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示敵以弱 (感謝【斬時時雨】的打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聲東擊西嗎?”

就在大家翹首以盼,希望知道戲志才的詳細計策時,

戲志才卻看向了坐在主位上的曹操問道,笑呵呵的問道:

“主公,您可還記得長生與奉孝在潁川擊敗袁術部將時,所使用計策嗎?”

“當然記得,好像是叫圍點打援之計吧?”一想起陸彥和郭嘉幹的好事,曹操頓時也嘿嘿笑了起來,“張勳那廝,恐怕心裡受創不小...”

程昱看著桌案上的兩枚銅錢,若有所思道:

“志才你的意思是,我們假意進攻郯(tan)城,然後半路伏擊陶謙的援軍?”

可程昱怎麼想都覺得有些生硬,道:

“但我們總共只有六萬人。

若是不管彭城去轉道去郯城,陶謙若是不去救援反而直接斷我們後路...

那我們沒了後勤供給,豈不是要自亂陣腳?”

程昱的擔心很有道理。

主要這裡是徐州,是陶謙的地盤,而且郯城的防禦也不下於彭城,就算假裝去圍攻,也不一定攻得下來。

若是陶謙稍微聰明一些,不去救援反而乘勢截斷曹軍糧道,

到時候曹軍自己都成甕中之鱉了,還圍個包毛的點打個蛋的援啊...

對於程昱的疑惑,戲志才只回答了兩個字,“分兵!”

“分兵?”程昱則是更加的疑惑了,“郯城有陶謙上將軍臧霸率領一萬士卒駐守,我們分兵多少才能威脅到郯城?”

“而且分兵之後,陶謙他會坐視不理嗎?要是他率領彭城的士卒出......”

想到這兒,程昱腦子裡忽然像是抓住了什麼!

“對啊!陶謙要是見到我們分兵,說不定就會瞅準時機,出城應戰了!”

戲志才點點頭,回答道:

“沒錯,假意分兵,再示敵以弱引誘彭城敵軍出城。

若陶謙敢出來,彭城可破!”

曹仁有些懵逼,這特麼不是兩種計策嗎?於是他出聲問道:“那這跟陸先生、郭軍師大破張勳時的計謀有何關係?”

“軍師並非要照搬長生和奉孝的計策,不過是借鑑了他們破敵時的思路而已。”

程昱開口為曹仁等武將解釋道:

“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長生和奉孝的計策的成功,

在於將敵人充分的調動了起來,在牽著敵人鼻子走的同時,再在敵軍的必經之路上設伏,最終得以大敗敵軍!”

戲志才接著說道:“我們這一次同樣是要將敵人調動起來,

不過陸先生他們是拿敵人隊友當誘餌,

而我們,則是拿自己當誘餌罷了。”

這一次經過程昱與戲志才的一番解釋後,眾人總算明白了這兩個計策的關鍵所在。

“哦~~”典韋摸摸腦袋,哦了一聲後,說道:“還是不懂...”

“......”

“罷了,典校尉你只管衝鋒陷陣就行,動腦子的事情交給我們就行了。”程昱無奈的說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典韋聞言,渾身的肌肉抖動了一番,咧嘴一笑道:“這話俺愛聽!”

曹操饒有興趣的打量著典韋,心道:

“據陸先生說,這是一個步戰無敵的傢伙。真想看看他與子龍在戰場上,到底誰的殺傷力更強一些!”

計略已定,曹操便讓曹仁和夏侯兄弟,配合戲志才、程昱去實施。

曹操見自己兩位謀士一問一答之間便把破敵方略給定下來了,頓時心中快慰:“有志才和仲德這樣的謀士就是好啊!

我以前絞盡腦汁才能想出破敵之策,他們幾句話就把敵人給算計死了,真好...

什麼時候奉孝再回到我身邊,那我就真的可以高枕無憂,坐收天下了!”

陳留郡,陸彥的宅子裡,

“阿嚏!”郭嘉猛地打了個噴嚏,嚇了正在給他施針的陸彥一大跳。

“我說奉孝,你能不能別在關鍵時刻打噴嚏?

你這一動一嚇的,要是我扎錯地方了該怎麼辦?”

陸彥捏著一根長長的銀針,心有餘悸的責備道。

“可能是穿的太少,有些著涼了...”

郭嘉揉了揉鼻子,然後調整了一下姿勢讓自己趴的更舒服後這才說道:

“繼續吧,我感覺你最近的醫術大有長進,被你施針之後,身子都要輕鬆了許多。”

陸彥一聽,頓時驚喜道:“是嘛?那我今天是不是可以換一個套路了?”

“......”小白鼠的命運,何時才是個頭?

陶謙堅守彭城不願出來,是畏懼曹軍兵鋒正盛,

況且曹操手下的兵馬良將都比他陶謙手下要多,出去簡直就是自己找不痛快。

可惜臧霸、孫觀等人不在這裡,

陶謙拿不出那種能夠在陣前斬將殺敵的猛將,所以對於陣前鬥將之類的活動,陶謙實在沒有什麼興趣。

對於戲志才所說的,假意分兵攻打東海郯城,再示敵以弱,那陶謙會不會上當?

曹操覺得陶謙很可能上當!

陶謙手下沒有拿得出手的謀士,

雖然有陳圭陳登父子,但一個辭官回家,另一個卻還未歸來,在青州田楷那裡充當說客。

以陶謙自己的能力,上當的機率其實還不小...

說道陳登,他恐怕應該是陶謙手下最能拿的出手的謀士了。

陳登子元龍,他的才能如何?

劉備的一句評價或許就足以說明:“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

劉備對陳登這評價的意思是:“像元龍這種文武足備、膽志超群的俊傑,只能在古代尋求。當今芸芸眾生,恐怕是很難有人及其項背了。”

若說識人之明,劉備應該是超一流的級別了吧。

雖然他對陳登的評價可能有誇大之嫌,但能被劉備如此評價的人物,肯定是有他的獨特之處的。

陳登二十五歲舉孝廉後,歷任東陽縣長。

他年紀雖輕,卻能夠體察民情,撫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

後來,陶謙提拔他為典農校尉(陸彥:幸會幸會),主管一州農業生產,開發水利,發展灌溉,使徐州百姓們安居樂業,秔稻豐積。

和平年代,陳登是一位能臣,這是他政治上的能耐。

但陶謙卻不知道,陳登於軍事上,其實也有不俗的見解。

對於陳登軍事上的本事,歷史中的孫十萬恐怕是最有發言權的(狗頭保命.jpg)。

說得有些遠了,

陶謙此人,內裡恃才傲物,身邊鮮有謀士。

而且就算有,謀士的計策他會不會聽,會聽又能聽進去多少?這些恐怕都還是個問題。

曹軍這邊已經定下了分兵以及示敵以弱的計策。

於是之後兩天,

曹軍開始組織了幾次像模像樣的攻城。

不過曹軍的攻城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每次只是丟下了數百具屍體後狼狽而歸,始終毫無建樹。

“就這?”

漸漸的,陶謙開始覺得,

“曹阿瞞,你也不過如此!”(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