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海魚罐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望著兩人一身精幹的模樣,尤其看到他倆背上揹著的,已打成結實的方塊狀的軍用棉被的時候,林嘯滿意地點了點頭。

雖說庫存的美式迷彩作訓服還有一些,但隨著不斷擴軍,早就不夠用了,部隊的統一著裝問題亟待解決。

林嘯打算除了特戰隊員外,其餘部隊一律改穿這種自制的常服,第一批先下發每人兩套。

在此之前,即使最精銳的特戰隊員,所用的被子面料、重量也五花八門,新擴編的部隊更是連服裝都沒法統一,極大地影響了部隊的整齊劃一程度。

如今這種仿照後世統一制式的軍服和軍用棉被製成後,各部隊的內務軍容就大為改觀了。

尤其這種標準的軍用棉被雖然又薄又輕,但棉花質量超好,長時間使用不會打成團,面料也經得起折騰和磨損,保暖效果比民間的大厚被子還要好。

還有草綠色的綁腿,把褲腿紮緊後極利於行軍打仗,萬一受傷後急救時,還可以當做止血帶用。

別看這些都是小事,林嘯卻信奉“細節決定成敗”,一支紀律嚴明的部隊,只有再在各方面都正規化起來,在百姓的眼裡才有吸引力,這對於爭取淪陷區的民心,可有極大的好處。

“要是再配備一把多功能工兵鏟,就齊活啦。”

林嘯暗暗說道,心中頓時又想到了老周,當即就把門口的王棟喊了進來:“立即呼叫基地李營長,讓他帶著電臺馬上去找周工,我要和周工通話。”

“是!”王棟挺身敬禮,轉身出去找通信兵去了。

詢問了張晨楓、段正宏兩人著裝後的感受,林嘯轉頭笑著說道:“南宮莊主辛苦了,這批春裝十萬套全部完工動用了不少人力吧?”

“是呀侯爺,不算外發的活,光被服廠就招收了好幾百人呢。”南宮強拈鬚笑著應道。

“哦,還有外發的呀?”林嘯擔心道,外發的活,質量不好控制啊。

“是,時間太緊,那些鞋襪之類的,都是外發給周邊的婦人做的,”

南宮強頓了一下,說道,“本地婦人農閒時的習慣,就愛扎個鞋底啥的,打好了樣外發給她們做,活好工價也低,這鞋可都是千層底,可吃功夫了。”

“嗯,這樣也好,她們也可以多多少少增加一點收入……”

林嘯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這批軍服,簽收之後便運到倉庫去吧,按定好的價錢,明天你派人去防城鎮找李營長取銀子……早點把工錢發下去,她們也好改善一下生活,都是苦人家,工錢可不能拖欠。”

“好的,”南宮強應了聲,隨即卻苦笑著道,“侯爺,這批活做完了……”

“繼續做呀,這次再做夏裝,還是十萬套,樣式和價錢你去找曹工商議,”

林嘯輕笑一聲道,他知道南宮強擔心什麼,“那個,若是你嫌人手太多……玻璃廠那邊,建得怎樣了?”

由於欽州還沒有電力,所以林嘯當初設想的水泥廠被周工否決了,玻璃卻是不需要電力也可以生產的。

“哦,那可太好了,那邊的廠子造得差不多了,還有一些……火爐子什麼的,還在建,等開工了,兩邊的人手勻一下,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南宮強欣喜地笑道,隨後轉頭望了望餘貴:“侯爺,餘掌櫃的魚乾罐頭,倒是成了,侯爺若是有空,明天去看看吧?”

“哦,是嗎,成了嗎?有沒有試銷過?食客的反響怎樣?”

林嘯聞言,大喜道。

“回侯爺,已經在欽州各酒樓試銷了一些,買的人還挺多,都說味道不錯呢。”餘貴身子微微前傾,微笑著恭敬地應道。

林嘯是他的救命恩人,餘貴內心的感激之情使他略顯拘謹。

“是嗎?那明天去看看?”

“是,侯爺。”

“看來,這倒是個做生意的人才啊,這麼難辦的事,這麼快就解決了?”林嘯內心微動,默默讚許道。

生產魚肉罐頭,是林嘯的提議,雖說倉庫裡還有一些軍用罐頭,但那玩意兒都是真空鐵罐包裝,保質期很長,在這個時代可稱得上是寶貝,那是備著以後遠征北方大漠時才能用的,林嘯沒舍得下發給部隊。

而部隊出征,不能光吃乾糧吧,得千方百計保證戰士們的營養啊。

可惜的是,因長期戰亂,此時民間已經很少能買到豬肉了,而大明律本就禁止斬殺耕牛,因而牛肉更買不到,冷庫中的牛肉早吃完了。

因此,眼下各野戰部隊的伙食相當艱苦,運氣好點的話,有時能買到幾隻雞,一百多人的一個連隊能熬一鍋雞湯,就算是葷菜了,更多的時候只能就著鹹菜下飯。

而林嘯注意到,這個時代的漁業資源卻很豐富,由於並未經過後世那般的過度捕撈,沿海的漁民每次出海,很輕鬆就滿載而歸,反而因魚肉不易儲存,曬成魚幹又賣不出好價錢,而不願捕撈太多。

要是能用罈罈罐罐搞出一些魚肉罐頭來,別說銷往民間了,光供應給部隊改善伙食,就是一筆雙贏的大生意。

餘貴自從來到欽州,因中斷了與桂林等地的大米生意,只守著欽州一處的鋪面又索然無味,便向南宮強主動請纓,試製起魚肉罐頭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其實,在這個沒有殺菌滅活之類手段的時代,要做成能長期儲存,確保不腐爛的魚肉罐頭難度很大,不想餘貴卻很聰明,又勤於摸索,經過多次試製,竟然成了。

……

送走客人,林嘯便和周工通上了話,對於林嘯提出的生產工兵鏟的要求,周曉傑一口應承,可當林嘯提到鉛筆的時候,他卻反問道:

“這個要問你呀,你的部隊不是已經打下郴州了嗎?

我告訴你啊,這你算問對人了,郴州一帶早就有農民開採出石墨了,不過他們只會把石墨當做燃料,稱之為油碳,真是糟蹋了好東西,你看什麼時候派人去開採,我轉眼就給你生產出鉛筆來。”

“是嗎?”林嘯又驚又喜道,“那行,我馬上派人去查。”

“好,我還告訴你,只要有了這些石墨,我不僅給你做鉛筆,還可以給你造些土製電池出來。”

“啊?”林嘯聞言險些跳起來,要是有了電池,那他的軍用電話夢,也不會遠了吧?

這個時代,各部隊與下級的通訊指揮,實在是太落後了,隨著戰線越拉越長,各部隊越來越分散,這個問題就越發突出。

從周工陸陸續續的話中,林嘯終於瞭解了一些石墨的事情。

原來我們的祖先早在商代,就用石墨寫字了,直到東漢末年,石墨作為書墨才被松煙制墨所取代。

而有了石墨,鉛筆的製造其實特別簡單,只需把石墨混入黏土製成筆芯,在一根刻有凹槽的木條中,嵌入筆芯,再把兩根木條對拼粘合在一起,就成了。

至於筆芯的配方,以及怎麼用機械大規模切割木條,怎麼對緊、怎麼粘合,就全都不用林嘯操心了。

(提問:知行合一,是明代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軍事家首先提出的,他是誰?請說出他的姓名和表字。)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