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公孫瓚三個選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北平郡,公孫瓚的太守府中。

“這件事情你們怎麼看?”

公孫瓚下手坐著劉備田楷等人。

嚴綱道:“我覺得可以答應袁紹,這是好事。”

無處可去的劉備,他的人生軌跡已經有了偏差。到現在還是跟著公孫瓚混,並沒有脫離單幹。

趙徽現在成了公孫瓚的心腹大患,他知道劉備三兄弟的才能,就算劉備想離開,公孫瓚現在也不會放手。

劉備也不甘心被趙徽比下去。他也想在這裡,能和趙徽分出一個勝負來。

公孫瓚道:“玄德,你有什麼意見?”

劉備道:“我不建議出兵冀州。”

嚴綱道:“這白送的半個冀州,難道就不要了?”

單經跟著道:“這袁紹可是在信上說了,只要我們和他一起攻打冀州,願意和我們平分冀州。”

公孫瓚要是真的分到了半個冀州,他們這幾個人不都可以當太守了。

劉備道:“先不說袁紹的話能不能信,要是現在出兵,上谷的趙徽來攻打北平郡,我們可是連退路都沒了。依我看還是要先解決掉趙徽。”

公孫瓚點頭:“玄德言之有理。”

趙徽已經是公孫瓚的心腹大患,沒有滅掉趙徽,公孫瓚完全不敢離開北平。

但是對於袁紹的提議,兩人平分冀州,公孫瓚心中又非常動心。

他現在面對趙徽,完全沒有必勝的信心。

但是如果有半個冀州作為自己的後盾,公孫瓚就算是用士兵堆,也能堆死趙徽。

“上谷郡與我們隔著一個半郡,就算趙徽想要出兵,一時半會也打不到北平,而且可以讓李彪先擋住趙徽的軍隊,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回援。”田楷道。

作為公孫瓚的三個心腹,單經嚴綱和田楷三人,都是選擇出兵冀州,和袁紹瓜分冀州。

田楷繼續道:“就算袁紹的話是假的,可我們已經佔據了冀州的各個城池,他又能拿我們怎麼辦。”

劉備道:“袁紹野心勃勃,他肯定是想讓我們先消耗韓馥的實力,這個冀州怕是不會這麼好分。”

劉備和袁紹接觸的不多,但是對於袁紹的瞭解卻不少。

有事沒事,都在分析袁紹的各種做法,有何目的或者意義。

公孫瓚現在有三個選擇。

最保險的,就是留在北平,不理會袁紹,專心面對趙徽。

一個是出兵冀州,但是有可能會後院失火,滿盤皆輸。但是富貴險中求,風險很大,可目前看起來收益也很大。

還有就是兩個選擇折中一下,一部分人留守北平,一部分人去攻打冀州。

在劉備和田楷等人的討論中,公孫瓚選了折中的辦法。

“田楷,你留守北平,其餘人跟我出征。”公孫瓚下了最終決定。

公孫瓚留守,或者劉備留守,其實才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公孫瓚雖然和劉備早年是好兄弟,可是劉備並不能讓公孫瓚完全放心,只有將劉備帶在身邊,公孫瓚才會安心。

公孫瓚的大軍一出北平,就被趙徽的探子看到了。

趙徽得知之後,還有些意外。本以為因為自己的存在,公孫瓚應該不會去配合袁紹。沒想到公孫瓚還是去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知道公孫瓚這一次的結果,只是被袁紹耍了一遭。

除了浪費大量的糧草和兵力外,公孫瓚什麼也沒得到。

得知公孫瓚出兵冀州後,趙徽也在上谷,叫來太史慈徐庶等人,開了一個軍事會議。

除了趙徽和公孫瓚,兩人在巨馬水打了一戰外,這段時間來,幽州各郡太守,雖然也都在招兵買馬,但是相對其他州,幽州還算太平,並沒有發生太守之間的吞併戰。

其他郡的太守,雖然在招募兵馬,但是他們心中都明白,幽州實力最強的,還是趙徽和公孫瓚。

其他人就算招募了許多兵馬,也只是想讓自己手中的籌碼大一點,自己日後可以得到多一點的話語權。

而幽州的最後走向,還是要看趙徽、公孫瓚以及劉虞三人。

原本,大多太守,都比較偏向公孫瓚。

可是公孫瓚在巨馬水一戰,被趙徽以少勝多。

讓一些中立的太守,不敢將寶完全押在公孫瓚身上。只能繼續觀望。

趙徽現在也摸不清這些太守的真正想法。

直接率領軍隊去攻打他們,趙徽也擔心,其他的太守得知訊息後,反而會主動投靠公孫瓚。

畢竟他在幽州的根子太淺了。

遼東可是還有一個公孫度。

沒什麼根基的趙徽,並不適合主動挑起戰爭,容易引起反感。

他也可以用絕對的實力平推過去,不服者殺。

但是這樣下來,就算趙徽統一了幽州,幽州也要大傷元氣。

幽州本來就不如冀州富庶,後面想再和空手拿下冀州的袁紹爭鋒,幽州各方面都會落入絕對的下風。

趙徽很想兵不血刃的拿下整個幽州,保全幽州的實力。

或者只滅公孫瓚一人,然後逼迫其他太守低頭,主動交出兵權臣服於他。

但是趙徽現在並沒有頭緒。

他和幽州的其他幾個太守,現在也有一些交流,但是這些人就像是老狐狸,看著和趙徽客客氣氣,可是私底下一直防著趙徽。

畢竟趙徽,是逼著一郡太守乖乖讓出太守之位。

所以在和趙徽的接觸中,每個人都非常小心謹慎。

“各位都還有什麼想法,都說出來,不要藏著掖著了。”趙徽道。

趙徽雖然知道歷史的走向,可是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

而趙徽在思考執行中,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總是會有遺漏的地方。

“公孫瓚現在離開幽州,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至少可以在他回來之後,先吞併漁陽郡或者範陽郡。”石韜道。

漁陽郡太守李彪,範陽郡太守陳宏,都是明顯倒向公孫瓚。

趙徽完全可以趁著這個時間,先將這二人吞併。

徐庶道:“師出無名,恐會被人詬病。”

師出無名還是有名,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很多時候只不過是一個攻打別人的藉口,讓自己站在道德的上方。

趙徽攻打漁陽郡,師出無名的話,後面有可能會成為別人的口中的汙點。

不過趙徽並不是很在意這個,畢竟別人要是想對他進行人身攻擊,他一個黃巾餘孽的身份,就足夠被那些人謾罵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