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誰為袁紹默默打上了一個叉(感謝【水星的蒙面超人】的打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袁紹敗了,敗的是那麼迅速,那麼突然,讓呂布和陳宮沒有一絲絲的防備。

呂布中軍大帳裡,眾文武皆是有些無語。

攜四十餘萬大軍的袁紹,竟然就這麼敗給了只有十萬兵馬的曹操...是袁紹太蠢,還是曹操太厲害?

陳宮還是第一個站出來說話, “溫侯,袁紹敗退,回了冀州。這平原郡我們恐怕是拿不下來了...”

陳宮的語氣裡既有一絲慶幸,又有一絲遺憾。

他慶幸的是,呂布賭對了,自己等人不會因為站隊錯誤引來禍端;遺憾的是,他們到口的肥肉, 得吐出去了。

人老子已經回來了,再揍人家兒子, 恐怕有些不太合適了...

而且幷州的高幹聽聞袁紹戰敗,已經領著五萬大軍趕去冀州幫袁紹壯膽,這時候再賴在冀州,那就真是自己找死了...

聽了陳宮的話後,呂布卻沒有絲毫的遺憾,反而哈哈大笑道:“曹操陸彥攜手突襲烏巢,燒了那袁紹百萬石糧草,在前後夾擊徹底擊敗袁紹!

我就知道!

有陸彥在,一切皆有可能!

哈哈哈哈!”

陳宮聞言,啞然失笑道:“我怎麼感覺溫侯您對陸驃騎比對自己還有信心呢?”

呂布聞言,收斂了肆意的狂笑後,回答道:“因為,我從他身上看到了我曾經苦苦追尋的那一絲希望!”

陳宮稍一思索便知道呂布的所指, 他搖著頭說道:“可若是陸驃騎與大小姐成親破了戒, 那他不也是徹底沒有希望了嗎?”

呂布卻帶著一絲略有深意的笑容, 回道:“凡事沒有絕對...境界這種事情, 不破不立的情況也不是沒有, 誰又說得清楚呢?”

陳宮捋了捋鬍鬚, 呵呵一聲道:“罷了...與其去操心他們的事情,還不如操心操心我們接下來的形勢。”

呂布點點頭,順勢問道:“袁紹大敗,曹操會乘勝進攻,一舉消滅袁紹嗎?”

“難!”陳宮搖搖頭,面色嚴肅的說道:“袁紹雖敗,卻依然還有十幾萬大軍,加上高幹的到來...我到認為曹操更有可能先修養一段時間...畢竟他的損失也不少。”

“沒錯...曹操得了無數俘虜,加上本身的經濟實力也在迅速發展,只要再給他兩年時間,曹操根本不怕與袁紹正面對戰了。”王脩開口說道。

“確實。”呂布點點頭表示肯定,又忽然向陳宮問道:“我等已經徹底與袁紹撕破臉皮,先生,要不麻煩您去許昌走一趟?”

呂布這是明確希望與曹操結盟了,而且讓陳宮去,也是有著希望陳宮能與曹操化解恩怨的意思。

呂布的另一個意思,陳宮瞬間領悟。

袁紹被曹操擊敗,將來坐穩天下的人,曹操無疑是最大的熱門。

局面既然已經到了這個份上, 陳宮也就不再執著於世家立場問題了。反正陳家諸葛家在曹操治下也過的挺滋潤, 有時候換一種活法,其實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此行前往許昌,陳宮或許也將表明他所代表的,那一部分的世家態度。

想通此間關節後,陳宮拱手應到,“喏,屬下明日就前往許昌一趟,希望曹操不會把老夫大卸八塊。”

“有勞先生了...他曹操要是敢把您大卸八塊,我就去把他斬成十六段!”呂布笑著調侃一句後,忽然又說道:“若是可以的話,先生能否再去陳留走一趟?”

陳宮莞爾一笑道:“是想讓老夫替你看看大小姐?”

“嗯...替我看看她過的可還舒心...”

“明白了,老夫會好好替你把關的,哈哈哈!”

......

建安三年十月,曹操官渡大敗袁紹的訊息傳出,天下震動!

太學院裡的學生更是全都沸騰了起來,高談闊論,精神激昂,對自己的未來更加充滿了期待。

諸葛亮看著大漢十三州的地圖,默默給袁紹打了個叉...在這幅地圖上,曾經代表袁術、公孫瓚、陶謙等人的勢力,早就被標上了一個同樣的叉。

法正、孟達今日“破例”,竟然與死對頭楊修和程武兩人一起,在宿舍裡勾肩搭背,引吭高歌,最後喝的伶仃大醉不省人事。

但與曹操治下各地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盛景相對的,則是大漢其他諸侯的沉默和忌憚。

曹操竟然以十萬士卒戰勝了袁紹的四十萬大軍,簡直不要太可怕!

陸彥回到陳留,便將所有政務交給了毛玠,軍事交給了趙雲和黃忠等人,他自己則和呂玲綺開啟了遊山玩水的模式,二人世界,過的好不快活。

曹操回到許昌後,立馬便與蔡琰開始了學術方面的探討,蔡琰也沒有試驗,二人這一談就是整整一個晚上...

至於大戰之後的論功行賞,朝堂百官自有擬度,也就不需要老曹等人去操心了。

......

袁紹官渡大敗後,闇然回到了冀州鄴城。

袁紹在回到冀州之後,田豐沮授當即便被殺害,最終官方給出的理由竟然是,“他們在大牢裡,多次對自己的主公發出了不敬的言論...”

兩位智謀之士,就此冤死獄中。

袁紹的行為,讓許多有識之士看清了他的為人,開始選擇起明哲保身。

比如來自荀家的荀諶,

他在得知田豐、沮授二人被袁紹殺害後,當機立斷的放棄了自己在冀州經營的一切,連夜帶著家小離開了冀州,回到了潁川老家。

而袁紹種種昏聵的行為,也幾乎徹底斷絕了他翻盤的可能...

戰敗後的袁紹心情異常煩悶,加上急火攻心傷了身子,因此以養傷為由,整日頹廢享樂不理政事。

袁紹的妻子劉氏,見袁紹似乎有些暮氣沉沉,於是開始勸說袁紹確立他的繼承人。

目前最有希望繼承袁紹基業的,是袁譚、袁熙、袁尚三個兒子。

袁紹也覺得確實有必要確定繼承人了,可他現在不知道該立誰好,最主要還是在袁譚和袁尚兩人之間搖擺不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袁譚身為長子,本應該最有希望繼承基業,可袁譚駐守的青州濟南郡偏偏丟了,而且文治武功也都不算出色,讓袁紹打心裡有些不喜歡。

次子袁熙無論是繼承順位還是受寵程度都是萬年老二,所以暫時不受袁紹考慮...

三子袁尚,則因為長得相貌俊偉,袁紹對他是最為寵愛。

他不僅將袁尚留在了自己的身邊,讓他掌管冀州,心裡還最希望將他立為自己的繼承人。

在袁紹有意確定自己的繼承人後,他找到了自己現目前最信任的謀士:郭圖,審配,逢紀,辛評四人前來商議。

郭圖、逢紀這兩人最喜歡揣摩袁紹的心意,所以向來是支援袁尚的;

而審配和辛評,他們二人支援的則是大公子袁譚。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