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挾天子鞭長莫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落毛的鳳凰不如雞好看,但是那也還是鳳凰。

劉協再落魄,現在也還是大漢的天子。

他的身份擺在那裡,是天下最為尊貴的人。

如果之前劉協在趙徽的幽州,沮授拒絕趙徽的招降,就不會那麼堅定。

他效忠的不是趙徽,可以是天子。

沮授心中就不會那麼牴觸了。

不管趙徽是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總歸是會有很多人衝著天子的名頭,前來投靠。

袁紹這樣的天潢貴胄出身的人,他不需要天子這面招牌,就會有無數人願意投靠他。

但是趙徽劉備這樣草莽出身,如果有天子這面招牌,會好走很多。

不管是之前的董卓,還是李傕郭汜,其實都可以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只是他們太不把天子放在眼裡。才會招致太多的人反對。

如果他們給劉協足夠的尊重,不破壞皇權禮儀,又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反對他們。

無數人想要刺殺他們。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一把雙刃劍。

本是一方諸侯,誰願意頭上被人壓著?

讓天子坐在頭上,到底是聽天子的,還是不聽?

聽?

就是給自己找罪受。

不聽,董卓就是前車之鑑。

有利有弊,沒有多少人能掌握好這中間的度。

董卓把握不了,李傕郭汜也把握不了。

也就是後面的曹操,才能把握好,但是越到後面,就越難控制,即使是曹操,也不得不做出幽禁皇后,毒殺貴妃的事。

董卓李傕郭汜,都是毫不猶豫。

因為他們就沒有想過聽從天子的命令。

一早就在心中,要將天子當做傀儡。

袁紹不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因為他沒想破壞君臣之禮。

他不想因此名聲受損。

他不需要天子這面招牌。

對於袁紹來說,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弊大於利。他不好控制雙方的關係。

對於趙徽曹操等人來說,只要能控制雙方的關係,絕對是利大於弊。

如今劉協東歸,趙徽知道,曹操劉備這些諸侯,絕對都是虎視眈眈,想要藉機謀取利益。

袁紹死了,袁譚現在還難以立足,可以排除在外。

“洛陽一片廢墟,非天子留身之地,恐劉協才到洛陽,就會被其他諸侯劫走。”趙徽道。

他知道,等劉協回到洛陽,後面就會被曹操帶去許昌。

曹操的實力,正是從挾天子開始,有了一個巨大的飛躍。

那個時候,曹操殺呂布,敗劉備,滅袁術,降張秀。最後官渡一戰,大敗袁紹。

劉協這個傀儡皇帝,看似一點用處都沒有。

但是這當中隱藏的利益,對於曹操來說,是無法想象的。

沒有挾天子,他不可能輕易擊敗呂布,張秀也不會輕易投降。

因為手上有了天子,曹操才可以光明正大的號令其他人,封賞其他人。

而這些也會得到其他人的認可。

如今在幽州的趙徽,無疑是不想劉協落入曹操之手。

但是他人在幽州,他想將劉協迎接到幽州,也是鞭長莫及。

會遇到重重困阻,曹操劉備等人,也不會坐視劉協被趙徽帶走。

既然自己無法劫走劉協,趙徽也不會讓曹操帶走劉協。

“令太史慈南下,前往洛陽護駕。”趙徽道。

太史慈在幷州,距離洛陽較近,時間上,是可以趕在曹操之前進入洛陽。

而且趙徽要太史慈打著護駕的旗號過去。

徐庶對於趙徽的判斷非常信服。

不會去懷疑,為什麼要防備曹操。

既然趙徽說要護駕,那就護駕,正好在刷一波名望。

傳回來的密信上,可是說現在的天子,每天吃的就是野菜,喝的都是汙水。

比他們幽州的百姓,過的還要慘。

作為第一個主動前來護駕的諸侯,趙徽絕對可以刷新一波名望,也能在天子面前,刷一下好感。

“主公,子龍那邊已經開始準備攻打冀州,子義現在前往洛陽,就無法牽制文丑了。”

徐庶道,他相信趙徽的判斷,但是他也擔心,太史慈去了洛陽,會增加攻打冀州的難度。

沒有太史慈在南部牽制,袁譚就可以讓文丑去抵擋趙雲。

文丑的實力雖然不如趙雲,但是也不能小覷。

徐庶的考慮沒有錯,沒有太史慈牽制,趙雲攻打冀州的難度會加大,花的時間會更長。

但是趙徽還是更不想看到曹操挾天子。

不然就算滅掉了冀州,又會出來一個更加不好對付的曹操。

趙徽的命令,馬上有人用最快的速度傳遞到太史慈手中。

黃河西岸,劉協的感覺沒錯。

李傕郭汜再次反悔,要阻止他東歸洛陽。

好在董承段煨他們手裡也有兵馬。

雙方黃河邊一場血戰,劉協在混亂中渡過黃河,一路東逃。

李傕郭汜在後面追擊。

劉協這個落魄天子,一路上狼狽至極。

本來就消瘦的他,暴瘦二十斤。

一個天子,身體輕飄飄的,身上沒有幾斤肉,比普通百姓還要慘,說出去,都讓人難以相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現在就發生在劉協身上。

一路逃跑的劉協,心中早已發誓,日後一定要將李傕郭汜千刀萬剮,將他們的族人全部貶為奴隸娼妓。

可是他現在也只能在心中發狠發誓。

面對李傕郭汜的追擊,他只能一路逃跑。

董承段煨手中的兵力,本就不多,黃河岸一戰,幾乎損失殆盡。

“餘叢!”

破舊的,漏風的帳篷裡,劉協喊道。

帳篷外,小黃門餘叢聽到後,掀開帳篷走了進去。

“陛下,有什麼要吩咐奴婢去做?”

“你跟了朕幾年?”劉協道。

“回陛下,已有三年了。”

餘叢的年齡和劉協差不多。

是三年前進入皇宮,然後被劉協留在身邊。

是唯一一個陪了劉協三年的小黃門。

這幾年,劉協身邊的人一直在更換,只要和劉協親近的人,只要為劉協做事的人,很快就會失蹤不見。

除了餘叢之外,劉協身邊,如今沒有一個是陪他超過一年的人。

這三年來,劉協和餘叢沒有過多的交流。

這一次東逃,是劉協和餘叢之間接觸最多,說過的話,比以前三年加起來還要多。

這三年來,劉協一直故意冷落餘叢,在長安的時候,從不與餘叢交流說話。

他知道,凡是和他親近的人,過一段時間就會失蹤,他根本無法培養自己的親信。

三年時間,餘叢能不能相信,劉協不知道,但是他現在也只有餘叢這一個人能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