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兵事宜和襖教[求波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關於出兵與否,大月氏朝堂之上意見頗多。

也沒有一個好的定論。

張石玉沒有出口說話,猶如一隻老狐狸一樣。

他並不屬於議事團的一員,屬於大月氏女王殿下提拔起來的有為大臣。

但是,也和休靡翕侯交好。

散會後,大月氏女王和李牧之行走在後花園中。

花團錦簇,微風習習。

正是好風景。

冬日將近,這裡卻一點沒有寒冷的樣子。

“我覺得可以出兵嘗試一下。”

大月氏女王眼眸深邃,金色的披風搭在肩膀上,蓬鬆的頭髮也挽在腦後,聲音低沉,有種空靈之感。

李牧之眉毛一揚,停下步伐,頭側向一旁,看著大月氏女王的側顏。

大月氏女王:“匈奴,我也想見識一下。”

“匈奴是很強大,否則大漢的張騫也不會來此找我們一同攻打匈奴。”

“大漢那樣強大的國家,都需要我們的幫助,也可以說明匈奴的強大,可是,大宛未來的發展,康居,大宛必將十分重要。”

“大漢富庶,未來若要和大漢做一些貿易,也需要西域。”

大月氏女王的臉型偏東方古典的樣子,下巴並不是尖錐子形狀,此時的她說起話來,下巴微抬,神采飛揚,有種躍躍欲試的樣子。

“這樣可能會激發大月氏和匈奴的矛盾。”

“只是大宛和烏孫匈奴的事情,和我們大月氏有什麼關係?”

大月氏女王俏皮道:“就按說過的想法,我們可以大宛國的僱傭軍的形式出馬,矛盾激發又如何,匈奴勢力大,同時也意味著地盤很廣,很難管控過來,所以,大月氏最多退出西域。”

大月氏女王的這一番話,其實也擊中了李牧之的心絃。

來到這個時代,如果沒有打打匈奴?

那就未免有些太失敗了。

這次教訓一下匈奴小弟烏孫國而已。

李牧之換了個話題:“那準備如何做呢?”

“兵力肯定無法動用太多,否則阻力很大,但是如果太少了,也就無法起作用,需要你的幫助!”

李牧之目光閃爍,道:“我們五個翕侯也出兵?”

“沒錯!”

大月氏女王打的也是一個好主意啊!

由王庭和五個翕侯同時出兵。

這樣就保證分擔了風險,而且各方勢力也保持平衡。

“我這裡沒有問題,可以調出....一千騎兵。”

大明現在是兵強馬壯,說出這個數字後,大月氏女王都有些詫異,反問道:“現在大明有多少人馬啊,能調出這麼多。”

每個翕侯平均人馬能有一萬就足夠多了。

而李牧之說的是一千騎兵。

一萬人馬中也就能夠湊齊一千騎兵而已。

要知道,許多都是普通的士兵,騎兵很難獲得。

“也不太多。”

李牧之微微一笑。

大月氏女王翻了一個白眼,沒有拆穿他的謊話。

這一切都在她的預料範圍之內,李牧之接盤了最大的貴霜翕侯實力,再加上蘭也城,還有喀布爾等地的地盤,這些地方是僅此王庭財富的地方,人一旦有錢,那肯定就能夠富起來。

不過,大月氏女王還是勸誡道:“不要盲目的追求數量,最重要的還是讓底下的人有飯吃,這樣才會令人信服,否則的話,沒人支援,單靠軍隊也不行。”

李牧之沒有想到女王竟然還有這個見解,果然不愧是自己的女人。

點頭表示瞭解。

“其他幾個翕侯恐怕不願意出這麼多人,他們手上恐怕也沒有這麼多。”大月氏女王說完幽怨地看了一眼李牧之,嘴唇嘟起:“王庭能出這麼多人,可是,也太多了。”

李牧之細細思考也是。

自己一直都是自己的標準,或者是中原戰爭的標準進行建設。

有些忽視了現實情況。

西域國家的戰爭可沒有這麼多人。

有時候,兩三千騎兵就是決定性的戰略力量。

“每方出五百騎兵,湊在一起就是三千騎兵,這樣的規模應該可以了。”

大月氏女王:“這樣....倒是可以,但是其他人願意同意嗎?”

李牧之沒有答案。

大機率不會。

.....

“什麼,五百騎兵!”

張石玉騰地站起身來,雙眸瞪圓。

朝堂之上明明沒有討論出結果,但是現在文淵廳都把一些規劃發放了出來。

聽完僕人的彙報後,張石玉面色陰晴變化,可是誰也說不出毛病,因為這次女王所做的事情合規合法,令人挑不出刺來。

文淵廳相當於秘事處,裡面的人可謂是大月氏當今頂尖的人才。

這些都是大月氏改革培育出來的有文化讀書人。

畢業或者錄用之後,他們會進入文淵廳任職,觀察朝政運作,有時候還肩負著起早文書,甚至可以直接向女王殿下提自己意見。

大月氏和大明目前還有一些區別。

大明基本上中底層官員是以科考決定的,甚至一些上層官員也是經過了層層選拔。

而大月氏因為人才,還有許多內部桎梏,只能採用舉薦制度,還有少數的科舉考試。

大月氏新法規定:

遇到重大情況,大月氏女王可以不需要經過議事團直接進行決定,並由文淵廳等部門進行確定稽核過後直接實行。

但是,新法改革以來,大月氏女王從來沒有實行過這件事情。

所以張石玉並沒有想到這一點。

他喃喃道:“這是要破壞大月氏根基啊!”

沒錯,在他看來,這條法規就是擺設性質的,根本不具備效用。

但是這次大月氏女王直接動用了。

有一就有二,這次成功了,下次也可以這樣來。

那以後大月氏女王認為重大情況,都可以繞過議事團,那議事團的人相當於就被架空了,雖然本來權利就不大,這樣一做,那更沒有權力了。

很快,這條訊息就傳開了。

城中的一些地方開始忙碌起來,信鴿,還有驛站使者都動員起來。

幾大翕侯可都是在在裡安插了人。

王庭有任何風吹草動,下一刻就從王庭傳到大月氏各地。

......

於此同時,李牧之卻接到了支溫的邀請。

馬車上,李牧之眯著眼,半歇息半猜測支溫的意圖。

只不過腦海似乎還存留著一絲柔軟的感覺。

他的面頰上面也有微微的紅腫。

.....

大月氏女王懶散地依靠在一旁,頗有深意的看著面前的大且渠。

大且渠面色紅潤,胸前急速的起伏不定,還在為剛才的事情惱怒。

“哎呀,早晚都一樣。”

那腔調,那語調,無一不透露著調侃和揶揄。

說起來,還是大月氏女王搞的鬼。

本來李牧之來了,自然有可以有疏通管道的人。

可是呢,她卻又找了大且渠陪同,事後快速離開,李牧之也來了。

大且渠還陷在上一波的快感之中,而後就被李牧之粗糙的大手捂住了。

結果嘛,最後一道防線保住了,可是其他地方全部淪陷。

若不是最後一刻反應過來,想必.....

“翕侯,到了!”

李牧之從回味中醒來,整理衣衫,掀開蓮子走出來。

下面自有一位奴僕蹲著,李牧之踩著他的背下車。

大月氏的馬車講究大且高,因此下車的時候很不方便。

大明則已經改變了很多。

但是像大月氏,這裡的貴族甚至還攀比起來。

比如誰家的踩背奴穩當,這也是一項技術活啊!

支溫彷彿換了一個面孔,笑嘻嘻的。

他親自在門口等待,而且一把就拉過李牧之的右手,一副親密無間的樣子,李牧之好不好拒絕,這老頭子力氣還不小,不愧是上過戰場的人物,手上的老繭子厚厚的。

他拉著李牧之向裡面走去。

這座建築很大,屬於是中亞獨特的石料建築。

不過進入之後有一個壓抑的氣氛,尤其是兩邊的壁畫,似乎是祭祀什麼東西,令李牧之緊縮眉頭,心中有些抵抗。

所以剛剛坐下,李牧之就開門見山。

“不知道您來找我有什麼事情?”

支溫看了看李牧之後面的兩位士兵,李牧之沒有動靜。

支溫揮了揮手,命下人離開,李牧之這才示意自己的侍衛離開。

“說起來,到真有一件不情之請。”

支溫慢吞吞地說道。

“奧?”

“說來聽聽。”

支溫道:“聽說大月氏的理藩院是你向女王殿下提議的?”

“沒錯!”

李牧之很坦然的承認。

理藩院,與大鴻臚有些配套,不過理藩院的側重點略有不同,管理國內事情,尤其是各個翕侯,還有一項任務,就是宗教。

聯想到自己進門來看到的各種各樣的圖畫,李牧之心中升起了一股猜想,莫非是和宗教有關。

果然,下一刻支溫就說起了宗教的問題。

“那為何要剷除襖教呢?”

李牧之神情一變,實在是對襖教的瞭解不足,這麼一提醒,剛才看到的裝飾不就是馬茲達大戰黑暗之神的故事嘛。

襖教最大的神-馬茲達。

剷除襖教?

大月氏說起來也並沒有採取強硬措施來做這些事情,只是透過各種措施進行限制罷了。

中亞目前的宗教信仰並不多,沒有基督教,飛天神面教。

大部分地區信奉的還是襖教。

當然,這些都是當年波斯帝國所做的事情。

就連大明剛剛征服的密拉特地區,這個密拉特也帶有明顯的宗教意味,因為這是襖教在印度的名字稱呼,也可以稱作密拉特教。

沒有血緣關係,宗教是最簡單和省事情的去統一控制。

大明則走了比較困難的一條路。

無非就是利益嘛。

宗教有時候也是利益。

大明透過各地的人才選拔,比較紮根基層,形成利益集團,再有佛教,儒教輔助。

“我也不想追問原由,只是想請你高抬貴手,允許女王殿下放開對襖教的控制,條件可以任意提。”

李牧之反問:“你為何信奉襖教呢?

支溫有些發愣,也沒有說出原由。

但是,支溫的態度卻令李牧之有些不爽。

上次朝堂之上針對我,自己好臉親自來到你府上,提起了要求。

給你臉了?

不過他還保持表面笑呵呵。

和支溫談一下沒用的,換了話題。

......

“沒用嘛?”

等人走後,一位男子走了出來。

徹徹底底的波斯人面貌。

紅須高鼻梁。

支溫輕描淡寫地看了一眼,道:“他心中有點氣,上次的事情看來還有些刺,不過,他還是能夠交流的,沒有說死,接下來繼續試探吧,查一查大明的事情,感覺他對於這些並不牴觸,可能需要多來來幾次。”

“好,我這就派人詢問一下南邊的宗廟。”

襖教雖然慘遭亞歷山大,還有許多敵人的破壞,但是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裡,百蟲僵而不死,只有等到再過幾百年,有飛天神面教的摧毀才會把襖教蕩清。

這個時候,還是比較牛的。

“休靡翕侯那邊也拉攏一番,他的態度也十分曖昧,似乎想和咋們劃清界限。”

“最關鍵的問題是大月氏女王的態度,教內許多人都是女王殿下的命令退教的,只有女王撤銷了命令,那襖教才能徹底紮下根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波斯人點了點頭,道:“前段時間安息也來了不少的人,他們似乎有重振襖教的野心,甚至說服了許多安息貴族修建寺廟,如果大月氏實在不行,那我們只好前往安息了。”

支溫也嘆了口氣,本來這裡傳道十分順利,眼看著就有崛起恢復當年盛況的樣子,可惜,城中的聖火已滅,大月氏女王殿下改革竟然也涉及到了這一點,使得他們生存空間少了許多。

支溫咬牙道:“如果去了安息,那咋們這一派就要徹底服從他們得了,不要萬不得已,不能撤啊,只要李牧只能夠說服大月氏女王,哪怕咋們把大祭司的位置讓出來也未嘗不可,寧願給一個外人,也不能讓安息的祭祀奪了。”

李牧之回去的路上,也略有所悟,是不應該走極端。

畢竟要認清一個現實,襖教也有廣大的基礎,尤其是安息,巴克特裡亞等地。

那該如何做才好呢?

這是一件值得思考的問題。

開放包容?或是也可以加入其中。

現在大多是原始的宗教,自己何不結合自己梳理的華夏神話故事,然後和這些宗教結合起來,來個大亂燉?

肯定是要走多神論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