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瓢潑的大雨以及呼嘯的狂風,經過一夜的肆虐,似乎已經熄滅了怒火。淅淅瀝瀝的雨在沖刷著洛陽城夜間的罪惡。城內街道上的鮮血經過一夜暴雨的沖刷,只有偶爾的路面上還有些血跡。

清晨,經過一夜擔驚受怕的洛陽居民,心的開啟房門。清清冷冷的街道,只有淅淅瀝瀝的雨。

皇宮內充滿了壓抑的氣息。漢靈帝罕有的一早出現在未央宮。此時朝堂上,沉悶的氣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漢靈帝冷冷的看著朝臣:“昨夜國舅稟報,太平道謀反了。”

“不可能啊,太平道竟然謀反了。”這是專搞學問的官員。“這些刁民,統統殺光。”這是屍餐素裹之官。但是部分卻卻不發一言。

“肅靜,肅靜。”張讓尖銳的嗓音,在熙熙攘攘的討論聲突兀的響起。經過昨夜的一番清洗,宦官集團損失巨大。此時的張讓老老實實的執行自己的職責。

“朕你們在這裡聲討論,有什麼大聲的出來,出來給朕聽聽。朕是昏庸無能嗎?太平道,太平道非要反朕?”漢靈帝衝著朝臣大聲咆哮。

眾人一陣沉默,誰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觸黴頭,皇上正在盛怒中,出生誰死的快。

看著大臣們一陣沉默。漢靈帝冷冷的道:“你們沒話了?朕有話。趙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臣在。”人群中走出一人,其人平平淡淡。在朝中多數不話,真正的屍餐素裹之人。此刻聽到靈帝名叫他,把他嚇得魂飛魄散。自己幹了什麼事,自己可是明白的。滿頭冷汗的趙健跪在那裡,以頭觸地。

“朕,昏庸無能啊?”漢靈帝不帶一絲感情的問話,更是嚇得趙健瑟瑟發抖。

“陛。。陛下。乃千古名君。”

“千古名君。”漢靈帝突然高聲咆哮:“既然朕是千古明君,不知趙郎中做內應的時候想過朕是千古名君嗎?”

“陛下,臣,冤枉啊。。。”趙健“砰砰”的磕頭喊冤。

漢靈帝厭惡的看著喊冤的趙健。“拉出去,亂杖擊斃。”

“諾。”兩名殿前武士,上前來,一人架住一個胳膊,死死鉗住趙健,根本反抗不得。很快外面傳來行刑的聲音,以及趙健的哀嚎。漸漸的哀號聲越來越。

“啟稟陛下,趙健已被擊斃。”完行刑的殿前武士默默的推出宮殿門。

漢靈帝經過一番怒火,感覺有些累了,疲憊的衝張讓招招手。

張讓頭表示自己明白。從懷中掏出一張紙,用尖銳的聲音念道:“太僕張鴻、諫議大夫劉俊。。。。”一大串人名從張讓嘴裡讀出來。被名的官員似乎已經知道自己命運。有的突然癱坐在地上,有的搖頭嘆氣。

張讓又看了一眼漢靈帝,此時的漢靈帝面無表情。張讓喝道:“陛下對爾等恩重如山,本應思恩圖報,爾等行背君之事,本應誅滅九族,然陛下仁厚,只責一人,不予追究家人。還不謝恩。”

本來以為滅族大禍的這些人,突然聽到聽到之追究自己一人,忙磕頭謝恩。

“殿前武士,將他們收押天牢,等候處置。”

“諾。”

漢靈帝似乎怒過發洩完畢了。“國舅眼下時刻應該怎麼辦?”

何進道:“陛下,臣認為太平道準備不周,應趁其不備,發兵剿滅。如今太平道雖然信徒佔據八州,其中荊州南部、揚州南部,以及青州,雖有信徒,不足為慮。冀州卻是太平道起源地,況且張角經營多年,不可覷。宛城、汝南、長社雖人數不少,派幾名大將帶兵前去即可。陛下還可下令各地郡縣招募兵卒以配合朝廷大軍攻伐賊寇。”

漢靈帝道:“國舅言之有理。”

“臣有話。”眾人視之,原來是皇甫嵩。皇甫嵩堪稱東漢末年一代名將。其出身將門世家,曾為雁門太守其父皇甫節雁門太守,其叔乃是度遼將軍皇甫規。

皇甫嵩自熟的兵書,常年跟隨叔父身邊馳騁草原,交戰羌人。所以帶兵經驗豐富。是當漢末年不可多得的名將。曾經幾次的起義,都是其帶兵鎮壓。何進有膽量跟太平道開戰,其膽量來源就是皇甫嵩。

“臣認為太平道起義勢大,不可輕敵。應先安定人心,收買人心。其太平道必人心渙散,我朝大軍一到,必定望風而降。請陛下解除黨錮之禁,招天下士人歸心,太平道不足為慮也。”皇甫嵩慎重道。

漢靈帝臉色突然一變,而眾大臣心裡一驚,紛紛男子道:皇甫義真夠膽色。何為黨錮之禁,士大夫、貴族等對以張讓為首的宦官集團亂政的現象不滿,以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為首密謀誅殺宦官,可惜走漏了訊息,反被宦官誅殺。

張讓等人又羅織罪名,以“黨人”欲圖謀反的罪名想靈帝進獻讒言。最終靈帝下令,大肆捕殺士大夫,貴族。這次事件簡直動搖了國體根本,多數有見識的豪傑棟樑,紛紛棄官而去。

事實上在皇甫嵩之前的公元176年永昌太守曹鸞就曾經上書為黨人翻案。漢靈帝大手一揮:全家一個不留。

自此朝廷上下沒有一個人敢提黨錮的事情。這一次藉著太平道謀反的事情,皇甫嵩又重提黨錮之事。

太傅袁隗,司徒王允,太尉楊彪一起上奏,力挺皇甫嵩的建議。靈帝看著朝堂漸漸失控。揚手只聽“嘭”的一生,漢靈帝重重的拍了一下龍椅。

“好,很好。這是逼迫朕來了。”漢靈帝陰沉著臉道。

“臣等不敢,陛下不赦免黨人,若是天下士子歸心太平道,朝廷之禍啊。”著以皇甫嵩為首的幾人淚臉滿面,磕頭“砰砰”作響。

突然見一名宦官走出來道:“陛下,老奴也認為應該解除黨錮。以安天下之心。”誰也想不到一名宦官竟然出來力挺解除黨禁。

連漢靈帝都驚訝了。“呂常侍,你這是?”漢靈帝不解的看著呂強。呂強跪在地上道:“陛下,黨人雖可惡,卻不失有見識有能力之人。如今太平道謀反,我朝危在旦夕。老奴建議解除黨錮。”

這呂強雖然是一名宦官,卻有著遠見的政治眼光。這次要是在不解除黨錮,怕是這群士大夫集團的人心中怨恨,若是得勝歸來,升官加爵,到時候鬥爭必是以自己等人宦官集團失敗。不若在這個時候賣個人情。

先前漢靈帝猶豫,現在連自己信任宦官都出來話,心裡猶豫著是不是接受皇甫嵩的建議。這個時候群臣那還有半猶豫,全部跪下求情。

看著群臣,漢靈帝緩緩道:“依皇甫嵩之言,解除黨錮。”

“謝陛下。陛下仁厚,此次天下是士子歸心,太平道之禍,不足為慮也。”眾人跪下謝恩。

接下來就是指定任務了。加封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拜朱儁為右中郎將,拜盧植為北中郎將率兵鎮壓太平道。何進大將軍之職,率領全軍坐鎮洛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