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河東衛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黃忠騎馬約過停止前行的先鋒軍,來到了本地士族與百姓面前,問道:“吾乃當朝驃騎將軍帳下,揚武將軍黃忠是也,爾等有何冤屈,盡可說來。”

聽到黃忠自報家門後,頓時有人驚歎道:“啊!竟然是驃騎將軍親自來了!”

“驃騎將軍向來愛民如子,咱們這下有救了!”

“驃騎將軍,您要為我們做主啊!那些叛賊搶光了我們過冬的糧食.....這個冬天,真的沒法兒過了啊!”

“是啊是啊!不僅是糧食,他們還搶走了所有值錢的東西...”

匪過如梳,兵過如蓖...

這群守軍逃離之時,竟然還對百姓下了如此狠手。黃忠聽後頓時氣憤填膺,“亂臣賊子禍害百姓,如此行徑竟還妄想佔地為王?都該殺!”

將百姓的冤屈告訴陸彥之後,黃忠請命道:“先生,末將願為先鋒,定要剷除那些為禍鄉里的賊兵!”

而陸彥有些沉默,他在想著另一件事情,“這群人搶走了百姓的糧食,擺明了是要借百姓來拖慢我們的進軍速度。若是不理,曹軍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好名聲將毀於一旦;若是接受這群百姓,自己又那來那麼的糧食供養這群百姓?”

陸彥是怎麼也沒想到這群人會如此狠辣,連一粒糧食都不留給安邑的百姓。但如今雙方對壘戰場,敵人使盡一切手段來對付自己,那也是無可厚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稍作猶豫,陸彥還是斬釘截鐵的對黃忠說道:“傳令下去,只留三日糧食,其餘的都分給百姓。”

黃忠聞言頓時擔憂的問道:“我們本身糧食就不多,若是再分出大部分給百姓,之後的仗還怎麼打?”

“叛軍還在進攻猗氏,只要我們儘快解了猗氏之圍,糧草自然可以得到補充。”陸彥向黃忠解釋道。

黃忠稍加思索,覺得陸彥的選擇雖然有些冒險,但也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好方法,於是抱拳道:“末將這就去辦!”

黃忠離去後,陸彥又下令道:“來人,去把組織安邑百姓迎接大軍的組織者請來。”

“喏!”門口待命的親衛,領命而去。

......

安邑目前最大的家族便是衛家,蔡邕能將女兒嫁給衛家的衛仲道,可見衛家是與蔡家門當戶對的世家豪門。

與範先一起參與反叛的衛固,正是衛家的現任家主。

但衛固這一支,卻與安邑衛覬這一支來往並不多,甚至雙方還有些互看不太順眼。

世家的分支眾多,各個分支投效不同勢力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三國時期分別投靠了蜀魏吳的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三人代表的諸葛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衛覬好讀書,少年早成,以才學著稱,而且他的政治眼光長遠,遠非悍然發起叛亂的衛固所能比擬。

安邑城外組織百姓迎接陸彥大軍的,便是衛家衛覬這一脈。

之前曹操徵辟過衛覬,從縣令一直幹到了治書侍御史。

後來老曹令衛覬出使益州讓劉章出兵牽制劉表,以避免劉表出兵擾亂後方。

但當衛覬在經過長安時才發現,進入益州的道路已被阻塞,之後便一直留在關中。

後來衛固發起叛亂,衛覬看出衛固等人的叛亂必將失敗,因擔心自家受到牽連於是匆匆趕回了安邑主持大局。

剛回到安邑城外的宅子不久,曹軍即將抵達的訊息便傳了過來。

安邑守將自知不敵,於是在城中大肆劫掠一番後,連夜潛逃。

由於衛家家宅在城外,且有護衛守衛,因此逃過一劫。但見到家鄉百姓遭此劫難,衛覬還是決定號召留下來的士族豪紳一起開倉放糧,救濟百姓。也因此安邑才在短時間內沒有出現百姓逃離的情況。

陸彥安排黃忠去分發糧食,他則領著大軍進駐了安逸城。急行軍了那麼多天,鐵人也得稍微休息一下了吧。

郡守府,議事廳中。

衛覬被陸彥召見,此刻正恭恭敬敬的站在大廳中央垂手而立,洗耳恭聽。

陸彥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位分度偏偏,氣質儒雅的文士,心道:“這位能與鍾元常相提並論的人物,此刻竟然還只是個六品的治書侍御史。”

衛覬一直在等待陸彥開口問話,等了半天卻沒有絲毫動靜。

疑惑間,衛覬抬頭看向陸彥,卻見陸彥正用一種略帶好奇的眼光打量著自己。

衛覬被陸彥的眼神搞得有些不知所措,還特意審視了自己一番,心道:“應該沒有失儀的地方吧?”

“伯覦,你對此次河東的叛亂有何看法?”

陸彥突如其來的提問,令衛覬有些沒反應過來。

不是應該問安邑縣的事情嗎,怎麼突然上升到對整個叛亂的看法了?

但陸彥官大,他提問了,衛覬也就只能順著回答。

“回陸驃騎,下官以為,無論是河東還是弘農的叛亂,不過是某些心有不甘的野心家最後的瘋狂罷了,他們終究是自取滅亡。”

“哦?伯覦何出此言?”

“丞相擊敗袁紹之後,席捲天下之勢已成。且丞相用陸驃騎之策,歷來極為重視民生...百姓對曹丞相有著非常高的認可度,民心所向之下,這些叛軍根本得不到兵源的補充,也得不到百姓的支援,猶如無根之萍。”

確實,無論是軍閥還是門閥,最重要的財富之一就是人口,沒有來自百姓對他們人口的補充,這群叛軍不過是坐吃山空罷了。

衛覬在政治方面果然有著極高的素養,陸彥嘴角微翹,道:“伯覦有大才!”

面對陸彥的誇獎,衛覬先是一愣,而後心中升起一種久違的感動。這股感覺瞬間流遍了衛覬全身,甚至讓他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陸驃騎過譽了。”

“可惜河東已經有太守了...”陸彥突然又嘆息一聲道。

衛覬以前是做過縣令的,對於治理地方算是輕車熟路,所以陸彥才有把他提拔為一郡之守的想法。而且提拔衛覬還能釋放一種訊號,就是告訴其它世家,他陸彥和曹操也並非對世家完全排斥的。

見陸彥竟然想提拔自己為一郡太守,衛覬頓時心中更加感動,只是很可惜,河東郡已經有太守杜畿了。

就在衛覬心中浮起小小的遺憾之時,陸彥忽然又問道:“我從幷州過來時,上黨郡正好缺一個太守,伯覦可願去上黨郡略施身手?”

上黨郡?

雖然上黨郡的人口和經濟完全無法與河東郡比,但好歹也是一郡之地了。

郡守為一郡之地的最高行政長官,負責治理一郡政事,秩二千石。成為一郡之守,相比於現在僅僅執秩比六百石的治書侍御史,這對衛覬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

衛覬當即拱手,語氣帶著些許激動的說道:“承蒙陸驃騎的看重,屬下必定傾力而為,為丞相為大漢造福一方百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