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關於孔融與太史慈母親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年初時,孔融去北海上任,路過泰山郡,剛好碰到正在攻打泰山賊的關羽。

素來對士人不怎麼感冒的關羽,卻因為自己這個漢壽亭侯的稱號,乃孔融上表奏報所取,所以對孔融頗為禮遇。

再加上兩人都是長髯飄飄,孔融的鬍子只比關羽短了一點點,更是讓關羽心生好感。

當然,要是孔融的鬍子比關羽還長……

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關羽一路帶著孔融去見劉備,劉備當場請他吃席以示尊重,後來更是派了些兵馬保護孔融赴任。

到如今討董之時,儘管孔融還沒能完全掌控北海郡,卻依舊派太史慈帶了兩千人馬,前來聲援劉備。

以如今諸侯的兵力規模,這兩千人也算是名副其實的聲援……

而統領著兩千兵馬的太史慈,早年任郡吏時便有賢名,後為避禍而遠走遼東。等到孔融上任北海後,聽聞了太史慈的事蹟,便善待太史慈的母親,同時讓她召太史慈回來。

太史慈聽說孔融善待自己母親,變二話不說,從遼東回到了北海。

等太史慈一回來,孔融便讓他帶人聲援劉備,這才有了眼下這一幕。

大營中,劉備見林朝拉著張燕進來,還以為是張燕挾持了林朝,當即拔劍戒備。同時還怒斥張燕,要他放開林朝,大家一切都好商量。

直到林朝解釋了原委,劉備才將寶劍歸鞘,滿臉熱情地邀請張燕和太史慈入座,同時安排宴席。

席間,對於劉備的熱情,太史慈表現的頗為拘謹。

畢竟他之前只是郡中一小吏,見過最大的官,也只是北海太守而已。如今身為徐州牧的劉備親自下場籠絡,讓他有些受寵若驚。

隨侍在側的關羽看了太史慈一眼,見他胸前也有一大把鬍鬚,並且打理得一絲不苟,頓時點了點頭。

此人……倒是不凡。

林朝心中有任用太史慈的想法,便也在打量著太史慈,只是腦中忽然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太史慈看上去二十三四歲,他那傳說中的老母親,應該也只有不到四十歲,而孔融今年也不過三十七八歲……

嘶!

所以說,孔融一上任便善待太史慈母親,到底是因為太史慈,還是因為他母親本身?

一旦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林朝立刻不能直視太史慈了。

“林侯,某有何不妥之處嗎?”

太史慈見林朝目光怪異的望著自己,不禁心生疑惑,抱拳問道。

林朝滿臉尷尬,趕緊訕訕一笑道:“無事,無事,某方才走神了而已,子義不必在意。”

可不敢說,萬一自己的猜測是真的,太史慈那早亡又被孔融綠了的父親,豈不是要從棺材裡跳出來掐死自己!

若自己猜錯了,太史慈也會砍死自己的……

只是這個想法一旦冒出來,便再也無法從腦海中抹除,這導致林朝再看太史慈的時候,總感覺他頭上有顏色……

難道這玩意也遺傳?

林朝齷齪的心思,卻沒有影響到眾人吃席的熱情。

尤其是劉備,見昔日宿敵張燕都肯起兵前來會盟,心中更是對此次討董充滿了信心,當即吃得更歡歡暢了。

“子義啊,孔北海真乃高義之士!”劉備對太史慈大笑道,“某與他同朝為官,年初時也不過是盡同僚之誼,誰想他居然派子義前來相助,某心中不勝感激!”

太史慈正色抱拳道:“使君仁義,使人護衛孔太守赴任,太守知恩圖報,令在下相助使君討賊,二位皆朝廷棟樑,漢室忠臣!

再者,家母受太守照料之恩,在下豈能不竭力報答。此行前來,任憑使君驅使!”

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孔融都把太史慈的母親照顧得好好的。

劉備本以為太史慈是孔融麾下,此時聽聞他是因母親才報答孔融,頓時肅然起敬。

“子義為母報恩,不愧為仁孝義士!”

“使君過獎了,某愧不敢當。”太史慈謙虛道。

一旁,張燕也附和道:“有使君統率大軍,又有子義這等義士相助,何愁董賊不滅!”

自被林朝脅迫著進了劉備的大營,張燕也看開了。

眼下木已成舟,再沒有反悔的可能,不如暫時與劉備虛與委蛇,裝出一副恭謹的模樣。

不然萬一跟董卓開戰的時候,劉備下令讓自己衝在最前面當炮灰,他去是不去?

既然已經上了賊船,那就要跟賊首打好關係,不然隨時都有落水而死的風險。

這個道理,張燕自然是明白的。

有了張燕曲意逢迎,劉備更開心了,喝得也更嗨了!

就在眾人接著奏樂,接著舞的時候,忽然有士兵來報,袁術來了。

聞言,劉備站了起來,衝眾人一擺手,自己則出帳相迎。

不多時,劉備與袁術攜手而歸,身後還跟著孫堅與馬騰。

“袁將軍,來,且共飲之!”

劉備極為熱情的招呼著袁術一起吃席,同時命麾下將自己的桌案排開,在主位上放了兩個桌案,讓袁術也自己同坐。

袁術自然不會拒絕,招呼著孫堅和馬騰一起落座,跟眾人對飲起來。

又是一番吃吃喝喝之後,袁術道明了自己的來意。

“使君,眼下關東諸侯都到得差不多了,酸棗大營也有近二十萬大軍,討董之事,也該提上日程了。不然如此拖延下去,只是徒耗錢糧而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聽了袁術的話,劉備也點了點頭道:“不錯,袁將軍所言甚是,某也認為應當起兵討賊。只是,可嘆渤海太守袁本初還未到,不然我等也不必在此虛耗時日。”

雖說橋瑁矯詔,曹操最先起兵,劉備招呼大家前來會盟,袁術第一個到的酸棗……

但,在大多數諸侯心中,袁紹才是眾望所歸的盟主人選!

對此,袁術當然表示不服。

你袁本初不過婢女所生,庶子而已,與家奴無異!

眼下居然還要凌駕我袁氏嫡子袁公路之上,如何能忍?

所以,他早就想趁著袁紹沒來的時候,舉行會盟,讓自己當上盟主。

只是之前諸侯也沒到齊,他也不能做得太明顯。

眼下諸侯都到了,袁紹卻遲遲沒來,正好給了袁術機會。

可不是我袁術不尊兄長,而是你袁本初拖拖拉拉,至今未到,足可見你壓根不是漢室忠臣。

也罷,那就不等你了,我們自己會盟,然後合兵去打董卓。

當然,拋開袁紹的提議,不能由袁術開口提出來。

畢竟,我袁公路也是要臉的人,怎麼可能拋開自家兄長單幹呢!

這也是他來找劉備的目的,就是希望劉備能率先提出將袁紹拋開,大家一起會盟殺向雒陽。

到時候,這盟主人選,可就非他袁公路莫屬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