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胡辣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取酸辣湯的醒酒、消食的功用,加入肉類恐怕是為了適應更多層次人眾的口味和補氣補虛,再輔以生薑、胡椒、八角、肉桂等調料辛香行氣,舒肝醒脾。故此河南糊辣湯的主要口味是酸和辣。待到金元時期,中原動盪,長江以北的河山多淪於狄夷之手。北宋定都開封,商品經濟有了長足發展,而民間小吃也隨之興盛,花樣百出。《太平和惠民劑局方》等當時流行的醫藥著作都認為,在食物裡加入辛溫香燥藥物有益行氣,故辛辣味食品頗為流行。一種結合了具有醒酒消食功效的酸辣湯的肉粥,成為胡辣湯的雛形。

北舞渡胡辣湯,北舞渡鎮位於漯河市舞陽縣北25公里的沙河南岸,古稱定陵,有著二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據史書記載,明、清兩代,這裡的商業經濟達到鼎盛時期,山陝商人雲集此地,鎮臨汝水,也就是沙河,西通汝洛,東下江淮,南連荊楚,北通鄭卞,江南百雜商貨,沿海蘆鹽水產由此吐吞中轉。

曾有“北舞渡日進斗金”、“九門九關小北京”、“拉不完的賒家店社旗縣,填不滿的北舞渡”等讚譽,是當時豫中重要的商業集散地。由於歷史積澱,北舞渡名優小吃甚多,如胡辣湯、卷子饃、罐裝素餡水餃、羊肉燒麥、油酥火燒、糯米元宵等遠近聞名,其中胡辣湯要算是北舞渡最有名的名吃之一了。

……

北舞渡的燉肉糊辣湯肉爛湯鮮,香辣綿口,回味無窮,是30幾種中草藥加上燉肉、胡椒,辣椒,花椒,八角等熬製的。從湯色上看,北舞渡的胡辣湯凝重;從味道上講,由於用了較多的胡椒,辣味十足。糊辣湯另有一個雅緻的名字叫八珍湯,叫八珍自然誇張,不過這也說明糊辣湯“內容”很多。

最常見的有麵筋、海帶絲、粉絲、千張絲、花生米、香菜、薑末、榨菜、胡椒粉等。根據節令和地域的不同,還會有牛羊肉、黃豆、木耳、黃花菜、菠菜、蘿蔔條、蔥花等。做法很繁瑣,先用淡鹽水和麵,揉成麵糰,然後不斷加水“洗”出麵筋。水燒開後下面筋,麵筋熟後將洗麵筋的水,也就是稀澱粉糊倒入鍋內,小火燒至湯汁粘稠,再放入其他配料,旺火燒沸。

胡辣湯盛到碗裡後,加榨菜,淋香油、香醋等,喝起來粘乎乎、香噴噴。辣是它主要特徵,但那種辣並不像吃重慶火鍋那樣辣得讓你跳腳,而是辣在嘴裡,美在心中。酸就在其次了,喝這種湯一般都要加點醋,辣中透酸,酸中有辣,再加上各種原料的綜合反應,香、滑、綿、潤,於吞嚥之餘又有東西可嚼,十分滿足。糊辣湯還有另外的一種吃法,把半碗糊辣湯和半碗豆腐腦兒摻在一起,叫做“兩摻兒”。

賣糊辣湯的常捎帶賣豆腐腦兒。拿小勺稍微攪和一下,豆腐腦兒的細膩、清淡、微苦澀與糊辣湯的粘稠、酸辣、鮮香交替刺激,更增滋味。特別是在冬日的清晨,一碗糊辣湯下肚,額頭上會滲出細細的汗來,身子暖了,胃口也開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北舞渡胡辣湯雖經歷幾百年而不衰,但相對於逍遙鎮胡辣湯來講,北舞渡胡辣湯如何更進一步發展壯大是一個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舞陽縣隆源齋閃家胡辣湯負責人閃寶民對此有著較積極的看法:一是當地政府要借中國食品節的契機,下大力氣,引導市場發展,加大對北舞渡胡辣湯的包裝、宣傳,推進產業升級。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臺灣永和豆漿和開封灌湯包子的產業擴張上得到啟示。二是要組織一些相關的技術人員對北舞渡胡辣湯加以挖掘整合,揚長避短,讓其在傳統名優風味小吃的基礎上繼續發揚光大。

……

逍遙鎮胡辣湯一般做法,先將紅薯粉條和切碎的肥豬肉放入鐵鍋裡燉,同時加入花生仁、芋頭、山藥、金針、木耳、乾薑、桂仔、麵筋泡等。待八成熟後勾入適量精粉,注意攪拌。然後兌入配好的調料及花椒、胡椒、茴香、精鹽和醬油,略加食糖少許,一鍋色香味俱佳的胡辣湯就做成了。正宗的還要加藥材。

胡辣湯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當時的天子宋徽宗雅好風月,軍國之事一無所長,但琴棋書畫、吃喝玩樂等卻無所不通。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淫侈奢靡的風氣自上而下,遍及國中,而尤以汴京為最。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勾勒出了大宋亡國前數十年的繁盛,其中的各色飲食種類多多、風味各異,演變、流傳至今,就成了有名的開封小吃。因此,真的說起淵源來,胡辣湯還和東京汴梁城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呢!

一說:當時,宮中有位小太監,自幼淨身進宮,因為善於揣摩上意、應對得體,深得宋徽宗的喜愛,十六七歲時,便成為皇帝的貼身太監。徽宗皇帝對小太監寵愛有加,特許他出宮遊玩,順便回家省親。小太監是今天南陽一帶的人,因此出宮之後向西而行,第一站就到了嵩山少林寺。

作為皇帝面前的紅人,寺中方丈對他熱情款待,照顧極其周到。當他看到小太監面紅耳赤、口唇乾渴且飲食又少時,便奉上一碗少林寺的“醒酒湯”,小太監飲後直覺體氣清爽,諸症若失,甚是高興,於是連飲數日,臨行時又向方丈討要“醒酒湯”的方子,方丈即將此方贈與小太監。

回家省親之後,小太監繼續南行,便來到武當山遊玩一番,武當山掌門人見小太監食量很大,小便量多、大便腥臭難聞、身體消瘦,就為小太監準備了武當山的“消食茶”,小太監飲用數日之後,大便正常,形體漸豐,拿銅鏡一照,面色也白皙了許多。小太監很是感激,又將此方討來。

……

見此二方頗有效用,小太監回宮後,便尋思將它獻給徽宗皇帝,以討得皇帝歡心。他找來御膳房的太監及太醫院的院士,以此二方為基礎,做出一種色香味形俱佳的湯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