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吳三桂翹辮子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德全你這奴才在外面探頭探腦做什麼?”康熙正在慈寧宮陪著太皇太后、太后、皇后、建寧和一干嬪妃嘮嗑,眼神瞟見從厚厚的錦布門簾探頭進來的李德全笑罵道。

“奴才見過主子、老佛爺、太后、皇后和各位主子。”李德全趕緊進來請安。

“恩,什麼事。”康熙知道有事。

“主子,明珠大人在外有喜報。”

“喜報?恩,天氣寒了,快宣明珠進來吧。”

“臣叩見皇上、老佛爺……”明珠進來就先請安。

“明珠,什麼事情。”康熙不急不忙的道。

明珠聽康熙詢問,臉上頓時露出喜色,道:“皇上,天大的喜事,天寶大人已經連克常德、益陽等重鎮,與康親王、安親王已合成夾擊之勢,吳三桂這奸賊已經支持不住了。”

“什麼,快把奏報拿來朕看。”康熙聽的臉色狂喜。

“好,好,天寶不負朕的厚望,三萬人馬竟然打的吳三桂十萬人馬丟盔棄甲,竟然滅掉了吳三桂最精銳的關寧鐵騎,好,好,果然是大喜事啊。”康熙連連點頭稱讚。

“阿彌陀佛,佛祖保佑。”太皇太后、太后合十喜道。

“臣妾恭喜皇上。”皇后等一干嬪妃也紛紛面露喜色。

“我的天寶孫兒現在在哪裡呢?”太皇太后這時開口詢問道。

康熙也目視明珠。

“回老佛爺的話:天寶大人現在揮軍正在打長沙,好切斷嶽州吳逆叛軍的後路,已經打了十餘天了。”明珠恭敬的小聲道。

“佛祖要保佑我那可憐的天寶孫兒呀。”太皇太后雙手合十的道,她知道打仗最是危險,一個不小心就會陣亡沙場,但是也不能調天寶回京。

“老祖宗,您放心,天寶乃是我大清第一勇士,手下軍隊又是我大清第一軍,絕對不會有事的。”康熙也給自己不是很充足的信心打氣,戰場瞬息萬變,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何況天寶還是斷別人的後路,吳逆要是捨棄嶽州不要,幾十萬軍隊全部拉回,天寶怎麼也是扛不住的。

“老佛爺,皇上說的及是,就是古之名將也比不過天寶大人,您就放心吧。”明珠諂笑道。

“哼,你們當我老了什麼就不知道麼,天寶孫兒就三萬人馬,就是再強也有限,那吳三桂可是有幾十萬人馬。我那可憐的天寶孫兒現在可是有傷在身不能騎馬,只能坐在轎子上,一旦失利,你們讓他如何逃脫。”太皇太后不滿的說道。

康熙忙遞眼色給明珠,意思讓他安撫太皇太后。

明珠愕然,我的皇上主子哦,您還不知道太皇太后比誰都聰明麼,這讓奴才怎麼安撫啊。明珠急的額頭一片虛汗,本來是報喜的,博皇上一笑,不想遇到個難題。

“老祖宗,天寶哥哥這次出征,身邊還帶著五個武功絕頂的高手護衛,不會有事的。”建寧忙出聲安撫太皇太后。

“哼,五個高手護衛,能在千軍萬馬中保護天寶平安麼。”太皇太后冷哼道。

“呵呵,老祖宗放心,那幾個高手護衛建寧見過了的,個個飛簷走壁如走平地,很是厲害的,就算別人騎馬也趕不上他們的,護衛天寶哥哥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建寧笑道。

“哦,真的這麼厲害嗎,比宮中的多隆還要厲害麼?”太皇太后疑惑的問道。

“是的,老祖宗。那五個高手護衛都是當世頂尖的高手。”建寧點頭道。

太皇太后稍微放下了點心,緩緩道:“明珠,你可要時時注意天寶的安全,出了問題你就告老還鄉吧。”

明珠聽的心驚不已,告老還鄉?臣才三十多歲呢,我怎麼就這麼倒黴呢。恩,看來要下書給隆科多他們,好好保護天寶,若是天寶出了事就統統砍頭。

“明珠,你下去吧,記住老佛爺的話。”康熙使個眼色道。

“扎,臣謹記老佛爺和皇上的訓示。”明珠隨後退了出去趕往兵部給隆科多等諸將下令去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培公,吳三桂在嶽州的軍隊調回了麼。”張天寶看著遠處城牆破損的長沙城問道。

“大帥,吳三桂現在慌神了,正在把嶽州的二十多萬軍隊回撥,康親王爺正帶著大軍緩緩逼上來了。”周培公答道。

“恩,看來我們是時候撤走與康親王會和了。”張天寶舒了口氣。

這段時間,他們圍著長沙猛打,就是引吳三桂在嶽州的軍隊退後回防。張天寶他們意識到以‘忠勇軍’的這點人馬是卡不住吳三桂的退路的,只好等康親王率軍前來與之會和,然後在一點點逼近方為妥當。

張天寶率軍與康親王合兵後,一路窮追猛打,戰況激烈之極。安親王也揮軍從邊夾擊,吳三桂的軍隊節節敗退,形勢一片大好。

不知不覺就打了二年,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著吳三佳的兵力,也磨損著部下的鬥志,軍中已經發現了不少的怨言和牢騷,都在埋怨吳三桂,放著好端端的王爺不當,為什麼非要扯旗造反呢?造了反又不敢立國稱帝,鬧得部下拋妻舍子,除了賣命以外,一點好處都得不到。要在往常,軍中出現這種議論,吳三桂絕不肯放過,輕則八十軍棍,重則殺頭。可是眼下,他不能這樣辦,軍士們的牢騷,都是實情啊。

唉,既然是各路兵馬垮的垮了,降的降了,就剩下我獨此一家,也不需再顧慮了,立即在衡州建國稱帝,改國號周,改元昭武,改衡州為定天府,大封眾將,藉此機會激勵將士,重振軍威,說不定還能打出一個局面來。

可是,康熙卻不肯給吳三桂機會了。吳三桂要封官封爵,激勵將士,也沒有康熙這個正統皇帝來的方便。

陝甘眾將降了,以往的過錯,概不迫究,都官復原職;耿精忠降了,王位照舊;尚之信觀望了一陣,終於也降了,王位還是照舊。康熙對所有的人都寬大為懷,恩怨過錯一筆勾銷,命他們帶罪立功,報效朝廷。不諒、不讓、不饒、不恕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吳三桂。

一時間,各路大軍從兩廣、福建,從甘陝、中原,鋪天蓋地地壓向雲貴,壓向湖南。剛在大周天子龍位上坐了幾天的吳三桂,在眾叛親離、連遭失敗、又急又怒之下,終於一病不起,嗚呼哀哉了。

吳三桂暴死,其孫繼位,改元“洪化”,退居貴陽,問鼎天下大勢已去矣。

(吳三桂戰爭完畢,下面的情節更加精彩,眾皇子、格格們快點出來讓偶調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