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怪誕小說的鼻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趙徽這是第二次見到甄宓。

真的非常精緻,即使趙徽還沒有成家,也想要有一個這樣的女兒。

“想看書,就不必去上谷書店了。”趙徽對甄榮姐妹二人說道:“上谷書店有的書,這裡也都有。”

既然都是印刷,各類書籍,趙徽在薊城也都有收藏。

薊城的書店,雖然比不上上谷書店,但是趙徽的州牧府中的藏書品種,絕對不會比上谷書店少。

現在大漢的書籍品種越來越多,可是也不過只有數千品種罷了。

相比後世,一年就有百萬新書被印刷出來。

大漢現在的書籍還是太匱乏了。

只是這個匱乏也是相對趙徽來說。

對於甄宓徐庶他們來說,在以前他們都不敢想,竟然會有這麼多的書,供他們選擇。

就算每天看一本,一輩子都看不完。

對於大漢很多愛書的人來說,第一次看到這麼多書的時候,心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將這些書全部看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後就鋪在書海中,直到一個月後,蓬頭垢面的他們,才會醒悟過來,現在的書,就算他們用上一輩子的時間,也永遠看不完。

雖然說從民間收購簡牘的數量,已經在大幅減少。

但是趙徽也開始讓人自己編撰圖書了。

出書,在以前,整個大漢沒有多少人敢想。

不是名士名家,要是敢說自己要出書,絕對會被人笑掉大牙。

而就算是海內名士,想要出書,首先也得要錢。

大多名士出書,其實都只是燒錄了一片文章,一般都只有幾百字。

就算多的,也不過只有數千字。

趙徽從民間收上來的簡牘,很少有看到過萬字的。

數千字的簡牘,就是一大箱子,重達幾十斤。

更不要說過萬字的了。

想要出一套書萬字的簡牘,至少也幾百萬錢。

如果再想要推廣出去,就算是那些世家,也沒有這個財力。

但是現在卻不同了,想要自己出書的人,只能買下一疊白紙,輕輕鬆鬆就能寫出幾萬字。

出一本十幾萬字的書,也是非常簡單。

特別是對於趙徽的人來說,出書就像是喝水一樣了。

自己寫好之後,在送去印刷就行了。

趙徽不需要他們寫出什麼大道理的書。

只是要他們多寫一點,增加書籍的品種數量。

不管是怪誕小說,還是民間傳說、就算是謎語,也都可以出一本書。

負責幽州報紙的林松,就被趙徽逼著,寫了十幾本書了。

當然這十幾本書,林松都沒有署名。

不是他不想成名,而是不敢讓人知道這些書是他寫出來的。

他自認是一個有文化有品德的人,是想成為鄭玄那樣的名士。

但是他現在的能力,還不足以寫出那些有深刻道理內涵的書。

趙徽讓他寫的,全是那些怪誕小說,還有那些情情愛愛什麼的。

這些書,若是讓那些大儒知道是他寫的,馬上就會被人用唾沫給淹死。

在這些人眼中,這些怪誕言情小說,就應該全部燒燬。

不過這些書的銷量,卻是比那些經史子集更好。

有人不喜歡,但是卻有更多人喜歡,用這些書來消磨時間。

天天看論語春秋,非常枯燥,能耐著性子看一天的,都不是尋常人。

大多數人,都是從小被逼著開始看的。

普通百姓沒有多少識字的,就算一些寒門子弟識字,也沒有閒錢用來購買這些書。

所以這些書,大多還是被那些世家子弟買了。

即使他們家中的長輩,恨不得將這些書全都燒了,可是他們這些子弟,卻都在偷偷閱讀。

一些甚至直接將春秋的書皮,給撕下來,貼到這些怪誕小說上。

林松從來沒想過有一天,他也能夠出書。

可是一想到他寫的那些書,他又不敢說出來。

同時又非常好奇,趙徽怎麼就能想到那些東西。

他寫的那一本鬼怪,是各個短篇合集。

什麼狐狸變成人,來勾引男人啊。

或者荒山中遇到女鬼啊。

很多都是趙徽給他提了一句,然後在根據趙徽說的,往裡面填充各種劇情。

趙徽也看過幾篇,劇情什麼的非常簡單,但是林松的文筆卻是一流,將這些故事說的扣人心弦。

就州牧府中的那些女人,有識字的,也會悄悄看這些書,而且還看的很是入迷。

趙徽不止一次撞見他們,一邊看一邊流淚。

那些不識字的,也是哀求著那些識字的,把故事講給她們聽。

而府邸中的那些男人,每天看的都是御劍飛行,飛天遁地。

這些書,既然是趙徽讓人弄出來的,他就不會去禁止。

只要不要因為看這些書,而玩忽職守就行。

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也都有專門的人去收編。

數千年的文明,還是有很多傳說,因為只是口口相傳,而最後失傳了。

對於這些書,趙徽賣的比論語春秋還貴。

因為購買的人,主要就是世家子弟。趙徽當然是要從這些人手裡,多掙一點錢來。

甄宓每天就泡在州牧府中的藏書房中。

甄宓最喜歡的還是詩歌類書,不過只十二歲的她,對於那些怪誕小說,也很有興趣。

雖然甄家現在,都快要準變為書商了。

可是甄途可不會讓這些書,進入甄府。

他用這些書掙錢,心中毫無壓力。

就算誤人子弟,那也是誤別人家的子弟,只要他甄家的子弟不看就行了。

甄宓正在看的是一篇叫做倩女幽魂的鬼怪小說。

她看的也是非常入迷,一張小臉完全沉浸在書中的世界。

許久後,甄宓才合上書。

聊齋,無名。

書的封面很簡單,只有四個字。

不過在書的內頁上,另外還有一句。

本書純屬虛構,請勿當真。

“唉,如果是真的該多好。”甄宓嘆道。

“只是又不知道,寫出這樣故事的人是誰,為什麼這些都沒有署名。那本唐詩宋詞也是如此。”

甄宓很想見一見,能寫出唐詩宋詞的人。

這兩年,她早已將那幾十首詩詞,全都背下來。

而且甄宓自己也嘗試著寫了幾首,可惜都沒能達到她的要求。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