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做官難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歡迎大家加入群----91481783,83480533,共同研討下書中情節。

介紹本書(重生之傳奇人生)

這一日,乾清宮早朝。

康熙坐在龍椅上微笑聽著下面戶部尚書慕天顏的奏報,心裡舒暢之極。

“……這次一共捐的款子總計三百五十八萬兩。”

“呵呵,看來大多數臣民還是心有大清啊。”康熙不由感慨。

眾大臣隨後紛紛跳出來一頓馬屁奉上。

康熙笑眯眯的擺擺手,輕快的說道:“這次朝廷會試,索額圖你和明珠一起負責,凡有大才的人不要漏掉了。”

“臣領旨。”

康熙點點頭,目光往下一掃,就見張天寶這廝在下面微皺眉頭似乎在想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天寶,你有何事。”康熙點名讓張天寶出來說話。

張天寶一愣,隨即出班道:“臣以為這次會試,不光是要讀書會作八股文的人,還要其他各科的人,比如說天文、地理、數術、曆法、音律、書畫、詩詞、機械等凡有一技之長的全部都要,吸取各種人才為皇上所用。”

康熙聽完,點點頭沉聲道:“不錯,如今看來,最難得的不是將相之才。文治有索額圖、明珠、熊賜履、李光地幾個在朕身邊,管好吏治民政,百姓不生事就好;打仗嘛,懂陸戰的有天寶、圖海、隆科多、周培公,林東珠、趙良棟等,懂水戰的有施琅、姚啟聖。可其他方面的呢?比方說治水,朕即位以來已換了幾任河督,可是沒有一個成事的!唉……”康熙長長的嘆了口氣。

熊賜履這時上奏道:“聖上不必過於焦慮,昨日邸報說,靳輔已經開始著手治理,且讓他試試看吧。”

康親王傑書也嘆道:“人才還怕沒有?但會這些學問的人未必會作八股文。從童生秀才慢慢考到舉人,從州縣官再一步步升遷,待朝廷曉得他會這些,一千個裡也不定能找一個。”

康熙聽了,微微一笑說道:“說得不錯,所以朕認為不光要開科舉,其他的科也要開。明兒再下一道諭旨,著各省大員密訪人才,還有明年開始,這些雜科二年一考。凡懂得天文、地理、數術、曆法、音律、書畫、詩詞、機械的,朝廷都要大用。”康熙頓了下,接著說道:“靳輔這人,朕還是知道的,待其治河小有成效之後再重用吧。只要把河治理好了,那百姓就會有收穫,朝廷也會有收入。”

“聖上聖明。”群臣齊齊施禮。

“皇上,臣還有一事。”張天寶大聲道。

“恩,有什麼事都說出來。”

“我大清當建立海關,組織商船和各國貿易,這樣以來何愁沒有銀子。”

“呵呵,這事朕早就派魏東亭去做了。只是臺灣未平,海上還是很不安寧,海上貿易常常受阻,哼,這可惡的鄭家,待朕把河道治理好了在找他算賬。”康熙冷哼道。

“皇上聖明啊,臣只是今日方才想起海上貿易可以賺銀子,不想皇上早已在做了,臣慚愧啊。”張天寶笑著說道。

“哈哈……”康熙明知是拍馬屁,但還是大笑不已。

大考之際,會試的孝廉們水舟陸車絡繹不絕,薈萃京華。

各式轎馬、車船充塞街衙,京裡京外寺院館堂,酒樓茶肆都成了文人寄宿會友之地。

其中最顯赫的還是要算各地奏薦應試的博學科碩儒。這些人從水路來,乘的是封疆大吏的樓船坐艦;從陸路來,是八人官轎,輪班抬轎的轎伕都騎著高頭大馬,前呼後擁打道而行――前頭一概插了“奉旨應試”、“肅靜迴避”的杏黃虎頭牌――進京時也不住店,分居於達官貴人家。

博學鴻儒科與當年常科同時舉辦,轟動了北京城。

這博學科唐開元十九年開辦過一次,宋高宗南渡之後又開了一次,距此已是五百餘年。原名都叫“博學鴻詞科”,康熙改了一個字,將“鴻詞”改為“鴻儒”。來應試的無論中與不中,便都有了“鴻儒”的身份,這樣的身份是十分榮耀的。

參加普通北闈考試的舉人,與這些鴻儒比起來,就寒磣得多了。

這些進京的舉子們心思靈活、家境富裕的一進京就拜門子。

這裡頭的規矩,就是過一道門檻要一筆錢,處處都是“孔方兄”當家,花個幾百兩銀子加上運氣好,才能結識當朝二大相爺,明珠和索額圖兩府裡的下等管家,有什麼事通個信也方便許多。

“索大哥,這次可是機會啊,這麼多舉子來應試,可不要錯過良才啊。”張天寶和索額圖二人在一眾隨從的護衛下緩步走在繁華的大街上。

“這個老哥知道,我已經邀集在京名士在我府上會文,到時候兄弟你也來幫為兄看看。”索額圖捻著鬍子緩緩說道。

“我去做什麼,兄弟我大字不識幾個還是不要去賣醜了。”張天寶笑笑,自己有幾分幾兩還是清楚的。

“呵呵,兄弟過謙了,在老哥我府上誰還敢說兄弟你的不是不成。再說兄弟你的大才不是在作詩歌賦上,而是在統籌全域性,眼光敏銳。”索額圖微微一笑,看看張天寶的手下就知道了,個個厲害非常。

張天寶笑著搖搖頭,也不去否認,他自己清楚知道自己只不過比別人多知道些歷史而已。

自己與索額圖走的這麼近,也不知道是對還是錯,自己也許早被人看成索黨一派了,那康熙怎麼看待自己呢?哎,不過還好皇后未死,算是一個大保障吧,恩,以後還要牢牢抓緊幾位皇子,好好教導灌輸新思想,就算康熙以後覺的自己威脅過大,也不會太過為難自己。

做官難,做大官難,做個權勢過大的大官,那是要掉腦袋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