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三顧茅廬(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兄弟聞言,目光立即投了過去,只見一身穿布衣、羽扇綸巾、少年老成之人從一處房門裡走出。

見到此人,劉備連忙站起,上千一躬身,詢問道:“可是臥龍先生?”

關羽、張飛見狀,也趕緊起身,向前對諸葛亮行禮。

“草民複姓諸葛,單名一個亮字,表子孔明,承蒙劉皇叔錯愛,不以亮身份卑微,三顧茅廬,臥龍之說,切莫再提。”諸葛亮聞言,搖了搖頭,同樣向劉備躬身行禮道。

聽到這樣肯定的回答,劉備非但沒有因面前這人的年輕姿態而意外,反而喜悅之情顯露於面,千呼萬喚始出來,這第三次終於見到,實在是喜大普奔。

忙再上前伸手扶起諸葛亮,笑道:“先生這是哪裡話,早聞水鏡先生有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今日能夠得見先生,實乃玄德之大幸!”

又道:“哦,對了,剛剛先生出來之時那話是何意?難不成這先生也認為這曹操卻有可取之處,但也是適量而已,與備想法一致?”

只見諸葛亮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伸手一引,笑道:“劉皇叔,還有兩位將軍,還請裡面敘話。”

“多謝先生!”劉備微微一禮,帶著關羽、張飛跟著諸葛亮便進入了草廬之中,分坐兩旁之後,又再次問道:“先生方才那問題還沒有回答?”

“皇叔已經看的十分真切了,就已經不需要亮再繼續解釋了,只需要按照皇叔自己的看法行事即可,只是眼下,以皇叔現在的處境,想要與曹操、江東猛虎在這裡掙得一方霸業,卻是有些棘手啊!”諸葛亮示意童子上酒,接著劉備所問道。

諸葛亮此言讓劉備頓時又來了精神,前半句很明顯已經是同意自己所說,這後半句的所講的重點讓自己十分好奇。

是啊,當今天下,已經不想早些年般的群雄並起了,當年還有公孫瓚、袁術、袁紹、劉表等各方諸侯雄起中原,共同逐鹿,而當今能數的上的也就只有江東孫策、許都曹**。

而自己現在只是有江夏與南陽,還要時時刻刻提防著蔡瑁,在這種夾縫中生存,恐怕天下人根本沒有將自己當成一個對手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想起來這些,也是感覺自己相當可悲,但是壯心已在,一直沒有放棄在天下雄起的機會,只不過,自己的實力,和眼前這臥龍先生說的一樣,與這兩者爭奪,絕對是以卵擊石。

但聽到這諸葛亮既然主動提起這些,想必肯定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便站起來再次行禮,道:“備於這半生,顛沛流離,無時無刻不在思慮如何光復漢室,清除當朝異賊,只是時運不濟,備才德有限,落魄於此,若先生有什麼高見,還請賜教,備願聞其詳!”

所謂師出有名,雖然依然隱藏不了自己的野心,但是對外劉備依然對外宣稱自己是看漢室破碎,一心想振興漢室,才有天下爭雄之心。

“皇叔實在是多禮了,快快請起!”諸葛亮見劉備態度如此誠懇,便又繼續道:“亮也談不上什麼高見,只是那簡單的一句話,都說亂世出英雄,只要荊州一天不安寧,皇叔都可以荊州為開端,在這紛亂之中有崛起的機會,只是要看這局勢該如何發展而已。”

“先生認為這局勢該如何發展?”劉備繼續問道。

“皇叔請想,雖然這蔡家現在荊州家大業大,實力雄厚,但也只是這裡而已,袁紹當年可是堂堂的北方霸主,最後與曹孟德為敵,還不是落的那個下場,究其原因,不是實力不濟,而是其剛愎自用,孤立無援,難以獲得天下人的支援,因此當今皇叔對於蔡瑁此人並不要放在心上,真正要看的還是那曹孟德與孫伯符,這兩人才是未來天下爭雄的佼佼者,因此現在皇叔當該直接考慮以後之事,為未來謀劃。”諸葛亮微動幾下羽扇,向劉備回道。

這番分析,讓劉備暫時安靜了一下,正如諸葛亮所說,他當下考慮的確是如惡化利用劉琦的名義與蔡瑁繼續在荊州爭鋒。

沒想到,只是第一次見傳言中的臥龍先生,就聽到了這樣的先見言論,一時間猶如醍醐灌頂。

思索片刻,道:“先生言中所提袁本初失敗原因,可是再提醒玄德,要在天下之中站穩手腳,應廣泛招賢納士,可與曹孟德、孫伯符一方行結盟之事?”

“皇叔聰慧,不過招賢納士當下不必著急,只要實力強大,不愁沒有賢士來投,當下最要緊之事,就是站穩手腳,以微小之軀,不被他方實力吞沒,也好為以後做好打算!”

“先生之意備已懂得,只是備現在的境遇,與這曹孟德結盟可能性已經不大,唯獨的選擇只有孫伯符一人,而他也算是天下佼佼者,玄德又拿什麼來與其結盟呢?”劉備擔憂道。

但對於這個問題,諸葛亮只是擺了擺手道:“皇叔莫急,你乃是正統漢室子孫,紛亂天下,總有此機會的!”

“聽先生一言,真是乃玄德之大幸啊!”劉備聞言,微微拱手道:“放今天下,漢室傾頹,奸臣竊國,備雖愚鈍,卻欲伸張大義於天下,苦無賢士相助,今日得聽先生高論,只恨未能早識先生,今厚顏請先生出山,盼能日夜聆聽先生教誨,一同圖謀天下。”

但諸葛亮輕搖羽扇,搖頭道:“皇叔有憂國憂民之心,亮好生敬佩,恨亮年幼才疏,恐難當大任啊!”

劉備聞言,怕自己禮節不夠,慌忙站起,又向諸葛亮恭拜行禮道道:“備雖德薄名微,但願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備當以師禮相待。”

諸葛亮搖頭笑道:“亮久樂耕鋤,不喜應世,不能奉命。”

劉備聞言,心中大急,方才的談話已經讓自己認定了諸葛亮,唯有他能對自己有所幫助,不禁雙目一酸,兩行清淚不自覺的流下來,直接跪倒在地,澀聲道:“先生不出,漢室何哀啊?”

“這……”諸葛亮看著劉備痛哭,心中微微一嘆,伸手扶起劉備道:“亮本疏懶之人,皇叔錯愛,三顧茅廬,今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只是師禮卻萬萬不可。”

劉備聞言不禁大喜過望,連忙讓關張取出禮金,不等諸葛亮拒絕便勸道:“先生,此非聘禮,寥表寸心。”

諸葛亮見推脫不過,只得接受,三兄弟也在這草廬待了一晚。

次日一早,諸葛亮才同三人一路,起程,與龐統、趙雲見面,算是以後要躬力與眾人一起扶持劉備。(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