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選擇與誰合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爹孃,你們不是來找我有事兒嗎?

快些說,說了你也好回去早些歇著,以後啊可得早早的睡,好好養著。”

“對對對,瞧我和你爹被這事兒給整得都忘記正事兒了。

你爹將水泥給做出來了,正想與你商量商量這水泥的事兒。”

又是一件大喜事兒,方菲一聽是水泥的事兒,頓時眼睛也亮了!

這水泥能在這個時代研發出來,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她自然無比清楚。

在這個時代,修建房屋和橋樑還只在用泥土和石灰的年代。

她知曉,若是水泥問世,那會給百姓,給一個國家帶來怎樣的利益!

這也代表著,水泥能讓他們家的生意,極有可能大跨步朝前!

以後直接在大康朝排上號,也不是不可能!

“爹,你還真厲害,你如何做到的?”

“這個過程你就不用問了,太過艱辛。

爹這段時日,就是在忙著這事兒。

這水泥其實要做出來,而且還是在這個沒有機械化的時代做出來,其實並沒那麼容易。

首先人工就得消耗不少,但如此一來,水泥問世,倒是可以讓有錢人消費,窮人掙做水泥的工錢。

大家都是有利可圖,若是將來,水泥用在建橋修路上,也算是回饋百姓,回饋國家和這個社會了。”

“爹,你的格局真大!竟是想著百姓和社會!

我還以為你發明這水泥,只是想著賺錢呢!”

被女兒調侃,方成海才不在意。

“我是個商人,賺錢自然是首要的,但自己要富足了,有了能力,才能回饋身邊的人,回饋社會啊。

這是爹長遠計劃,也是我們在這個時代,想要經商,將來將生意越做越大,想要在這裡站住腳,必須要鋪墊的保命符。”

聽自家爹如此一說,方菲也明白了。

他們家若是有天成為大康朝的首富,但沒有人照拂,沒有朝廷的扶持,就這封建統治的社會,只要當今天子一聲令下,他們可以瞬間傾家蕩產,或是家破人亡。

既然想要把生意做大,那就得做好隨時為百姓為朝廷貢獻的準備。

不然,等當今天子將他們家視為眼中釘的時候,那時候想要補救,就為時已晚了。

方菲之前沒那麼大的覺悟,那是因為她認為她的那些生意,也不過是賺些小錢。

對普通人來說,那錢雖然多,但在皇族和真正的富商眼中,根本就是不夠看的。

而水泥若是問世,不止是這天下的商人,就連朝廷定然也想染指。

“爹!我覺得等這水泥問世後在鋪保命符,到時候可能就晚了。

這東西,指不定不止我們大康朝需要,或許其它幾個國家也會想要得到。

爹,這水泥的生意,看來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方菲這一提醒,夫妻二人臉色瞬間白了幾分。

“的確,之前與你們大伯娘二伯娘他們分家,也是因為這水泥要問世了。

不想到時候,他們攤上麻煩事兒,但富貴險中求,這麼大一塊蛋糕我們若是不去做,又覺得實在可惜。

我與你娘過來,就是想要與你商量商量,這生意要如何做?

要與誰合作?

但現在聽你這樣一說,爹這心裡更是沒底了。

若是連其它幾個國家都會惦記上咱們水泥的話,那我們豈不是成了他們的獵物了。

一個大康朝就夠嚇人了,還被其它幾國虎視眈眈,我現在越想,倒是越覺得沒啥底氣了。

賺錢固然重要,但若真的風險太,還要賠上一大家子的性命,那這錢不賺也罷。”

“爹,不急。

這事兒,你們是不是第一個想到合作的人,是鬱公子?”

方菲一眼便是看穿了自家爹孃的心思,她如此問,夫妻二人自然是點頭承認,沒有要隱瞞她的意思。

“不行,雖然我們與鬱公子很熟,而且也比較信任,但是目前為止,我們並不瞭解他真正的背景。

他是否與朝廷有關係,或是他是否親近的人,能在朝廷中有舉足輕重的分量,我們都不清楚。

如此,這事兒不如與阿澈哥一起商量吧?”

方菲想到的是君瑾澈,雖然君瑾澈目前也不過是邊境的一個將軍,但君瑾澈背後究竟有多少人,她也不太清楚。

但君瑾澈與鬱染逸之間相比較,自然是君瑾澈更為親近,更值得信任。

“阿澈他的身份本就......”

後面的話,嚴柳即便不說,父女二人也知曉她是什麼意思了。

“娘,這事兒若是阿澈哥都勸我們不做的話,我們還真的就不要做了。

小富即安一輩子,其實也就好了。”

“那好,阿澈身邊的人都留給你了,想來對咱們家也是沒得說的。

這事兒,你就讓你身邊的人親自去邊境走一趟。

如果真的不能做,那咱們就從此打消這個念頭。”

三人商議後,最終才是做下這個決定。

“爹孃,我還有兩個提議。”

趁著三人聚在一塊兒,方菲又是將自己最近琢磨的事兒,與自家爹孃說道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何事兒?”

“我想以咱們家的名義,在村子裡開一個族學,讓我們方家家族的孩子,和作坊裡工人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

不管將來他們是走仕途也好,還是經商也罷。

那也是我們家族,我私塾走出去的人,能用則用,不能用將來也能回饋家族,咱們這也算是幫家族做一件事好兒。”

“這提議好倒是好,只是你爹那在鎮上的書院已經在修建了,家族裡的孩子都可以去讀啊,這樣單獨再建一個,是不是有些多此一舉了?”

“怎滴就多此一舉了?我看閨女這提議好。

我鎮上的書院是以賺錢為目的,而家族的是免費的。

師資力量也會不一樣,若是家族中有能讀書的苗子,再送去鎮上書院也行,依舊以我們的名義出學費。

若是在村子裡辦私塾,不止家族,還有作坊裡工人長工的孩子們,都能去上學。

等他們都受了教育,以後不管是否會留下為我們辦事兒,也算是為幫我們作坊盡心盡力幹活的工人們,做了一件事兒。

得天下,就得得民心,咱們辦作坊,也是一個道理。”

PS:姑娘們,福利到了,留言,投票碎月加更!加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