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拯救百姓於水火!”趙雲所說的一番話,讓太史慈處於了深深的震撼之中。

其實太史慈並非普通百姓,

從他“少好學,仕郡奏曹可以推斷史”,這應該是世家大族才會有的待遇。

不過,從太史慈和他母親的境遇來看,可能他在他的家族裡地位較低,甚至只是旁枝末節。

但正是因為受盡了人間冷暖,太史慈更加瞭解普通百姓生活的艱辛和困苦,甚至可以說深有體會。

拿陸彥的‘理想’來跟自己的理想對比了一番後,太史慈不由得苦笑著回道:

“某常有一顆建功立業之心。只是如今對比陸太守的理想來看,某的格局未免顯得實在是小了些...”

趙雲笑而不語,他當初就是被陸彥的“宏圖志願”所吸引才拜了陸彥為主,

此刻太史慈也受到了震撼,正好說明他所追求的確實非同尋常。

只是,

如果太史慈要是知道了陸彥真正的理想是“摸魚成仙”,改善百姓生活僅僅只是他達成這個目標中順手為之的事情,他會不會氣的當場拎起板磚狠捶陸彥一頓?

......

由於如今陳留城中的人太多,

於是陳留城便有了個明文規定:如非緊急情況,進城之後不得騎馬奔走。騎馬者入城後必須下馬牽著馬匹前行,以免驚擾甚至傷到人群。

趙雲和太史慈兩人一邊聊著人生、理想、建功立業等話題,一邊牽著馬兒走入了陳留城之中。

對比城外的安寧和閒適,

陳留城中日益繁華和人流不息的景象,則讓太史慈有種恍然置身於太平盛世之中的感覺。

“好一番繁榮昌盛的景象!”太史慈手撫長鬚,感嘆道。

就在太史慈感慨之時,有一位路過他們的當地的百姓聽到了他的話,於是頗為自豪的說道:“這位先生,看來您是第一次來這陳留城吧!”

“正是。”太史慈回答之後,開始打量起對方。

雖然對方穿著樸素,然精神飽滿,面有紅光,顯然是能吃飽穿暖才會有的氣象。

“哈哈,那二位兄臺可得在陳留郡好好轉轉了。

特別是城南,那裡有一家新開不久的青樓,裡面的小娘子可真是潤得很呢!”

那人說完不等太史慈和趙雲回話,便自顧自的走開了。

他二人竟然就這麼被人拉了次皮條,頓時有些無語的相視苦笑。

趙雲向太史慈問道:“怎麼,你我二人看起來很像那種流連煙花之地的浪蕩子嗎?”

“你,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去這些地方的...”太史慈打趣一番後,心道:“其實偶爾去看看開開眼界,也是挺不錯的嘛。”

得知趙雲回來了,順便還帶來了太史慈,陸彥別提有多高興了。

太史慈可是孫策崛起時期最重要的助力之一,為孫氏的江東基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被譽為東吳第一名將。

而且,太史慈他不僅武勇過人,名聲威望也非同一般。

在劉繇敗亡之時,太史慈竟然可以依靠自身的影響力安撫住劉繇舊部,可見那時候的他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名純粹的武將了。

這樣一個有勇有謀的名將來了,陸彥自然不能讓人家失望。

帶上郭嘉和滿寵兩人給自己撐腰,陸彥在自己宅子的待客廳裡與太史慈正式會面。

陸彥依然穿著白色文士長衫(系統獎勵),豐神俊朗,氣勢飽滿,有一種讓人天然親近的氣質。

郭嘉穿著文人常穿的青色長衫,英俊的臉上卻有些不正常的蒼白。

滿寵這人眼神銳利、不苟言笑,一看就是那種比較嚴厲不太好親近的人。

在陸彥三人走進帶客廳時,太史慈已經大致分析了一番三人各自的特點。

“在下太史慈,見過陸太守!”太史慈向陸彥拱手一拜,道。

陸彥微笑著來到太史慈身前,伸出雙手將他扶了起來道:“子義啊子義,我可是找你很久了!”

陸彥這一提醒,太史慈這才又記起了這檔子事兒,於是太史慈好奇的問道:“慈自認為毫無名氣,陸太守又是如何得知慈的存在?”

陸彥沒有急著回答,而是讓人煮了些茶送過來。

這時候的茶裡不僅有茶葉,還會加上一些蔥姜等佐料,陸彥是喝不慣的,但郭嘉和滿寵倒是非常喜歡。

待眾人分座位安坐之後,陸彥這才向眾人說起了一件關於太史慈早些年時候發生的事情,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少好學,仕郡奏曹史。”

陸彥對太史慈進行了一個最初步的介紹,同時也點明了他身後的家世。

“當時郡守和州牧之間發生了嫌隙,雙方各執一說,誰對誰錯難以分辨。

於是朝廷下令奏章,這種時候,奏章先到的一方肯定便會佔據有利的形式。

可那時候,

州牧的奏章已經提前發出,

郡守擔心落後而受到責罰,便尋求可放心委派的人前去周旋。

太史慈當時二十一歲,正好被郡守選中,於是他日夜兼程趕路,先州吏一步抵達到了洛陽。”

說到這兒,陸彥扭頭看了一眼太史慈,見他面色如常沒有絲毫不悅,這才放心的繼續說下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後來,子義來到了負責接納上奏的公車門門口,好看到州里派來送奏章的小官正在請求通報。

於是子義便假扮成接待之人,將對方的奏章騙到了手。

當時,子義懷裡已經藏好了刀具,在拿到奏章的那一刻,便把它毀掉了。

後來,子義勸說州吏一起逃跑,自己卻又悄悄跑回來送上了郡裡的奏章。

州里聽說奏章被毀後,又換了派一個官吏去送奏章。

但上級官員卻因州裡奏章內容與郡裡有矛盾而未再受理,於是州因理短而受害。

太史子義雖然因此在郡裡出了名,但卻被州裡所痛恨,因為擔心受到迫害,於是便躲避到了遼東。”

太史慈沒想到陸彥竟然對他的事情知道的這麼清楚,

雖然他一直覺得自己件事做的漂亮,也為自己的急智而自豪,但他卻沒想過這件事會被人傳到陳留陸彥這裡來了。

“慈早些年因無知而犯下的事,未曾想竟被太守知曉,慚愧,慚愧...”

太史慈並未因為陸彥知道他以前的事蹟而氣惱,反而因為自己得意之事被人意外知曉而感到有些小小的自豪。

太史慈嘴上說著慚愧,臉上露出的,卻是一種頗為自得的微笑。

“哈哈哈!

子義膽大心細,行仗義之事,連孔北海都對你另眼相看,你又何須慚愧?”

太史慈被陸彥這麼一通話說的身心舒暢,

他本就對陸彥頗有些好感,此刻好感度更是蹭蹭蹭的往上漲。

“太守說笑了,區區往事不值一提。”

“比起你的志向,那些小事自然不值一提!”陸彥說到這兒,語氣和臉色忽然變得嚴肅起來。

他端起了桌案上的茶碗,來到了太史慈身前,“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太史慈眼中有精光一閃,心道:“來了!”

“子義,你可願為曹公效力,於這亂世之中立下屬於自己的不世之功嗎?”(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