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以人代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百官沒想到,原本只是偶爾聽到的傳聞。

誰也沒想到居然真的會被李世民給拿到朝堂之上來討論。

一時間紛紛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真的是魏王想出來來的麼?”

“會不會是能人獻上,陛下給強加給魏王的。”

“為何?僅僅是為了給魏王造勢麼?”

“如若不然呢?眾所周知,魏王深得陛下寵愛。”

“此事,有些蹊蹺,不可妄下定論,不見其物,難辨真偽。”

“若是真有這麼神奇,對天下而言,百利無一害。”

百官們懷疑,質疑,不解的目光在李泰身上遊離著。

曲轅犁第一時間就被李世民送進宮裡,筒車工部還在督造。

所以實物的效果究竟是怎麼樣,除了那天在場的沒幾個人見過,沒人知道。

一時之間,百官也沒人敢妄下定論。

正在這時,孔穎達站了出來開口道。

“陛下,臣以為魏王殿下尚且弱冠之年,聰慧機敏,七竅玲瓏。

但卻留戀沉迷於工匠之事,臣以為此事不妥。

應當請一位聖賢之師,教魏王君子六藝,讀聖賢之書,不可與低賤工匠共事。

臣自薦,願為微魏王之師。”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愣住,眉頭緊皺著。

先是抨擊李泰從事工匠低賤之事,然後又自薦當李泰的老師。

這真是高明...

顯然,自從馬蹄鐵傳遍天下之後,儒家是沒有蹭上這一波名聲的。

現在這個神犁和天車雖然不知道具體的功效如何。

但李世民敢這麼說,一定是有底氣的。

這個時候孔穎達自薦成為李泰的老師。

那麼,這兩個東西傳遍天下的時候,儒家的名聲便會隨著這東西傳遍天下。

別人問起來,儒家的人都會自豪的說魏王可是孔穎達的學生。

這便宜就佔的大了。

想清楚這一點後,所有人心裡都不由自主的暗罵一句,無恥的老匹夫。

李泰則是一臉的冷笑,瞬間就明白了孔穎達的心思,這是想將自己變成儒家子弟。

而李世民則是皺了皺眉頭,目光在李泰身上遊離了一下,隨即面露冷色道:“此事容後再議。”

孔穎達沒想到李世民居然是這樣的反應,看來方法這不行了。

頓時身體一頓,臉色僵硬,眉頭緊緊皺著,他低頭道。“是,陛下。”

其餘人見到李世民的不善的目光也噓聲了。

要知道孔穎達可是孔子後代,代表的可是儒家啊!

李世民婉拒儒家,這是代表著什麼意思?

一時間,百官心緒轉了起來。

而李泰則是一臉的無語,這只老狐狸居然成功的將話題給偏離了。

這時,魏徵站了出來道。

“臣等不曾見過,所謂的神犁和天車,只在聽過傳聞。

聽陛下此言,臣不好妄下定論,陛下何不展示一番,也好讓臣等心服口服。”

見到魏徵站了出來,程咬金連忙起身站了出來力挺李泰到。

“神犁,俺老臣親眼見過,省力省牛。”

“沒錯,俺老黑也見過,陛下也在場。”

尉遲恭連忙站了出來,一同力挺道。

“待會保準讓你,眼珠子都瞪出來。”

“哦,那老老夫當真想見識見識。”魏徵笑眯眯的說到。

見到話裡回到了正軌,李世民此時對著百官說到。

“眾卿不必多言,今日朕便帶眾卿見識見識。”

這事沒辦法的事情,在座的都是縱橫官場這麼多年的人,心機深沉不會輕信。

“移駕。”

李世民此時站了出來說到。

百官面面相覷,此時也只能跟上了。

皇帝雖貴為九五至尊,但也是要親耕的。

每到仲春仲秋,皇帝就會親自下地,耕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百官,百姓會一同圍觀,這個農牧的儀式是希望糧食能夠豐收。

而收穫的糧食,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夠吃到的。

很快,李世民領著百官來到了地方。

一行人的到來吸引了很多來觀看的農戶,數目足足有好幾百人。

不遠處則是牛棚和曲轅犁,李世民早就準備好了。

百官見此情形,便知道李世民一切都準備好了,就是為了給李泰造勢。

“誰願意試上一試?”李世民巡視過百官一眼,目光停留在李泰的身上,顯然在暗示著什麼。

李泰當即明白了。

但不等他說話,一旁的孔穎達和魏徵一同開口道:“臣願意試!”

李泰有些錯愕,這也要搶?

見李泰沒搶上,李世民目光一移,對著人群說到。

“眾愛卿不必著急,朕已命人準備了許多頭牛和神犁,可一同試上一試。”

百官面面相覷,很快走出了幾位重臣。

長孫無忌,諸遂良...等人站了出來說到:“臣願意一試。”

李泰也趕忙站了出來,一同道:“兒臣願意一試。”

“去吧!”李世民揮手道。

“臣等遵旨。”

“兒臣遵旨。”

得到命令的幾人連忙趕著牛去了,一同陪著的還有御林軍。

畢竟,都是高齡人士,一個弄不好被牛給頂了就不好了。

而一旁的農戶則指指點點。

“這便是皇子吧!”

“皇子居然也耕地。”

“皇帝都耕地呢!”

“那他們怎麼不用金犁?”

“金子是軟的,怎麼耕的動??”

面對著無數人的指指點點,李泰感覺自己像是個猴子...

尷尬的是趕牛耕地...李泰也是一臉懵逼。

這自己不會啊,自己生活在現代,田地都不一定看到一塊,怎麼會這個。

但李世民要求李泰也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學者一旁的諸遂良,李泰接下牛繩,牽著牛,嘴裡喊著生疏:“哞~。”

雖然很不專業,但是好在這牛通人性,溫順的跟著李泰走了。

倒是諸遂良他們一臉的無所謂,而是炫耀似的開始耕地。

李泰也不甘示弱,輕聲驅趕著這頭牛。

很快,在四周的農戶便將目光就被曲轅犁給吸引了。

一個個的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目光,這犁居然只綁了一頭牛!!

“這是什麼犁,一頭牛居然也能耕地?”

“轉彎了,轉完了,居然不用人扶著轉!!”

“這好像比原來的犁還快一些!!”

他們瞪著眼睛,不敢錯過一個細節,更有甚者,直接拿起了土塊,在自己衣服上刻畫下犁的模樣。

而感受最深的莫過於親自動手的幾位重臣了。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耕過,比如李世民在外打仗,尉遲恭就當過牛...耕著皇帝本該耕的地。

但曲轅犁別的不說,單單少了一頭牲口,就震撼了他們。

這意味大唐憑空多出了一半的牛啊!!

更別說,這曲轅犁,更加好用,省力,耕地又快有深,真不愧為神犁啊!

此刻,重臣百官的目光齊齊匯聚在了李泰的身上。

真是不可思議啊!

唯獨孔穎達的心中滿是苦澀。

他本想藉著機會成功當上李泰的老師,將李泰納入儒家。

之前還不明白李世民為什麼這麼敏感,現在他懂了...這下慘了。

想到這,孔穎達雙腿一軟。

一旁的禁軍還以為是跌到了,想將他扶起來。

卻不料,他一把將地上的曲轅犁給舉了起來,大喊道:“陛下聖明,殿下萬福,天佑大唐。”

這一嗓子,像是提醒了其他人。

百官,百姓,就連御林軍皆都跪了下來。

站著的只有牛,李世民和李泰。

他們發自內心的吶喊到:“陛下聖明,殿下萬福,天佑大唐。”

幾百人的齊聲吶喊,彙集成一股強大的聲浪,驚得天上鳥雀四散。

如果不是禁軍拉住了牛,恐怕牛都得被嚇得逃走。

此刻,李世民微仰著頭,盡情地享受著所有人都目光,一股霸氣不由自主的散發出來,

而李泰則是有些不適,尤其是那一雙雙單純,樸素,真誠的目光。

民以食為天,誰能讓他們吃飽飯,誰便是他們的天。

這是無數王朝滅亡的原因,更是千古以來的難題。

眾人喊得面紅耳赤,聲音稍稍平緩了些。

李世民這才揮袖道:“免禮!!”

“謝陛下!”百官和百姓這才緩緩起身,看向李泰的目光變得復雜。

“今,魏王獻上神犁,百官共鑑,萬民為證,功勞無雙。

賞黃金千兩,牛羊一千,糧百石...”

李泰連忙行禮,躬身道:“兒臣叩謝陛下天恩!!”

百官此時的眼神變得詫異,和不解。

這個名聲可不一般,這可是無數農戶都需要用的犁啊!

這下百官看向李泰的目光變得謹慎,討好,和諂媚。

這可真是不得了啊!!

要知道,就連皇帝都是要耕地的。

可想而知,糧食的地位在古代是多麼高了。

而李泰居然弄出這個曲轅犁,可以想象這東西傳播出去,那聲望會達到怎樣的的地步。

這皇位絕對是妥妥的啊!!

就算是造反,那也是一呼百應,無數的農戶會跟隨。

看來李世民是一心要讓李泰上皇位了。

想到這,重臣百官的心中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與此同時,百姓們則是一臉的不可思議。

沒想到神犁居然是這個年輕的魏王弄出來的。

這讓他們難以置信,但李世民都賞賜了,可見的確是魏王沒錯。

想到這,再次跪地,朝著李泰喊道:“魏王殿下英明,天佑大唐。”

隨著百姓們的跪下,百官也是心服口服的行禮。

“魏王殿下英明,天佑大唐。”

李泰一眼掃過百官和百姓,眼神詢問著李世民。

李世民微笑著點了點頭。

得到了李世民的同意,李泰學者李世民的樣子,揹負雙手,聲音高昂。“免禮~”

“謝殿下。”百官此時抬起頭來,目光看向李泰。

只見他英姿勃發,些許稚嫩的臉色透著銳利的眼神,身體筆直好似鐵槍,周身湧出一股氣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恍惚間,年老的百官們似乎看見了年輕時的李世民,一樣的威武不凡,霸氣側漏。

在一眨眼,變成了李泰那些許稚嫩的臉龐。

百官還以為看錯了,等反應過來時候這才明白,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此時,百官門徹底的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工部尚書,朕的天車架好了麼?”

李世民滿意的看著這百官,對著段綸問道。

“回陛下,工部已經做好了,請陛下查驗!!”

段綸連忙站了出來,回答道。

“好,帶路!!”李世民毫不拖泥帶水的說到。

“請陛下,隨臣來。”段綸在李世民側方帶路。

而正在,這時。

百姓們忽然發生了騷動,一個個的跑到了隊伍的前方,將一行人給攔了下來。

御林軍連忙反應過來,站成一度人牆,擋在了李世民的前方。

御林軍統領更是大聲的質問道:“此乃陛下,爾等還不速速離開!!”

百姓們瘦弱的臉上露出畏懼,後退了一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愣是沒人讓開。

御林軍統領眉頭直皺,剛要喊話,卻被李世民打斷道。

“這都是朕的子民,莫要以刀兵相對,退下,散開。”

“這...是!!”御林軍統領剛想說什麼,卻被李世民一個眼神制止了。

“朕的百姓們,將朕給攔下來,不知所謂何事?”

李世民站了出來眼神掃過百姓們問道。

“草民叩見陛下!”見到李世民出來,攔住的百姓們皆跪了下來。

一個滿臉滄桑,頭髮發白的農婦走了出來,跪倒在了李世民的面前,舉著半籃子雞蛋聲音哽咽的說到。

“民女本家中有田有夫,奈何不曾有牛,民女和夫君只能一同綁上犁去耕種那田地。

一場風寒過後,夫君便死了,留下民女和三個孩子。

託族人照顧,民女家中時不時的能用上牛。

可民女知道,自家用上了,定有別家人用不上。

如今魏王殿下獻上此神犁,一牛綁一犁,村裡就都能用上牛了。

故,全村人湊齊了一片心意,還望陛下收下!!”

農婦十分感激,感激的講述著千萬百姓家發生的事。

在古代,沒有牛,那就以人代牛,去耕田。

但人的力氣比不上牛,耕不動,那只能拼命去耕!!

本著幹不死就拼命幹的原則,中暑,風寒,熱死,甚至是活生生的累死的人都有。

而他們只是為了一口飽飯,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數不勝數。

但即便如此,她仍然滿懷感激,勇敢的站了出來,提著全村才湊的齊雞蛋獻給了李世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