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生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夏若回到宿舍,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期間他去參觀了體育館、教學樓、諾頓館、圖書館等等。

順便逛了趟超市,買了小麵包和礦泉水,學院裡物價還是比較便宜的。

至於武器,不需要,他本身就是一把最強的武器,絕不是為了省錢才這麼做的。

開啟手機,施耐德已經把任務情報發到他的郵箱裡。

玩歸玩,鬧歸鬧,任務還是要認真做的。夏若分得清事情輕重緩急,無論這是不是一場對他的考驗,但這次任務終究是已經發生在現實裡的案件。

不是演習,不是模擬,是真真正正關乎人命的事情。

‘1月中旬,疑似犯人初次作案,受害人為女性,年齡22歲,死因:血管破裂,地點:***公園;

2月初,犯人再次作案,受害人為女性,年齡20歲,死因:血管破裂,地點:****小巷;

2月10日,受害人數增加,皆為附近學院的學生,年齡分別為19歲、20歲,死因:血管破裂,地點:***小區;

......

情報分析:...根據現場遺留痕跡,推測犯人為男性,身高170cm至174cm,中等身材。由於受害女性都沒有血管相關病史,屍檢結果顯示,受害人同樣未曾服用過類似藥物。

初步推測犯人為混血種,危險級別初步預估為A級...’

任務情報給的資訊很詳細,犯人作案時的天氣都是在雨天,作案時間大約在凌晨一點到凌晨三點之間。

但作案地點沒有任何聯絡,隨機分散在城市各處。

原本學院並不認為這跟混血種有關,直到上週案件又有了新的進展,當地警方蹲點時目擊到嫌疑人,警告無果後想要上前強行制服,才發現異常。

電棍還未接近犯人就冒出火花,犯人身體素質強的離譜,很快就衝出包圍圈,而射向他的子彈全部偏離了設想的方向。

有人稱在犯人的兜帽底下看見了一雙金黃色的眼睛,令人心生恐懼。

“某種言靈造成的效果,但具體是哪種很難推測出來,不過根據犯人總是在雨夜作案,加上受害者的死因,大概是屬於海洋與水一系。”

夏若看著桌子上一張地圖,被他標紅的地方就是犯人已經作過案的位置,要是有人知道這些紅圈的含義,恐怕很難想象這是一個人在短短三個月裡做出的事。

僅是已經發現的,就有十次案件,足足十五位女性失去生命,年齡都在二十歲左右,正是最美好的年紀。

犯人奪去的不僅是她們的生命,還有她們家人的‘生命’,有的剛開始工作,有的還在上學,撫養一個孩子長大究竟要付出多少?

沒有當過父母的人很難想象,付出的不止是金錢、精力和時間,還有無法估量的愛。

渣滓...

夏若將整幅地圖全部背下,那麼只要看到標誌性的建築就能隨時知道自已的位置,雖然他走神時方向感一直不準,但只要注意力集中的話,靠著超凡的記憶力還是能找準位置的。

實在不行...不是還能打車嘛。

任務地點是在城市裡,又不是偏僻無人的郊外。

“你這是給我買的嗎?”

芬格爾突然推門而入,第一眼就自動發現桌上口袋裡的食物,隨後才看見夏若旁邊鼓脹的褐色揹包。

“你這是要...”芬格爾嗅出一絲不尋常的味道,立即罵道:“你才入學幾天啊,他就要你去執行任務,施耐德簡直不當人子。

走,跟哥哥我去舉報他,趁機敲詐...維持正義。”

“得了啊,跟我在這裝有意思嗎?”夏若沒心情跟他鬧喚。

芬格爾選擇這時候過來,肯定是從EVA那得到訊息了,施耐德雖然能瞞過學委會,甚至還可以讓校長幫忙篡改諾瑪的資料。

但這些行動還沒開始實施,EVA估計時刻注意他的動態那麼,那麼很容易就猜到夏若要去做什麼。

“要錢沒?”芬格爾問道。

“沒,我忘了。”夏若十分自然地回答他。

“肯定要了。”芬格爾恨不得立馬上前搜身,“苟富貴,勿相忘,別忘了是誰跟你說可以找執行部要任務經費。”

“說了沒要,就是沒要。”夏若打死芬格爾也不會承認,“你沒看見我正在愁怎麼活下去嗎?

要不你借我點錢,就當還我請你的飯錢了。”

見到夏若的眼神格外真誠動人,好像在說‘你再和我扯這個,別怪我用物理方式說服你’,聯想起那天的試探,夏若的戰力恐怕很高。

第一次遇到和他同型別的混血種,關鍵是打不過,芬格爾只好放棄分一筆錢的想法。

“說吧,找我做什麼?”夏若扳回話題,“別跟我說你真是來分錢的,咱倆明人不說暗話,有什麼事直說吧。”

果然還是要錢了。

芬格爾忿忿不平,想起那句老話,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不對,夏若變成這樣跟他有什麼關係,兩人只不過一起搓了幾頓夜宵罷了。真要深入接觸夏若這個人,就會發現他內在的本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沒什麼,只是叮囑你幾句。”芬格爾坦白來意,“該出手的時候就要果斷出手,絕對不能因為顧忌他人的感受,將自已置身於危險之中。”

“為什麼會跟我說這個?”

“倒也沒什麼特別的原因,純粹是因為你是長期飯票...開玩笑的啦。

老實說,這些天接觸下來,覺得你這人不壞,別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死了,你知道執行部每年會犧牲多少人嗎?”

“不清楚。”夏若沉聲道,這話題比他想的要沉重。

“學院每年大約招收五百名新生,畢業後百分之七十會加入執行部,你知道嗎?剩下那百分之三十...至少一半都死在實習任務裡了。”芬格爾走到陽臺,看向外面走動的學生。

“每當我們有人犧牲的時候,教堂的鍾便會被敲響,所有人都會悼念他們的死亡,他們的名字會被銘刻在英靈殿上...

可那又怎樣,人死了就是死了,漸漸的,會被人忘記,最後英靈殿上的名字就只是個名字,沒人記得這個名字代表的人,甚至不記得這個人喜歡喝橙汁還是可樂。

所以,要活著回來,夏若,不然我可就不還你飯錢了。”

夏若沉默,最後離開時說道:“謝了。”

......

山腳下,夏若遠遠的看見了施耐德說的那輛車,昂熱抽著雪茄靠在車門上,安靜地望著學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