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三顧茅廬(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南陽,夜晚,劉備端坐,雖然漆夜安靜,卻總是難以安睡,在院中觀看星象,一臉的落寞。

“哎,天下之大,難道就沒有我劉玄德容身之處嗎?”

一聲嘆息,道出了他現在苦悶的原因,命運多舛,縱觀前十年,無論怎麼想,他都不想出自己有什麼收穫。

先依附公孫瓚,竭力為其謀劃,謀劃兗州,合作劉岱,最後因為曹操的橫空出世,公孫瓚被殺,兗州改為‘曹’姓。

而後奔到徐州投奔陶謙,用盡心思,向謀劃徐州之地,雖短暫得逞,但因為對於自己一時的膨脹,想去挾持天子,最後卻差點曹操所殺,所幸因為關羽之義,苟活到一條性命,而被徐州趁虛而入,丟了徐州。

於是在曹操麾下忍辱負重,在曹操徵張繡之時,救於其危難之中,終於獲得信任,獲得再次攻取徐州的機會。

但因與袁紹聯合之計被識破,只好又從徐州逃亡,而投奔到正在進行繼承權位之爭的荊州,本以為幫助劉琦獲得荊州之主之位,就可獲得一方安生之處,不料半路又殺出蔡氏家族,受其驅趕,勉強逃到江夏。

帶著趙雲、張飛、關羽幾兄弟兜兜轉轉,漂泊不定,不免有些感傷。

看著以前曾經的敵人,越來越強大,實力越來越強,還有身邊的在天下之中剛剛出現的佼佼者,不免心中惆悵,痛恨時運不濟,命運不公。

然近日來思來想去,終於找到一些可以改變的方向,知曉可能因自己沒有把握住機會,或者錯失良機,或者計策不良,終才導致現在的落魄下場。

於是開始尋求天下謀士,雖然得到號稱‘鳳雛’的龐統的相助,但是總覺還是有些心力不足,便又到南陽來,尋與‘鳳雛’起名的臥龍先生,但是兩次登門造訪,卻連此人的面貌都未曾相見,不覺心裡有些沮喪。

深秋涼意,點點星光,卻總是覺得現在更加的孤寂,雖都說是非成敗終轉成空,可是自己所有能想到的卻都是只是敗,沒有成。

“哎!明日再去最後一次,這次倘若再是不能得此人一見,那就再去另尋他人!”

深夜了,一股涼風吹過,劉備再次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著,回房而去。

對於這位臥龍先生,他是抱著必須要見一面的決心,才從江夏趕到這南陽來,而且到現在逗留了已經是第二日,還兩次吃了閉門羹。

倘若明日第三次登門造訪,還依然遭拒,他還真沒什麼耐心在這裡待下去了,也不得不懷疑,是不是上天註定自己一聲抱憾,不能施展抱負。

但是對於這位傳說中的臥龍先生,即使都拒絕了兩次,自己還是心存著希望,畢竟自己是個將要走投無路之人,而對方卻是各方勢力都垂涎之人。

水鏡先生所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

這句話想必早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得鳳雛,連鳳雛都向自己推薦此人,讓自己想要得到臥龍相助的心更加急切。

天亮了,一夜之間,院中就已經鋪滿了落葉,楓葉紅,楊葉黃,參差有致。

吱呀一聲,一處房門開啟,還是劉備的起早,因為他一夜沒睡,看向馬棚,便走了過去,稍微撫了一下,喂些馬草,便向另外兩個房門道:“二弟,三弟,我們該出發了!”

聲音落下,片刻之後,吱呀,又是兩聲連續的門響,關羽和張飛分別從兩個房間裡出來。

“大哥,我們今天難道還去那狗屁臥龍哪裡?我等幾次三番來請,都避而不見,今日我再跟大哥去一趟,倘若他還不出來,我就一把火燒了他那狗屁草廬!真是氣煞我也!“

關羽穩重,並沒有多言,但是張飛這幾日早已失去了耐性,上一次如果不是關羽和劉備的阻攔,估計就要做出這般暴躁之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見他站在門前,罵罵咧咧說道,對於自己起得這麼早,很是不滿。

“三弟,今日你再和哥哥走一趟,如果今日不得而見,我們便歸如何?”

劉備聞言,看著還正在落下的枯葉,搖頭道,他這三弟性情如此,身為大哥的也是處處控制著他的情緒。

但好在關羽倒是沉得住氣,雖然也是一同前往去了兩次,但卻毫無怨言。

然而,張飛心中依然不快,邊向馬棚中走來,邊道:“大哥,那臥龍先生架子也太大了,此人肯定是無禮之輩,不要也罷,這天下賢士這麼多,也沒見連個臉面都沒有相見之人。”

劉備聞言皺眉,耐心道:“三弟,何為賢士?豈是你我懂得,即是賢士,自有賢士的風度,若是能輕易的請來,如何叫賢士?”

“大哥,你這就說的不對了,士元(龐統)、石濤哪個不是賢士,也沒有見到他們如此?我看這臥龍也只是徒有虛表之輩,不值得大哥如此之情!”張飛聞言,不屑的笑道。

對於張飛之言,劉備繼續搖頭道:“士元如此賢才,提起臥龍先生也是讚不絕口,此人肯定有驚濤駭浪之才,怎麼能就此錯過?”

“那都是他們文人雅士之間的的客套話而已,大哥,天底下哪有這麼大本事的人?”張飛伸手準備去接劉備手中的馬鞭道。

“我等不知,並不一定說沒有,不去見怎麼可能會知道,倘若三弟實在沒有耐性,那就獨自回江夏去吧,我與雲長去請臥龍先生。”劉備繼續皺眉,將快要交到張飛手中的馬鞭拿回,不滿的道。

張飛見劉備有些生氣,便趕緊從他手中拿過馬鞭,悶悶不樂的哼了一聲,不在言語,因為這很明顯,如果自己再繼續說下去,肯定會被趕回去。

劉備到了這個年紀,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故,早已徹底放下了自己的姿態,比以前更加的懂得隱忍,畢竟倘若自己再無人相助,恐怕以後更加的沒有崛起之日。

希望這次臥龍先生,能出來一見,帶著這種期盼的心情,三兄弟上馬再次出發。(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