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御駕親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開始

康熙聽見張天寶這麼說,心下不由一陣感動,不愧是朕的好兄弟啊。

“天寶,你無須再爭,這件事就按廷玉說的來辦吧。”

康熙這一開口說話,張天寶不好在說什麼了,畢竟還有國家大事等著他們去商議,邊疆戰事也是一觸及發,在這個關鍵時刻,康熙怎麼也不會讓張天寶去守三年孝的。

這件大事,總算這麼定下了,下面重臣們不由輕舒一口氣,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接著又議了如何給太皇太后上諡號,以及在康熙預定的陵墓旁邊蓋一座“暫奉安殿”,停放老佛爺靈樞。安排停當,幾位大臣告辭出去。

二十七日後,由於康熙在古北口的增軍,葛爾丹心慌之下不得不又忍痛送了上萬的牛羊納貢,表示臣服,永不背叛大清,康熙拿著葛爾丹的表書,臉上冷笑連連,如果不是朕還沒準備好,早就發兵平了你這逆賊,等著吧,等朕軍備完善了就要你的項上人頭。

康熙二十九年正月。

乾清宮早朝。

這四年來大清經過海上的對外貿易和各項改革措施,大大的刺激了大清整個經濟的發展,也讓康熙知道了除了自己大清外,海外還有諸多的火器強國,如那西班牙無敵艦隊,英吉利艦隊,荷蘭艦隊等,雖然這些艦隊單個康熙都不放在眼中,但是如果聯合起來也足與大清海軍一拼,幾次海上的摩擦,雖然都以自己海軍完勝告終,但是經過情報顯示,這些個火器強國似乎達成了某種協議竟然聯合起來,給大清遠洋貿易帶來了不小的威脅,為此海軍統帥施琅還親自遠征了一次,二年下來結果戰了平手,最後幾國看這樣下去自己也沒法航海貿易,就派特使和大清簽訂了互不侵犯協議,凡是雙方貿易船隊到達雙方的領土海域,必須派出艦隊保護等等。

康熙也聽從張天寶的建議,暫時以和為貴,先把身邊的邊患清除掉了,在來收拾這群海外蠻夷。

今天的早朝就是商議出兵平定越來越猖狂的葛爾丹,這幾年葛爾丹從開始的恭敬、懼怕到現在膽敢在古北口城前耀武揚威,已經露出了**裸的野心。

康熙坐在龍椅上目光灼灼的盯著殿下群臣,不由心下激動,四年啊,朕等了四年,如今朕手中兵精量足,戰將如雲,該是時候了。

“今日早朝,朕決定,出兵平定準葛爾一干叛逆。”

康熙以不容置疑的口吻緩緩的道出今日早朝的大政決策。

殿下群臣一聽,個個面露喜色,終於要打了麼。

“吾皇聖明。”

康熙滿意的看著下面的臣子們,爆出驚天動地的一句話,“朕要親自統帥大軍,御駕親征,去消滅葛爾丹!”

“啊……”

下面的群臣不由齊齊驚呼。

“不可啊,皇上您乃九五之尊,怎麼可以親自出征。”

“皇上,那葛爾丹不過是一小跳蚤,有諸位將軍出馬即可啊。”

“皇上,您金貴之體,不宜遠征沙漠,受那顛沛之苦啊。”

“皇上”

“嗯!朕決定的事不容更改。”康熙打斷殿下群臣的上奏,冷喝一聲。

下面群臣見康熙如此堅決,不由面面相窺,隨後齊齊望向張天寶,希望這位當朝第一人能勸說皇上改變主意。

張天寶還未開口,康熙盯著張天寶又道:“朕意已決,不容在議!”張天寶看出康熙眼中的含義,暗歎一聲,默默的退下。

康熙臉上露出一絲微笑,昂首道:“從今年起,在全國各地,永不加賦,與民生息,並命禮部、兵部、吏部會同上書房大臣,立即草擬討賊詔書和隨駕、留守人員名單,以及皇子監國事宜,定於五天之後,出征討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康熙二十九年正月二十日。

北京城內滿天大雪。午門外廣場上,紅妝素裹,瓊玉鋪地。十萬名頂盔帶甲的軍士,在廣場的東、西、南三面,排成了三個方隊,在瑞雪紛揚的寒冷中,如鋼澆銅鑄一般,一動不動地站著。

奉命鎮守京城的大將軍張天寶和幾位上書房大臣,率領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簇擁著監國二皇子胤礽,站在右掖門前等候著恭送康熙御駕親征。

前一天,接連傳下兩道聖旨,一是大赦天下,一是永不加賦。這兩道聖旨,使京城百姓無不感激涕零。今兒個,又聽到皇上要衝風冒雪,遠征沙漠,平定葛爾丹叛亂的訊息,誰不心情激動啊。人們紛紛擁上街頭,提上花燭,等候著恭送皇上,瞻仰御駕出征的雄壯軍威。一句話,整個北京城都轟動了,別說是天下了大雪,就是下刀子,也阻攔不住康熙的車駕和激動的百姓了。

午時正刻,隨著一陣悠揚的鍾鼓樂聲,五鳳樓下,響起震天動地的大炮聲,一隊隊舉著龍旗,寶幡的內侍從午門走了出來。隨後,又有二十一隊‘忠勇軍御林軍’列成的火器方隊,威風凜凜地走過。

隨後大皇子胤禔、高士奇、索額圖等隨駕出征的人員,騎著高頭大馬,戎裝佩劍,率領幾百剽悍的光頭武僧走了出來,當先五人正是五祖。

站在廣場中央的從古北口調回的西征主將飛揚古知道,皇上就要出來了,便向身旁的兩位副將軍點頭示意。這兩位將領,一位是忠勇軍副將吳三,一位是在在古北口立功的年輕將領年羹堯。

他們倆接到飛揚古的暗示,立刻把皇上親賜的寶劍高高舉起。

霎時間,號角震天響,軍樂隊奏起了雄壯的軍歌。監國二皇子率領張天寶及百官俯伏在地,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揚塵舞拜,山呼萬歲。十萬鐵甲軍士,也同時發出了山呼海嘯似的喊聲: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