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支線任務,智取皖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袁術點點頭,對眾將笑道:

“我這位兄長的屬下還挺盡心盡力,已經做好跟本侯頑抗到底的準備了。”

童風上前兩步,對袁術抱拳道:

“敵軍雖有五萬之眾,在童風看來,不過是些烏合之眾罷了!

主公,給我三千兵馬,我願為主公踏平廬江!”

黃敘上前對童風道:

“攻城破敵兵非兒戲,不可魯莽。

眼下敵軍勢眾,我軍只有神威軍一萬。

依末將之見,應調大軍前來,再行征討。”

受到黃敘的反駁,童風也不惱,只是輕哼一聲說道:

“每次都說不可魯莽,反正這次破敵的先鋒非我莫屬。”

袁術在旁看著覺得有些好笑。

童風和黃敘二人性格截然相反,卻相交莫逆,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成為至交的。

一聽有仗打,太史慈、龍颯、留贊等新投靠袁術的小將也都躍躍欲試,明顯想找機會立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神威軍雖然戰力強悍,但是一萬打五萬還是有些勉強,尤其是這種攻城戰。

眼下自己廣有錢糧,袁術也覺得沒必要打得這麼辛苦。

直接修書一封,讓黃忠帶十萬大軍過來推平了皖城便是。

袁術正要採納黃敘的意見,突然收到了系統的提示音:

“叮!系統察覺到宿主要攻打廬江,特釋出支線任務:智取皖城。

任務內容:皖城戒備森嚴,攻取不易。

請宿主親自潛入皖城,設計將皖城奪下。

任務完成時限:一個月內。

任務獎勵:大喬小喬友好度各增加40點。

任務失敗懲罰:大喬小喬友好度永久鎖定為0,無法攻略。”

收到了系統的提示袁術才反應過來,江東二喬此時就在廬江。

江東二喬嘛,這麼有名的美女本公子自然是很感興趣的了。

但是作為正人君子,本公子也只是本著欣賞的態度打算去看一看。

對,就是欣賞,沒有任何邪念那種。

否則我與那曹賊又有何異?

不過任務該完成還是得完成,不是為了攻略喬家姐妹,主要是要捍衛宿主的尊嚴。

身為宿主,怎麼能允許自己有完不成的任務呢?

“咳咳!”

袁術輕咳一聲,朗聲對麾下眾將說道:

“大軍開撥,一定會耗費錢糧,驚擾百姓。

皖城賊軍雖眾,我們完全不必強攻,智取即可!”

周瑜在旁聽得連連點頭,恍然大悟的對袁術稱讚道:

“原來主公對此事早有謀劃。

恩師愛民如子,智略深遠,弟子受教了!”

周瑜從心底對袁術佩服的五體投地。

恩師總是能先人一步提出最正確的謀略,值得自己這個當弟子的學習。

之前他還一直以為自己兵法韜略無一不精,已經可以出師了。

現在才發現,自己真是井底之蛙,不知天下之大。

自己在考慮如何擊破劉勳的時候,恩師已經在考慮調撥大軍對百姓的影響了。

看來自己想學到恩師的胸襟和智慧,還任重道遠啊!

魯肅見袁術如此在意百姓,也非常欣喜,暗歎自己沒有投錯人。

如此仁主,天下還能找出第二個嗎?

他也真摯的對袁術拱手道:

“主公興仁義之師,必然大獲全勝!”

其餘眾將也盡皆拜服道:

“主公智略,吾等不及也!”

袁術被眾將誇得神清氣爽,笑著說道:

“既然已經定下策略,便起兵去廬江。

咱們先去會會這劉勳!”

……

廬江治所,皖城。

在城南河畔有一處臨水而建的院落。

這處院落雖不似達官貴人的府邸那樣奢華,卻是青磚碧瓦,楊柳依依,飛簷戧角,看上去頗具古風韻味。

三進三出的院落中,正傳出郎朗的讀書聲。

在院落內堂,有一座寬敞的書堂,一名穿著淺綠色錦袍的中年男子正站在高臺上教下面的學子們讀《論語》。

這名男子看上去四十歲左右的年紀,皮膚白淨,蓄著三縷長鬚。

他身上的儒生氣質很重,看上去就是一名飽學之士。

此人姓張,名紘,字子綱,乃是當代名仕。

他隨好友張昭南下避難於江東,此時正好隱居於皖城。

堂下坐著數名少年學子,也都是衣著不凡,看上去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

其中還有三名女子,這個時代能捨得讓女子跟隨名仕學習的,必然是大家閨秀。

這些少年少女們皆是口齒清晰,讀書聲聲聲入耳,讓人聽了覺得十分舒服。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又帶著大家讀了一段書之後,子綱先生對學子們問道:

“有那位學子可以解釋一下孔子的這段話?”

子綱先生話音剛落,一名穿著白色布衣,身材修長的少年起身道:

“學生願試言之!”

先生看到這名學子,頓時溫和的笑道:

“又是子山第一個想到啊,那你就說說吧。

要是說的不好,吾可要用戒尺了。”

這名起身作答的學子姓步名騭,字子山,據說先祖乃是周代晉國大夫楊食,因其采邑為‘步’,因此以步為氏。

步氏族人有一個名為‘步叔’的人,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因此步騭對論語極為感興趣。

每當子綱先生問起,步騭都會搶著作答。

至於張紘所說的用戒尺,不過是玩笑之語。

戒尺張紘是有,但是從來沒真的打過這些學子們。

步騭對張紘施了一禮,朗聲答道:

“這段話的意思是:

一個人的內在的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顯得粗野,外在的文采勝過內心的質樸就會讓人看上去感到浮華。

只有文采和質樸相得益彰,才會有君子風範。”

聽了步騭的解釋,張紘十分滿意。

他輕撫自己的鬍鬚,毫不吝嗇對步騭的讚美:

“子山對這段話理解的十分透徹,真不愧是孔聖弟子的後人。

我聽子布先生說你將他教授給你的治政策論也都研究的非常透徹,難得啊!

汝如此敏而好學,將來必為國之棟樑!”

聽了張紘的誇讚,步騭也絲毫沒有驕縱之心。

他謙遜的對張紘回應道:

“都是二位先生教授的好,學生還需努力治學才是。”

張紘不禁點頭笑道:

“達而不驕,文質相和,子山可以稱得上是君子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