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重逢張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得益於阿育王的辛勤傳道。

大宛國也初步開始有了佛教。

只不過佛家僧侶過少,程度並不太高。

信佛教,並不意味著不吃葷。

大宛國王深刻踐行了酒從腸中過,佛祖在心頭。

很快,前線的訊息也就傳到了大宛。

“漢使?”李牧之身子向前傾,面露詫異。

大宛國王:“翕侯,漢使已經到達了鬱成城,這次主使還是張騫。”

“張騫嘛。”

李牧之有些感慨,時隔五年之後,又要再次相見了。

那時候,自己剛剛來到這個世界。

真可謂是一場輪迴。

過了十日之後,張騫等人在李延的護送下也到了大宛的都城。

蘇武好奇地看著這裡,詢問道:“這裡的宮殿竟然絲毫不遜於我大漢的宮殿。”

張騫回道:“可是這裡的百姓卻沒有大漢的好。”

大宛富庶,卻是王宮貴族富庶。

底層的百姓的生活條件可不高。

李延騎著大馬,護送著眾人。

“翕侯也在這裡,想必應該等急了。”

張騫深吸一口氣,此情此景,再次重逢,心情複雜。

蘇武目光閃爍,路上的時候就已經聽張騫說過一些故事。

聽聞那大月氏貴霜翕侯的真實身份竟然是秦人。

更是在大月氏想盡辦法振興華夏文化,張騫也多為推崇,所以他的心目中早就起了好奇心,想要看一看到底是何樣的人物。

“有請漢使入殿。”

大宛國國王坐在高位,李牧之坐在下方的一個位置,目光都落在了宮殿門口上面。

宮殿前,出現了幾道身影緩緩進來。

李牧之目不斜視,終於看到了張騫。

此次張騫衣著整齊,不復狼狽之色,面色潤紅,有幾分上國使者的威嚴。

“漢使,拜見尊敬的大宛國國王。”

大宛國國王和張騫也相熟,也微微彎下身子,表示見禮。

“咱們又見面了。”

李牧之站起身來,笑道。

張騫也是面帶微笑,看著眼前身材高大的男子。

心中唏噓不已,自己當年看到有些青澀的少年眨眼間也變成了一位成熟的執政者,一舉一動間威嚴盡顯,在大宛國國王面前也無法掩蓋其風華。

大宛國國王:“看來都是老朋友啊!”

“漢使,請坐。”

張騫幾人坐下,立馬有宮女上前服侍。

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強,蘇武目光閃爍,李牧之的言談舉止,還是面貌妝容,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恐怕會當做漢朝的某個貴人。

尤其是話語純熟,地地道道的大漢話。

想想都覺得十分神奇,老秦人竟然能在萬里之外的地方重現?

秦國再生啊!

“這位是?”

李牧之也第一眼注意到了張騫身邊的男子,進來之後神情淡定,而且一看就是張騫的副手,那想必應該是響噹噹的人物。

只不過年齡略小。

但是眉宇間充滿了堅毅。

“這是我漢朝的副使-蘇武。”

蘇武抱拳。

“蘇武!”

李牧之眼眸一縮,又是一名歷史名人啊!

蘇武牧羊的故事可是相熟的很。

西伯利亞大草原,也就是貝加爾湖畔,蘇武放牧的地方。

寧死不屈,好像將近二十年才回到了大漢。

後來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往昔輔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畫十一名功臣影象於麒麟閣以示紀念和表揚。

“功成畫麟閣”“誰家麟閣上。

和雲臺二十八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並提。

其中就有蘇武,而並列的還有霍光。

蘇武在回到漢朝之後又做出了許多貢獻。

【詳情可看漢闕!】

蘇武覺得李牧之的目光有些怪異,不過只是一瞬間,又恢復了正常,讓他有些摸不到頭腦。

“對於漢使的到來,我敬二人一杯。”

大宛國國王開朗大笑,舉起了手中的酒杯。

李牧之也同樣舉起。

四人相碰!

李牧之看了看大宛國國王,嘀咕道,未來你的國度就要被大漢攻破,如果你知道這些,也不知道是何感受。

幾人快速聊了起來,張騫和蘇武二人含糊其辭地把在烏孫的事情代過。

張騫話語中對烏孫和大宛的戰爭沒有什麼意見。

只是說此次前來只是奉漢朝皇帝的命令前來與各國建立友好的關係,並帶來了大量的禮品。

等絲綢獻上來之後,大宛國王后的眼睛都直了。

不愧是女人。

大宛國國王也是高呼神蹟,其實以前也有不少絲綢透過商人傳到西域國家,可是嘛,那些絲綢只不過是漢朝普通的,一些商人更是為了販賣更多的錢財會故意吧絲綢分成段,而後和其他布料拼湊在一起,為了賣出更多的價錢。

而張騫等人帶來的絲綢可是屬於皇家特供,上好的禮品。

大宛國國王哪裡見過。

輕如薄翼,顏色鮮豔。

大宛國國王的感觀蹭蹭地往上漲。

他說道,大宛國願意和漢朝友好交往之類的。

於是,整場宴會和平融洽的結束了。

回到房間後。

蘇武眼眸中忍不住地流露出欣喜之意,開門紅啊!

張騫則十分淡定,道:“保持平常心就好,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如此,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大漢強大的原有。”

他向外看了看,低頭道:“我去見見大月氏的貴霜翕侯。”

蘇武欲言又止:“好。”

......

李牧之也心有靈犀地等待著張騫的到來。

“好久沒見了!”

張騫輕輕地抿了口酒。

“大哥回去想必被封了大官!”

李牧之悠然道。

張騫翻了個白眼,感慨道:“差點坐牢問斬!”

“為何?”

“和匈奴打仗,陛下派我當做導遊,結果帶錯了路,差點連累軍情,索性最後沒有造成大礙,最後丟了官,花了大量錢財才出來的,這次陛下派我來繼續來,才把我官復原職。”

張騫有些吐槽,他感覺自己在李牧之的面前放下了警備,把自己在漢朝受到的一些挫折全都抖摟了出來。

連帶著自己匈奴老婆因病去世的事情也說了。

可謂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啊!

張騫挑了挑眉頭,問道:“你在大月氏如何?”

“還不錯,我和女王生了個孩子。”

張騫奧了一聲,隨後神情呆滯,下意識地以為自己聽錯了。

“和女王生了個孩子?”

李牧之嗯了一聲。

張騫喉嚨鼓動一下,咽了一口唾沫,目瞪口呆地看著李牧之。

腦海浮現出戴著面紗的大月氏女王。

額,好像是長的可以。

但是,李牧之和女王竟然還生了孩子,這就讓人接受不了了。

不過,張騫下一刻又變的激動起來。

他目光灼灼的看著李牧之,試探地問道:“這麼說,大月氏如今是你們說了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們,意思是暴露無遺。

李牧之迅速否決道:“如果是大月氏和漢朝結盟共同對抗匈奴的事情,還要從長計議。”

張騫一笑,從長計議,說明還是有談的。

這是此次旅程中暫時得到的最大好消息。

千算萬算,沒想到我自己這個結拜兄弟還和大月氏女王發生了關係,還生了孩子。

李牧之是秦人,從表現來看,更是親漢派!

那未來的大月氏國王是他的兒子。

所以,大月氏國王身上也留著諸夏的血脈。

不錯不錯。

張騫表現的十分的激動,又好奇地詢問大明的訊息。

當聽說大明有將近上萬人能夠說大明話,初步寫大明字後,整個人喃喃道:“厲害!”

他也沒有想到大明會走到現在的樣子。

欽佩不已。

“.....我啊,當了大明翕侯。”

“大漢也開發西南了嘛.....以後可能大明和大漢可以直接做生意...”

“為什麼?”

“....奧,我大明已經攻佔了身度西北部地區.....”

張騫走後,一件件事情。

每件事情都是張騫無法想到的。

說著說著,就談到了大明缺乏人才的事情。

李牧之毫不掩飾的自己的野心。

就是要成為身度大地的主人。

自己要再造“大秦”。

張騫聽完也是心潮澎湃,因為李牧之所實行的政策深得他的心思。

一切都漢化。

奧,也不對,應該是中原化。

“可惜,就是人才太少,說大明話的還是不多,哪怕已經創造出拼音去傳播,可是,還是跟不上。”

張騫一拍大腿,道:“大漢有人啊!”

李牧之眼眸閃過一道精光。

用漫不經心地語氣道:“大漢有人和我大明有什麼關係?”

張騫突然笑了,抬起手指指著李牧之。

“好啊,我說你怎麼和我說這些,原來是在這裡等我呢!”

“我也就直說了吧,我覺得這件事情大漢可以幫你。”

“甚至,大明和大漢的關係更近一步也未嘗不可。”

張騫低沉道:“我回去可以向陛下申請,調派一些儒生前來大明傳道,但是,有個條件。”

“什麼條件。”

李牧之等的就是這個,單靠大明自身無法完成文化普及。

尤其是諸夏文化,博大精深。

單靠自己和老秦人哪點知識量,哪裡足夠。

還得外援啊!

而且,大漢和大明相距甚遠,哪怕這些人來了之後也很難影響大明。

利遠大於弊端啊!

“要想完成此事情,大明首先得表露誠意。”

“第一,組建一個使團出訪大漢,帶上禮物,還有使團要會說漢話,最好能有幾位老秦人。”張騫幽幽道。

目光含有深意。

李牧之一下子就懂了。

這會給大漢帶來巨大的政治效應。

仔細想想,現在好像西域的國家還沒有出使大漢呢。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註定要滿口流油啊。

而且,還特意強調加上老秦人。

“表示祝福?”李牧之故作糊塗的樣子。

張騫也看出李牧之是在裝糊塗,瞪了一眼,道:“漢代秦,雖然有了大義,而且這麼多年深入人心,正統地位暫時無人質疑,但若是有流浪蠻外之地的老秦人重回中原,並支援漢,那意義可不一樣了。”

李牧之自然瞭解。

哪朝哪代,只要皇帝和朝臣不太昏庸,都願意看見此事情。

為什麼。

宣傳的時候就可以說前朝不得人心,本朝新朝仁政,包容開放。

尤其是儒生,更喜歡看到這一幕。

哪怕連我大清都曾對因為墨西哥華人被殺制裁過墨西哥,引起眾人支援,民心可用啊!

所以,張騫能提出這樣的條件自然是理所當然了。

李牧之沉吟道:“沒有問題。”

張騫松了一口氣,有了第一個,第二個就好說了。

尤其是大月氏,那影響力可是槓槓的。

至於大明還是大月氏,誰能理清二者的區別呢?

所以,雙贏!

李牧之也知道張騫的小心思,但是,自己也沒有什麼損害。

所以,無所謂。

越是大明深度建設,越是對人才缺乏感受深刻。

若是大明能有十萬鐵騎,早就踏破身度大地。

不,五萬也行。

可是,大明做不到。

而且就算能一鼓作氣征服,最後也無法實行有效管轄。

就憑目前大明軍隊裡也有許多大明話不流利的人。

所以,只能加油幹了。

“匈奴也來人了?”

張騫點頭,確定了這一點。

李牧之皺起了眉頭,沒有想到匈奴還真派人過來。

那戰爭可就有些麻煩了。

水來土掩,兵來將擋。

不慫!

自己也想見識一下匈奴的厲害。

李牧之換了話題:“這次有什麼打算?”

張騫直接說了訪問目的。

“和西域國家建立關係,然後就是訪問烏孫,大宛,康居,安息,大月氏,甚至有可能去躺埃及,羅馬。”

“有機會,身度也要去一趟。”

由於李牧之的原因,張騫知道的國家更多。

因此,這次出使的地方也更多。

李牧之沉聲道:“如果有什麼需要可以提,只要我可以幫忙的。”

張騫:“放心,我不會客氣。”

“埃及,羅馬等地,路途遙遠,可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這些我會派副使前去,至於時間嘛,不成問題,我們這次分頭行事,不介意把大明當做中心聯絡點吧。”

李牧之揉了揉眉心,真是順著幹自己就爬啊。

無奈道:“可以。”

張騫哈哈大笑。

“我們恐怕在這裡待不了多長時間,烏孫和大宛的戰爭,我們不願意摻和其中。”

“也好,可以先去康居安息等地訪問,等回來的時候形勢可能明朗了不少。”

“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