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覺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會看到的少林與後世新聞上看到那光鮮亮麗的少林寺差別還是蠻大的,沒有很金碧輝煌的裝潢,也沒有硃紅堂皇的大門,入眼看去只有一個破敗掉漆的寺門,裡邊更是泥土路涵蓋了全寺,沒有一點石路的影子。

東丈緊跟隊伍後邊,心想,沒有後世那些各種商演,也沒有源源不斷的香客,此時的少林寺才是真正的清淨之地吧,胡思亂想了一通,不消片刻,東丈便隨隊伍來到了位於寺廟後方的伙房處。

看到為首中年僧人跟李老漢結算,東丈也只是靜靜的站在後邊默默的看著,待結算清楚,李老漢就趁勢跟中年僧人笑著說道:

“我這侄兒難得來到貴寺,既然來便來了,就想順著去上柱香祈個平安。”

“施主客氣了,那便隨小僧來罷。”

中年僧人看了眼乖巧的東丈也笑著對李老漢說道,而後兩人便緊隨著中年僧人來到了大殿處,此時殿裡只有零星的幾個小沙彌在唸經誦佛,看到中年僧人帶了兩個生人進來均都抬眼好奇掃了一眼。

而中年僧人也並未解釋什麼,而是對李老漢東丈兩人伸手一抬說道:“施主請自便。”

東丈伸手從後腰扯下掛著的包袱,從裡面拿出幾根香燭分了些遞給李老漢後,便自顧自的上前點香上香,李老漢也有樣學樣的照著東丈一一照做,看著東丈虔誠的模樣那中年僧人不自覺的也看東丈又順眼了許多,微笑著站在東丈身側靜靜的等著。

而東丈則是裝模作樣了半天這才終於起身走向中年僧人雙手合十說道:“大師,前不久家父便是被那蒙古人殘忍殺害,小子有心想抄寫一份往生咒前去焚燒悼念,不知可否。”

在說出這個請求的時候東丈可謂是十足的捏了一把汗,成敗就在此一舉了,表情也儘量表現得悲慼十足,中年僧人愣了一響,心想,怪不得這少年一路上皆是沉默寡言甚是孤傲,原來是家中有喪,蒙古人著實可恨,這麼想著便和善一笑道:

“小施主難得有這份孝心,我佛慈悲,這小小請求自是不無不可,貧僧法號慧塵,施主請跟貧僧來罷。”

慧塵說完便轉身走出門外,東丈內心一喜,面上不露痕跡的趕忙緊跟慧塵走去,不大一會,三人已經穿過了排排屋舍來到了後山處,一座有些破敗的經閣豁然展露眼簾。

盯著閣樓牌匾上古樸的三個大字,藏經閣,東丈的內心難免不了一陣激動,這,就是貫穿金老爺子幾部大作的聖地啊,裡面的七十二項絕技每一項單拎到江湖上都可算是一等一的絕學了,但因為裡面的武功殺性太大,且門檻也高,很少有人能身兼數計,故而往往都是選一項便練至終身。

東丈站在後邊看到慧塵上前敲了敲門,片刻大門開啟,一灰袍僧人踏步走了出來,只見他長身玉立,恂恂全儒雅,若非光頭僧服,宛然便是位書生相公。

年紀約莫在二十六七左右,書中講華山之巔碰到楊過的時候他已經五十多歲了,是一位三十多年都不曾踏出過少林寺半步的苦行僧,心性單純得在射鵰三部曲裡面他若排第二就沒人排第一了,說不好聽的就是愚、傻。

東丈此刻目的最最關鍵的人物就是此人,要是他真如金老爺子書中說的那樣,那此事便八九不離十,如若性格與書中大不相同,那才是頭疼的事情。

那為何就有此一說呢,他頭回出場是與他徒弟張君寶在華山之巔登場,原因是追回藏經閣經書,盜書之人便是那瀟湘子和尹克西兩人,起因是瀟湘子和尹克西在寺外被蒙兵追殺。

覺遠出於好心收留了兩人,偶然間兩人發現了楞伽經書夾縫中的九陽真經,便起了盜書的念頭,才有了後面華山之巔碰到楊過一行人的場面。

說回覺遠這個人的性格,迂腐之極,怎麼這麼說呢,覺遠師徒兩人追到華山之巔,覺遠自己明明有著遠超於瀟湘子和尹克西的功夫,但還是堅持用嘴巴去勸說兩人還書,結果可想而知,那兩人肯定是不會承認,最後實在是弟子張君寶實在受不了了才上前動手搜書。

奈何張君寶與瀟湘子和尹克西兩人武功差距太大,兩人只是礙於楊過等人在場才沒對張君寶下死手,但即使是這樣,張君寶上前動手還被覺遠呵斥了一番。

看到自己徒弟被打也沒想過上前幫忙,而是苦口婆心的勸瀟湘子和尹克西兩人不要打殺他徒弟,楊過當時的內心話便是,這位覺遠大師竟是如此迂腐不堪,世上少有,難怪他所監管的經書竟會給這兩個惡徒盜去。

楊過幾人要幫他出頭拿回經書,他還去勸說各位不要動武,等到張君寶上前搜書被打,小郭襄還忍不住說了這大和尚太過迂腐,而他此事追捕兩人。

並不是因為那九陽真經,而是要追回那四卷楞伽經,只因這楞伽經是達摩從天竺帶回來的原本,而那九陽真經在覺遠看來不過只是強身健體的法門而已,他自己偶然發現便已經練了三十多年,也覺得只是種強身健體的功法。

所以也撿一些強身的部分傳授給了張君寶練習,如果他知道這是少林的絕世神功,以他迂腐的性格,那是萬萬不敢修煉的,更何況是傳授給小徒張君寶了。

看看他在書中說的原話:“小僧職司監管藏經閣,閣中經書自是每部都要看上一看。想那佛經中所記,盡是先覺的至理名言,小僧無不深信,看到這《九陽真經》中記著許多強身健體、易筋洗髓的法門,小僧便一一照做。

數十年來,勤習不懈,倒也百病不生,近幾年來又揀著容易的教了一些給君寶。那《九陽真經》只不過教人保養有色有相之身,這臭皮囊原來也沒甚麼要緊,經書雖是達摩祖師所著,終究是皮相小道之學,失去倒也罷了。但楞伽經卻是佛家大典,兩位居士又不懂天竺文字,借去也是無用處,還不如賜還給小僧了罷。”

神特麼失去倒也罷了!!從他坦然對楊過等人坦白的時候眾人就已經知道神特麼偷的是楞伽經,而是他以為強身健體的小法門九陽真經才對啊。

而在東丈看來,瀟湘子和尹克西如果只是把楞伽經夾縫中的九陽真經拿走,興許覺遠都不會有絲毫在意的,因為這在他看來只是微不足道的健身小法門。

可這兩蠢貨竟然連同楞伽經原本也拿走了,這在覺遠看來就不能忍了,這位可是三十多年都沒曾出過少林寺半步的主啊,堪稱骨灰級宅男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這些在江湖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是一個都不認識。

書中楊過還暗自駭異:“他已學成了武學中上乘的功夫,原來自己居然並不知曉,還道只是強身健體、百病不生而已。如此奇事,武林中從所未有。

我若非親眼見他這般拘謹守禮,必說他是裝腔作勢、深藏不露。難怪天鳴、無色、無相諸禪師和他同寺數十年,竟不知儕輩有此異人。”

像覺遠這種人在後世那就是妥妥的國寶級人物了啊,而後的事情大家想必也知道了,最後瀟湘子和尹克西兩人還是被搜了身,但卻沒發現經書。

楊過提議對兩人用刑逼問經書,覺遠給攔下了,最後還是把兩人放下山了,實情卻是兩人把經書縫到了一隻蒼猿的肚子裡,而後兩人帶著蒼猿遠赴西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互相猜忌互施暗算,最後兩敗俱傷而死,而尹克西臨死前遇見了崑崙三聖何足道,良心不安,便請他赴少林寺告知覺遠大師,那部經書是在這頭蒼猿的腹中。

但他說話之時神智迷糊,口齒不清,經在猴中,卻被何足道聽成了經在油中,最後覺遠也沒能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後面的倚天屠龍記才有了張無忌的各種際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