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袁家成皇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昊沒想被她識破,小臉微紅,“對他們,我可沒用玄術。”
  

他是沒用,但用的是言語亂心術,此術不比那個差多少。
  

袁東珠又低聲道:“上回在宮裡,你娘教過我一些修煉功法,不僅我在煉,你二舅也在煉。”她一說完,用手輕撫著白昊的後背,大聲道:“小殿下喜歡敏兒,願認出義妹,我這當二舅母也樂意,呵呵……”
  

她又大聲道:“小殿下沒有妹妹弟弟,是孤單了一些,娘娘喜歡敏兒,帶她入宮住幾日,若她煩了,再送回來。”
  

原是極大的事,被袁東珠這一說,輕輕地揭過,也避去了尷尬。
  

謝氏與莫大夫人心中暗歎:袁東珠這是大愚若智,換作她們,很難能做到這等心胸。
  

陳蘅問道:“剛才你們說護國公光屁股、太平候只剩一條褻褲?”
  

白昊忙道:“妹妹,吃好了沒,哥哥帶你出去玩。”
  

他牽了敏兒的手離去。
  

袁東珠瞧出他怕陳蘅訓斥,自己不說,自有人說。
  

莫大夫人就將外頭的流言給說了。
  

陳蘅驚道:“這是幾時的事?”
  

“護國公光屁股是大年初一,太平候這樁是正月初三,聽人說……當時太上皇也在。”
  

太上皇可贏了平王府一千萬兩銀子,又贏了北燕富賈八百萬兩,這兩家怕是悔得腸子都要青了。
  

而護國公、太平候兩位著了嫡皇子算計,近來連大門都不出。
  

護國公更是稱病在家,讓三個兒子出門應酬。
  

太平候的兒子還小,全由燕夫人打理著。
  

有僕婦進了花廳,與袁延壽低語了幾句。
  

袁東珠道:“恩遠候府有事?”
  

袁延壽紅著臉答道:“是阿念來了,聽說皇后娘娘省親,來衛國府幫忙。”
  

“這孩子倒是有心了。”
  

陳蘅問道:“延壽與阿念的婚事定下來了?”
  

袁東珠道:“已經交換了庚帖,是百年難遇的良緣,永樂府那邊,已經去信告訴長嫂,年節一過就啟程入京給延壽張羅婚事。”
  

袁延壽抱拳道:“稟娘娘,臣去接阿念過來。”
  

莫大夫人與謝氏笑了起來。
  

陳蘅道:“兩孩子倒是相配的。”
  

她心下一沉,太上皇帶著白昊整平王府、又整了燕京第一富賈,這件事有些怪異,竟是連護國公和太平候也丟了臉。
  

慕容念行動了禮,坐在了一邊陪陳蘅閒話。
  

在府裡用了午宴,永樂籍的官員陸續來訪,說是拜訪,其實就是為了見陳蘅。
  

她素日在深宮,少與外臣接觸。
  

柳仲原、王灼、張萍、馮娥、楊瑜等人亦都到了。
  

陳蘅道:“錢武調任戶部左侍郎……”
  

她還真不知道。
  

永樂府知府要換人,這麼大的事,她沒得到一點風聲。
  

柳仲原愕然道:“冬月時,太原王道明上過幾份彈劾他的摺子。”
  

陳蘅道:“錢武的才幹整個永樂府上下皆知,為人正直,為官清廉,當年他勸王玄齡舉族撤離永樂府,其實是為了更多永樂籍學子。
  

太原王氏一脈,原就不是真心留在永樂府,是想躲避戰禍,保全族人性命,入戶籍的主子一百餘人,實則八百人都數不完。
  

這些人若留在永樂府,永樂籍的秀才、舉人名額就被會他們搶去大半。
  

當初也是我示意錢武設法趕人,他惹了王家忌恨,本宮也有責任。”
  

言下之意,皇后會護著錢武。
  

柳仲原沉吟道:“外頭說是我引薦錢武,我是在陛下面前誇過錢武的才幹,可戶部升遷文書下達後,下臣才曉這件事,偏外頭傳得沸沸揚揚直說是我的功勞。”
  

王灼道:“錢武為人處事還算公道,有他在永樂府,對學子們來說利大於弊。文郡王怎會好好的去永樂府做知府。”
  

陳蘅在心下轉了又轉,這件事頗有古怪,只現下還不知原因,待回了宮,問了慕容慬,定能弄個明白。
  

是夜,衛國府裡再設宴,永樂籍的官員們用罷宴各自散去。
  

馮娥、張萍、楊瑜幾個遲遲未離。
  

慕容念更是幫襯著袁東珠,跑前跑後的忙碌,依然要以未來恩遠候夫人自居。
  

陳蘅道:“阿娥、阿萍、阿瑜,我們相識多年,有什麼話就開誠佈公地說。”
  

馮娥小心翼翼地問道:“朝廷是不是要打江南了?”
  

照著歷史的軌跡,應該是開春之後就要攻江南。
  

陳蘅淡淡地道:“快了。”
  

馮娥笑道:“這次……能不能勞煩娘娘與陛下美言幾句,給阿灼一個機會。”
  

陳蘅道:“想掙爵位的機會還有,魯、晉、西北匪賊橫行。”
  

她就想不明白,為什麼馮娥幾年前盯著攻打江南的機會,幾年後還是盯著這一塊兒,對於旁處,她就沒有考慮過。
  

楊瑜揖手道:“娘娘,若剿滅還需人手,屬下願意獻謀獻策。”
  

她封了世襲三代的錦囊伯,又寫信希望母親、弟弟、弟婦帶著侄兒侄女們來燕京長住,但戶籍還掛在永樂府,往後其他侄兒在永樂府科舉亦要容易些。
  

一家人分開幾年,是該生活在一處了,著實不行,她想從弟弟的兒子裡頭挑一個哺養長大,這樣與她也能更親近些。
  

陳蘅道:“衛國公、穆南候夫婦此次不參與魯晉西北一帶的剿賊大事,衛國公為了攻江南,特意在兩年前學會鳧水。”
  

馮娥道:“阿灼為了江南的事,準備了幾年,他勤練劍術,亦諳水性,也是想為朝廷效力。”
  

張萍一直沉默,好幾次欲言又止。
  

楊瑜道:“若穆南候去江南,屬下願與她同往。”
  

“江南水軍的主帥另有其人,就連水幫幫主也得令其號令,此人已研究水戰多年,穆南候若不通水戰,很難在水軍謀到一營主將的實缺。
  

朝廷對護國公、鎮國公另有安排,恩遠候、廣寧候、太平候亦另有要職。想再憑軍功封爵,除了江南、南方的水戰,就唯有剿平匪賊。”
  

陳蘅輕嘆了一聲,對楊瑜道:“阿瑜,你得做好準備,天下大定之後,你如何在朝堂為自己爭得一個實職。”
  

這是說,不久後天下將要大定。
  

楊瑜起身道:“還請娘娘指點!”
  

“張萍在刑部提刑司尋到了自己的位置,證明了她的價值。你呢?你的位置在哪兒,你的價值除了戰場,又在何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