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河西、大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公元前122年,年關將至。

長安城年味十足,大街小巷內,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笑聲。

孩提拿著貼紙肆意奔跑。

這一年的對外戰爭,大漢取得了多次成功。

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牛羊。

城中的羊肉價格也比往年低了幾分。

巷子內,飄來幾縷肉香,孩子們歡聲笑語,向自己的夥伴炫耀著自己的新年禮物。

可是,宮中某處殿宇內。

氣氛卻十分的濃重。

一副巨大的地圖擺在眾人的面前。

圍觀的人都是大漢兩千石以上的重臣,大將軍衛青,李廣,公孫敖和霍去病也在其中。

“烏孫是西域第一強國,大宛很難成功,根據前線傳回來的訊息,匈奴似乎也有了動靜,正調集一些部落向西進發,看來是要參與到這場戰爭中去。”大將軍衛青沉聲道。

漢武帝劉徹也緊緊盯著地圖,精悍的鬍鬚微微一動,他挽了挽長袖,下定了決心,堅定道:“咱們不能眼看著匈奴在西域動,既然如此,就趁這個機會,把這顆釘子拔走。”

漢武帝劉徹右手食指狠狠堵在了地圖上,眾人望去,此地正是河西走廊。

朝中本來就有意願年過了之後就會發動河西戰爭,勢要打通前往西域各國的道路,奪了河西走廊,大漢的戰略縱深會大大加深。

李廣邁了出來,拱手道:“陛下,臣願意前往。”

漢武帝劉徹看了看李廣,輕輕搖了搖頭,視線移動,目光落在了霍去病身上,道:“李將軍,這次的任務就交給朕的冠軍侯,他更合適一些。”

李廣默然,退了下去。

衛青眉頭一皺,心中微微一嘆,餘光看到霍去病躍躍欲試,摩拳擦掌,十分高興的應承了下來,樹大招風,可是,自己也不好提出疑問。

其他將軍看到這一幕後,也是神情各異。

“朕命你帶一萬騎兵隴西郡率領大軍出發,此次,朕要拿下福祿之地(酒泉)。”

衛青看了看地圖,說道:“陛下,何不分兩支部隊,也可從北地郡出發,從朔方郡西側迂迴居延等地,也可以減輕負擔。”

“我認為此事可由李將軍出馬!”

李廣一聽,眼前一亮,也是直勾勾看著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劉徹緊縮眉頭,道:“軍備物資可充沛?”

衛青連忙道:“足以支援三萬大軍。”

“那好,李廣就從北地郡出發,詳細的事情你們擬個章程,時間不等人。”

“是,恭送陛下!”

......

大將軍衛青和霍去病一起走在恢弘大氣的宮殿臺階上。

兩人一前一後。

一人沉穩大氣,一人神采飛揚,虎目之間充滿了自信。

“此次出征,務必小心。”

一路沉默無言,等出了宮殿,衛青直視著霍去病。

霍去病心中一暖,道:“放心吧,舅舅。”

衛青拍拍霍去病的肩膀,邁著步伐離開了。

他的步伐大小一致,脊背挺的很直,在地面拉過一道長長的影子。

霍去病收回了仰慕的目光,低聲道:“我不會讓您和陛下失望的。”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泰戈爾騎在馬匹上,嘴中高聲吟唱著。

他剛在大夏學院進修了三個月不到,而後就被上司一紙命令調回來進去參軍。

“這裡太空曠了”

他們這一支部隊行走在草原上,蒼茫大地,一片綠。

天地間,僅有這支部隊的存在。

似乎十分渺小。

腦中閃過一道靈光,泰戈爾抓到了一絲靈感,卻立馬又消失不見。

低聲吐槽幾句,便聽到前面傳來細碎的聲音。

“快到了。”

“快到哪裡了?”

“我大月氏曾經的王庭,現在是休糜翕候的封地。”

果然,過了沒多久。

翻過一座小的山丘,遠方是一道城池。

和印度低矮的城池相比,這座城池在陽光照耀下,顯得高大了許多。

李牧之也眯起了眼睛,城門口,休糜翕候帶兵等待著。

嗚嗚嗚!

蒼涼的牛角聲響起,此起彼伏。

休糜翕候眼皮抬起,也看著李牧之帶來的軍隊。

雙方接見了之後,休糜翕候掛上和善的笑容,大步向前。

李牧之也丟下韁繩,步伐也加快幾分。

最終,二人在中心點會和。

兩人緊緊抱在一起,互拍著背部。

“終於來了,等你們很久了。”

“路途遙遠,多耗費了點時間,請翕候多擔待。”

李牧之也皮笑肉不笑地回應著。

兩人心有靈犀地對視一眼,休糜翕候作勢就要拉著李牧之向城裡走去。

而李牧之則拒絕了。

休糜翕候驚訝地回過頭,道:“不歇息一下嗎?”

李牧之微微一笑:“事情緊迫,還是不用了,翕候只需要把五百精兵交付於我即可,在提供一些糧草供我等大軍前行。”

休糜翕候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

“我妹妹的眼光真是有些不太好啊!”

“啪啪啪!”

休糜翕候鼓了鼓掌,大聲道:“把糧草拉出來,固須莫蘭,出列。”

一位男子站了出來,此人五大三粗,黃豆大的眼睛。

看起來卻十分精明。

李牧之很淡定地說了一句:“請固將軍隨我一起。”

固須莫蘭看了一看休糜翕候,看到輕微點頭後才說道:“是。”

到這裡,大月氏的支援部落到齊了。

差不多三千人,走的輕裝備,騎兵路線。

拋掉了許多負擔重的傢伙。

休糜翕候再不願,也無法阻止李牧之。

只好悻悻地放人離開了。

城牆外的休糜翕候,望著遠去大軍的背影。

眼眸閃過一絲陰鷙,低聲道:“希望你有命回來。”

......

大宛國,差不多有七十多小邑。

人數十萬,在西域也算是數的上的地區。

都城貴山城內。

到處可以看到士兵來回巡查。

近日,一些烏孫人闖了進來,想要行卑劣的手段。

所以,十分嚴格。

宮中。

“什麼,到了!”

大宛國烏拉汗騰地站立起來,眼眸中充滿了興奮和激動。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援軍盼來了。

和烏孫開戰一年多了,大宛國損失很大。

鬱成王差一點就成了敵軍俘虜,現在已經退回大宛邊境,雙方的戰爭激烈程度有些下降,比拼著人和國力。

大宛輔國候,左右都尉都在這裡,國家小有個好處,官也不多。

輔國候道:“國王,您得親自迎接啊,來的可是貴霜翕候,鬱成王說,那可是大月氏女王的男人。”

大宛國王也是後知後覺,連拍腦袋。

“對對對,我得親自迎接。”

於是,整個貴山城都開始動了起來。

連忙掛上喝彩的紅布,還有通知一些人到城門等候。

大宛國王和王后更是親自迎接,排場足夠大了。

......

經過長途跋涉,在康居沒有多停留,李牧之就帶領著大軍直奔大宛。

他也好奇地看著大宛的風土人情。

怪不得大宛國的馬匹多,而且培育出汗血寶馬。

透過周圍的環境也能看出來。

這裡的田野里長著大片大片的紫花苜蓿,這可是餵養馬匹的上好飼料啊。

大宛人的外貌也令張騫覺得新鮮,竟然比自己在大月氏看到的還要更像外國人,鼻子高聳,眼睛深陷,鬍鬚長而整齊。

有一點,大宛國應該算是定居農業文明了。

來的路上,看到了許多人家種著葡萄之類的。

他們養馬,馬術卻沒有多少厲害,可惜了。

房子幾乎為磚木結構,沒有屋簷,屋頂都建成尖尖的圓錐形,這一點勾起了李牧之的回憶,後世這裡的建築也大多是這樣,不過這樣的建築也和某個教派掛上鉤了。

沿途的百姓看到大月氏的軍隊後,興高采烈。

就差送東西了。

可能有些害怕,十分熱情。

他們大多已經接到了通知,出來看看熱鬧。

泰戈爾坐在馬背上,基本已經掌握了騎術,隨著馬的搖晃而起伏。

他時刻沒有忘記自己的小本本。

此時的他正拿著一根筆在上好防水的紙張上寫字。

“傳說在大宛的高山上,有一種馬可以在雲中賓士,看得見,摸不著。牧民們便把各種顏色的母馬放到山上,讓它們和天馬交配,生下來的小馬就是汗血馬。汗血馬一日一夜能行前裡,全力奔跑時身上流出的汗就像血一樣,這是大宛國的國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偉大的印度聯軍【大月氏】到達大宛,這是一場正義之戰,歷史終將告訴我們,正義必將打敗邪惡,而大宛和印度聯軍也必將能夠打敗烏孫。”

泰戈爾記完這些,心中升起了自豪感。

雖然印度後世慘遭失敗,可是,如今時代,身毒的勢力已經到達了中亞,甚至到達了中國的西域,這裡不是帝俄和大英法國的勢力範圍,而是我印度出兵的地方。

“這段歷史自己一定要好好記下來,如果後世能夠找到自己的記錄,那想必會震撼整個世界!”

泰戈爾雙眸閃爍,胸腔內升起一股豪邁,好似穿越了時空,看到了後世人挖掘出這段歷史的場景。

他狠狠夾了一下馬,抑制不住心中的心情。

只想大喊一聲。

“風!”

李牧之頷首道:“氣勢要足,不能丟我大月氏的臉。”

此時,即將到達。

大月氏的隊伍中突然高寒起了風。

其他翕候的士兵也聽過大明的士兵喊過幾次,習以為常。

而且這道呼喊聲有股魔力,令人心潮澎湃。

於是,眾人也跟著喊了起來。

三千黑壓壓的士兵,騎著高大的駿馬緩緩走來,最顯然的就是大明的日月龍旗,咚咚咚!

這種場景,帶給人的感覺是無與倫比的。

大宛國的軍民被震撼到了。

“不愧是大國軍隊。”

大宛國王發出一聲感慨,若大宛有這樣的軍隊,何愁不能滅烏孫呢?

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灼熱,對兩國的戰爭充滿了信心。

自然又是一番交涉。

李牧之交出手中的國書遞交給大宛國國王。

大宛國國王很恭敬的低下頭接了過去。

在歡呼喝彩中,李牧之的軍隊駐紮在城外,自己則帶著一百多位士兵進城。

大宛國王宮坐落於貴山山頂,這是一座巍峨壯觀、高聳入雲的石砌城堡,馬車在貴山腳下王宮門前停下,李牧之和國王和王后共同下了馬車。

國王對自己的宮殿也是十分自豪,驕傲道:“翕候看我這座王宮如何?”

李牧之看了一眼,真是奢華,只可惜沒有保留下來。

反正後世自己來的時候沒有見到,那個時候這裡已經成了一座破落的城池,比不上華夏內地一座普通的縣城。

“很壯觀!”

一旁的翻譯把語句翻譯過去。

大宛國的語言是混合的,是希臘語言和當地的語言交織在一起混合而成的,當然,大宛國沒有文字。

大宛國國王十分的滿意。

接下來,需要駕車進入最頂層的宮殿。

大宛國國王親自駕著華麗的敞篷馬車,盤山而上。

山路彎彎曲曲,路面較寬闊,可以並排坐三輛馬車,沿途十步一崗。

全身戎裝的大宛衛士肅立兩旁,向眾人行禮。

駛進王宮,城堡的石牆一色淡紅,牆上長滿了碧綠的常青藤,紅翠相映,鮮豔奪目;宮門上,石柱上,飛簷上雕刻著各種花卉、飛禽、走獸和仙女,浮雕栩栩如生,精美別緻。

真是財大氣粗,果然賺錢了。

大宛國憑藉著馬匹出售,每年都有滾滾錢財。

國家又不大,所以可以說國民富庶啊。

豪橫!

所以得想辦法薅羊毛,吃大戶。

剛坐下,大宛國國王就迫不及待的說話了。

“不知翕候帶來多少人?”

“三千人,都是我大月氏的精銳騎兵。”

大宛國國王嗯嗯點頭,這點人數足夠了。

他大手一揮:“翕候率領貴國的勇士前來祝我大宛,是我大宛的榮幸,來人,宰三百頭羊和一百頭豬送往大月氏軍營,以表示我大宛國的情誼。”

李牧之還沒開口說話,大宛國國王就主動開口了,真可謂是....

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接下來,就是談論一些雙方友誼的歷史。

而後,鬱成王匆匆趕來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