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沒關係,主要是錢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諸葛亮因為工作能力太過突出,導致提前了半年被“請”回了許昌。

回到許昌後的諸葛亮,一直都沒再被分配工作,但他卻一點兒也不焦急,每日裡讀書、遊歷、訪友,倒是過的瀟灑而自在。

然而,美好的日子總是短暫的。

朝廷一紙文書,便將諸葛亮調去了“大漢水師總署”,在水師大都督陸彥手下任軍司馬,負責輔助政務和水軍事宜。

諸葛亮是一個極為自律和勤勉的人。

拿到任命文書後,他便第一時間來到了驃騎將軍府。

驃騎將軍府對諸葛亮而言,已經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看門的門童在發現敲門的是諸葛亮後,他便立馬領著諸葛亮來到了後院之中。

開年到現在,陸彥一直在外面忙碌奔波,南南北北跑了無數個地方,身體倒還好,但實在是心累。

回到驃騎將軍府,陸彥便做起了一條鹹魚,而且是連身都懶得翻的那種。

把躺椅搬到院子裡,端著一盤水果,一邊曬曬太陽,一邊看看書......這種日子真是充實而安逸。

但諸葛亮的到來,打斷了陸彥享受靜謐的時光。

“學生諸葛亮,參見先生!”

陸彥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卻聽到了諸葛亮的聲音...他拿開擋在臉上的書本,撐起上半身,眼睛聚焦了幾次才成功聚焦到諸葛亮的身上:“孔明來了啊!來我這邊坐。”

“喏!”

諸葛亮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後,來到陸彥身邊的另一張躺椅上坐下...但這躺椅若光是坐著,卻顯得有些彆扭。

陸彥見狀,忍不住笑著說道:“要不你也躺下試試?”

“額...”諸葛亮向來注重儀態,讓他就這麼躺下......

“沒關係,反正也就只有你我二人。”

經過陸彥的再三慫恿,諸葛亮只能試著躺下。

然而躺下後,諸葛亮心中便立馬暗道:“咦...這椅子躺著還真是挺舒服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陸彥和諸葛亮,就這麼一人躺在一張躺椅上曬著太陽。

這時候,諸葛忽然問道:“先生,學生有個問題想請教...”

陸彥伸手從果盤裡摘下一顆葡萄扔進嘴裡,回道:“你說。”

諸葛亮稍作沉吟,組織好了語言後,問道:“學生不明白,先生您為何執意要將造船廠建在黃河邊?”

不只是諸葛亮,恐怕還有無數人都想不通。

陸彥將果盤遞給諸葛亮,說道:“才摘下來的葡萄飽滿多汁,你也吃點吧。”

“......多謝。”

諸葛亮試著將一顆黑葡萄扔進嘴裡,頓時一股酸甜便直襲味蕾。

陸彥也在這時回答道:“主要是考慮水師訓練,以及就地取材的問題。

陳留黃河上游多山林,我們可以組織人手,將伐好的木材從水路運送至造船廠,這樣便可以節約大量運力。

船造好後,水師可以在黃河內訓練,也可以出黃河口,至渤海一帶訓練。”

但還有一點陸彥沒有說出來,那就是水師入了渤海後,可以向東直達公孫度所佔據的遼東郡。再往東的話,則是朝鮮半島,以及倭國......

諸葛亮在被任命到陸彥手下,協助他處理水師總署的一應事務後,他便翻閱了許多與船和水師相關的文獻史料。

從諸葛亮目前瞭解到的情況來看,漢朝時期已經有了各種類型的船:客船、貨船、戰船等。而客船中又有官船、民船;民船中又有舸、艑、艇、扁舟、輕舟、舲舟、舫舟等。

至於戰船,則多是從民船中發展而來的。

漢武帝時期,便曾極力開闢海上交通,致力於海上各國往來。

在漢武帝的努力下,漢朝先後開闢了三條重要的海上航線。

第一條航線北起遼寧丹東,南至廣西白侖河口,此為南北沿海航線。

第二條航線從山東沿岸經黃海通向朝鮮和日本。

第三條航線,則被後世稱為海上絲綢之路,即徐聞、合浦航線。

漢代的航海已經非常發達,那麼戰船的相關製造技術,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如今戰船已經發展了出很多的種類,如戈船、橋船、鬥艦、艨艟,還有最為龐大的樓船等等。

此時的戰船都沿襲了東漢的技術,最著名的戰船當屬樓船。

漢代最大的樓船高達十餘丈,可說是當時的航空母艦。

樓船甲板上有三層建築,每層四周設定女牆,女牆與戰格上均開有若干劍孔、矛穴,即可遠攻,又可近防。船上空間很大,甲板上能夠行車走馬。

甲板下設定有艙室,供棹卒划槳之用。棹卒是划槳的士兵,在艙內的棹卒具有良好的保護,可以免受敵人之攻擊。樓船甲板上的戰卒手持刀劍,以敵人短兵相接,進行接舷戰。

在甲板上女牆之內,設定第二層建築,稱為廬,廬上的周邊也設有女牆,廬上的戰卒手支長矛,有居高臨下之勢。

在廬上還有第三層建築,稱為飛廬,弓弩手就藏於飛廬內部。弓弩手發射箭矢,是遠距離進攻力量。

最高一層為爵室,相當於現代艦船的駕駛室和指揮室。

如今的樓船,當以江東為翹首,其最大的樓船飛雲、蓋海等,足有五層樓之高,可容納3000名士兵,儼然是浮在水面的城堡。

除了樓船,江東的另一主力戰列艦叫做艨艟,以速度著稱。

赤壁大戰中,艨艟便是突襲曹軍船隊的縱火船。

這種形體狹長、速度奇快的小型戰船,速度極快且靈活非常,常常可以乘人不備搞出一些事情。

艨艟、戈船、橋船、鬥艦等就不說了,它們根本無法在海中遠行。

樓船雖然勉強可以在海里航行,可一旦遇到風浪也著實非常的危險。

即便樓船能僥倖沿近海進入長江,可單單靠樓船,又怎麼跟江東和荊州水師作戰呢?這些便是困擾諸葛亮的問題。

諸葛亮將自己的問題和擔憂問了出來。

陸彥緩緩坐直身體,說了一句:“我要造的船,不僅可以在江河中航行,在大海里,它也可以遠航!”

諸葛亮心道:“果然!”

其實他在思考之後,認為陸彥執意要這麼做的唯一解釋就是,“他有把握造出能夠在海中遠航的戰船。”

只是當諸葛亮聽到陸彥真的能造這種船後,他還是忍不住問道:“先生,您對您的船,真的如此有把握嗎?”

諸葛一生唯謹慎,他對太過冒險的事情想來不是很贊同。

“有沒有把握,等船出來後試一試不就知道了嗎?”

“可是大費周章造出這樣的船,一旦失敗...”

“沒關係,我們錢多。”

“......”

好吧,陸彥一句話最終堵得諸葛亮啞口無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