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選白馬先鋒典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官渡背後就是許都。

“如果從泰山郡入,想要打進許都,沿途兩千多裡,等於是從兗州最北,打到兗州最南。”

“一路上,道路崎嶇,山道極多,不利大軍前進,以及糧草運輸。”

“走泰山軍,風險比之東郡更大。路上容易遭遇敵軍埋伏,若是中了埋伏,前後大軍難以援救,大軍頃刻間就會潰敗。”

除了趙徽之外,郭嘉賈詡荀諶等人,都反對走泰山郡。

趙徽也知道,正常走白馬延津官渡更好。

他之所以選擇泰山郡,最重要的還是受到腦海中官渡之戰的影響。

曹操可以在官渡擊敗袁紹,也有可能在官渡擊敗他。

誰也不知道,戰場上會有什麼意外。

不過既然郭嘉等人都認為走白馬延津這條戰線更好,趙徽也不會一直堅持走泰山郡。

他們說的確實都有理,走泰山郡戰局會更長,然後不確定的因素也會更多。

即使一切順利,時間上也會更長。

趙徽也不是固執己見的人,而且他也不一定會敗給曹操。

他現在手中的兵力是曹操的三倍。

糧草也遠遠超過曹操。

只要不出現重大的失誤,曹操幾乎沒有勝算。

就算戰線拉的很長,這場戰爭對於曹操來說也很難。

戰線決定,不過這並不是僅有的一條戰線。

當初攻打冀州的時候,趙徽是三路出擊,這次攻打兗州,還是三路出擊,只是重心會放在白馬延津官渡這條線上。

徐晃雖然如今在訓練水軍,但是青州畢竟還有五萬步卒,所以還是徐晃為將。

幷州也還是太史慈為將。

徐晃還是出兵泰山郡,而太史慈則是出兵陳留。

這兩路不是主力,能打下泰山陳留兩郡,自然是最好的。

如果不行,也沒有關係,主要還是向曹操施加壓力。讓曹操不得不分兵把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曹操的兵力,本就少於趙徽,如此一來,面對趙徽的主力,他的兵力會更少。

“主公,我願為先鋒。”

戰線確定,典韋馬上請戰。

“為潛入敵後的英雄報仇。”

雖然鄴城如今,每天也都會有一些屍體放在車上,被拉倒城外的亂葬崗上。

都是曹操那邊派來的細作。

可是對於己方被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自己的兄弟被殺了一個,就算殺了對方一人,心中也不會解恨。

趙徽和曹操之間,還沒有正式開戰,就已經有數百條生命消亡了。

不管是曹操,還是趙徽對於情報都非常看重。

雙方的軍營外面,是細作最多的地方。

很多細作探子都是偽裝成百姓,或者潛行,將自己隱藏在暗中。

但是為了能夠打探到重要資訊,他們又必須要儘量靠近軍營。

失手被發現的機率也就越高。

除了軍營之外,就算軍隊的調動,以及糧草的運輸。

這些訊息都非常重要。

就算是因此死了數百人,趙徽和曹操也還是不停的派出新的探子。

如果連敵人的訊息都不知道,連敵人現在在哪裡,有多少人都不知道,這戰爭想要打贏,好像就只能靠運氣了。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知己不知彼,一勝一敗。

不知己不知彼,每戰必敗。

純粹的兵法謀略上,趙徽肯定還是比不上曹操這個奸雄。

趙徽的優勢在於手中兵多錢多糧多。以及對這個世界人物的瞭解。

如果不是知道這些,趙徽根本不是曹操的對手,之前也滅不了袁紹。

雖然現在曹操的實力,看起來還不如之前的袁紹,但是趙徽面對曹操,反而比面對袁紹,更容易翻船。

不過趙徽現在也不需要和曹操比謀略。

就和當初第一次攻打冀州一樣,就比硬實力,拖也能拖垮曹操。

畢竟趙徽手握四州之地,又有魏雙這個掙錢能手,還可以從交州拉來糧食。

典韋想要當先鋒,趙徽沒有拒絕。

他確實需要一員猛將開路。

不過典韋畢竟衝動,所以趙徽也還是給典韋配了一個謀士。

令荀諶跟著典韋,兩人一人沉穩,一人衝動,剛好互補。

趙徽沒有派郭嘉或者賈詡出馬,雖然這兩人的能力,都要比荀諶更強。

但是兩人出的計謀,基本也都更加激進。

典韋為前鋒,趙徽要的是他能夠展現出己方的士氣和強大,但是還不需要真的和曹操交戰。

但是前鋒也不能失了銳氣。

大軍才出,要是就沒有銳氣,這戰趙徽還是不要打了。

即使他的兵力優於曹操,可若是兵無士氣,很容易就會被人以弱勝強。

所謂哀兵必敗,就算是名將統帥哀兵,最好的選擇也是帶著大軍先退避三舍,等士氣鼓舞好,再尋作戰的機會。

跟著典韋出戰的,還有兩千重甲步兵。

剩下三千重甲步兵,將會跟著趙徽出征。

五千重甲步兵,將會是趙徽對戰曹操的時候,最強大的殺器。

為了養這五千重甲步兵,和兩千重甲騎兵,所消耗的資源,完全可以武裝一支十萬大軍了。

他們身上的重甲,雖然消耗了大量的鐵礦,但畢竟只是一時的,後面也就是一些重甲損耗,在修補一下,花費不會很多。

現在最消耗最大的是他們的伙食。

五千重甲步兵,一個月消耗的伙食錢,抵得上五萬普通士卒。

這還是趙徽軍中的士卒,如果和其他諸侯的士卒對比,甚至可以養活十萬士卒一個月的伙食。

因為重甲太過沉重,對身體要求很高,所以重甲士兵每天吃的食物,都是最好的。

一天三頓,頓頓都是以肉食為主。

他們本就身材高大,食量也是比一般人更大,如今成為重甲士兵,一天要吃的東西就更多了。

趙徽軍中,就算是普通士卒,一天也是可以吃三頓,只是三餐也就是吃個飽,但是想吃好,還是太困難了。

而其他諸侯的兵馬,現在大多還是一天兩餐,而且還很難吃飽。

除非是戰時,那些士卒才可以吃飽。可以一天吃三餐。

他們招募的士兵太多了而地盤又沒有趙徽大,糧草壓力很大。

趙徽現在手中兵力有三十萬多。

而河北四州的人口,現在是在九百萬左右。

也就是三十個人中,有一個人是士卒。

而其他諸侯的地盤,基本上是十個人裡,就有一個人是士卒。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