來楊明準備招降就行了,不想殺人,可是的朱儁和皇甫嵩也跟了過來了,沒辦法,楊明只能下命令,三面夾擊,殺了不少的人。

在亂世,真是無論狗熊還是英雄都能冒個頭,楊明在三國演義裡聽到的名字也都出現了不少。

例如秦頡斬殺了張曼成,孫堅平了豫州一帶,盧植大破張角。

只不過後來張角因為撤到廣宗,盧植只有建築攔擋、挖掘壕溝,製造雲梯,才能攻下城池。而這時候左豐來視察軍情,有人勸盧植賄賂左豐,但盧植不肯,左豐便向劉宏誣告盧植作戰不力。

這傀儡皇帝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就把盧植撤了,派董卓代替他,楊明聽說了不由得感嘆,這董卓可不是好東西,派他過來無疑是個漢朝又埋了顆定時炸彈。

這時,朱儁與荊州刺史徐璆及秦頡共一萬八千兵圍攻趙弘,這幫人打了兩個月打敗不了張弘。

這時候朝裡面安歇作威作福又開始說朱雋的不是在,召他回京,還好漢靈帝劉宏這次不傻,沒有聽他們的。

但是後來朱儁仍急攻趙弘,趙弘抵擋不過被殺,由韓忠代替,朱儁又因兵少不敵,便擴大防圍、建築陣壘,堆砌土山觀望城內。

朱儁軍鳴鼓攻打西南,黃巾軍被引開,朱儁則親率五千精兵掩殺東北,偷襲敵人後方,攻入城池,韓忠唯有退保內城。

黃巾軍到了這步田地肯定離滅亡不遠了,戰敗後的一些黃巾軍又開始向漢軍乞降。

這時張超、徐璆和秦頡都認為可以接受,但朱儁認為如接受的話,會給百姓有利為賊,無利乞降的錯誤觀念,便不接受並急攻敵軍,可是數戰也不能攻克。

朱儁便解開包圍的軍隊,引誘韓忠出來,韓忠果然出戰,被朱儁大破,朱儁向北追擊韓忠數十裡,斬殺萬多人,韓忠投降,但秦頡一向與韓忠不和,便將他殺死。

秦頡這樣的舉動反令黃巾軍很多人都感覺不安,又推孫夏為帥屯兵宛中城。

朱雋再次率領軍隊去攻打,孫夏被打敗,漢軍追至西鄂精山,又被大破,斬殺孫夏數萬多人,平定宛城一帶的黃巾軍就此解散,。

雖然打打停停,但是在這戰亂中一兩年過的很快。

這一年,董卓去打張角,結果沒打敗他們,結果又沒過多久,張角直接病死了。

張角這一死不當緊,黃巾軍的首領沒了,結果在各地的黃巾軍都開始節節退敗,最後直接被全部消滅。

雖然黃巾軍倒下了,但這次起義之後,就像當年的陳勝吳廣一樣,起了多諾米骨牌效應,大型的起義倒是沒有,小型的暴亂不斷。

這大漢王朝因為這次農民起義,也是越來越衰敗,在加上漢朝與西羌那邊一直有紛爭,這國家也早已支離破碎,不算個真正意義的國家了。

(最近的幾章基本上都是主人公成長的過渡階段,希望大家耐著性子看看就好,手裡的推薦票閒著的話,也可以給投兩張!然後有什麼問題,書評區或者章節後留言,也可以加群41199717,我都會能解答的解答!)(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