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歷史真的是太會開玩笑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怎麼看?我當然是笑著看。”

“王大人,你這此言何意啊?我說的有什麼不對的嗎?還請直言。”

劉伯溫目光堅定的看著王明,他本心是為了大明江山,是為了大明百姓。

“劉大人,按照你的推論來說未來確實十有八九會有如此可能,但也僅僅只是可能,是還沒有發生的事情。”

“這些開國元勳們為了建立大明江山屍山血海裡闖過來了,如今大明成立了,恩養他們又有什麼錯?”

“至於未來他們有可能犯錯害民,到時自有朝庭法度治罪。”

“照你的意思卻是要卸磨殺驢,這未免太過無情且無恥了。”

劉伯溫深吸一口氣回答:

“王大人,我說過了,大明現在剛建國,百業待興,沒有餘力恩養……”

“那就和將士們說清楚,說明白大明現在國力弱無法恩養他們,讓他們先苦一苦,等大明國力夠了再補嘗就是了……”

“你什麼都不問,就直接叫陛下搞什麼杯酒釋兵權,卻又不肯好好恩養他們,又當婊子又立牌坊的,你這是不是在耍流氓?”

“至少,你應該問問他們願不願意苦一苦嘛。”

“而且大明現在只是錢糧少,而不是兵力弱,如果將士們不想自己苦一苦,咱們讓別國苦一苦嘛……”

“別國?你是說?”劉伯溫瞪大了眼睛。

“不錯,去別國搶……咳咳,是奉養一下我們嘛……”

“大明想要晉升為氣運王朝,現在只靠中原大地發展太慢也太耗時間,陛下也等不起,必然是要以萬國資糧獨奉我大明方能成事。”

“這,這……王大人,你難道不知國雖大,國家好戰必亡的道理嗎?”

“呵,劉大人我還以為你會扯什麼儒學君子仁德之類的屁話,沒想到這麼實際,不錯,這一點你比李善長要強很多,換成他肯定要迂腐許多屁話後才會扭捏的答應……”

“不過你錯了,好戰必亡的前提是兩國交戰彼此國力兵力相差不大,戰爭輸了後又沒有得到足夠的利益,所以才容易亡國。”

“若是我大明百戰百勝呢?”

王明目光幽深,想到了現實中的自由美利堅,這就是好戰強國的典型例子,其建國不過數百年,大小戰爭200多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卻越打越強,打到現代時期,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直接打成了世界第一強國!

美國除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機遇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只打順風仗,只打小國掠奪資源,提升經濟能力,還兼職販賣軍火,等到人類最可怕的武器原子彈發明後,又以小日本的兩座城市數十萬人的命殺雞儆猴了全世界,這才最終奠定了世界霸主的位格。

“這……”劉伯溫啞口無言看向朱元章。

朱元章則陷入沉默。

以萬國資糧獨奉大明!百戰百勝?

聽著確實極具誘惑力,如果真能依此大明升格為氣運王朝,咱能藉此長生……想想那是多好的美事啊。

不得不承認,朱元章被王明虛構的雞湯誘惑的心動了。

“王明,你說的咱也不太敢信……”

王明呵呵笑道:“陛下,你當年在老家山頭上,還是放牛娃的時候,和徐達湯和他們玩皇帝遊戲,那時你相信自己未來會當上皇帝嗎?”

朱元章面色怔住,嘆息著道:“沒有,當年咱只是幻想而已,卻從沒相信自己會當上皇帝,不過,自從咱當年遇到了你後,咱……”

“咱明白了……只是,咱的大明要是真的升格為氣運王朝,咱真的能藉此長生不死嗎?”

王明搖頭:“不好說,我只是說有這個可能。”

朱元章臉色頓時黑了下來。

“只是,陛下你肯定要試一試的不是嗎?”

朱元章嘆息一聲:“是啊,有你這個真神仙在,咱怎麼可能不去試一試……”

就連劉伯溫也忍不住在想,如果陛下真能借氣運王朝而長生不死,那麼他劉伯溫是不是也能……

此後,三人靜默,一片無言中。

……

北巡之路第一戰,揚州。

此時的揚州沒有歌舞昇平的盛世,只有一片片的殘垣斷壁,百里無雞鳴,百姓們寥寥無幾,甚至還有著易子而食的慘劇發生。

這一切讓朱元章和隨行們的皇子們官員們沉默。

朱元章更是淚流滿面。

更直接認識到什麼叫一將功成萬骨枯。

光是揚州這裡餓死的百姓都不知多少萬。

咱的大明是建立在一片廢墟之上!

咱要不能儘快地讓百姓吃飽肚子那就枉為人君。

劉伯溫說的沒錯,大明沒有多餘國力善養那些開國元勳們。

但是,開國元勳屍山血海的闖過來了,咱要是虧待他們也不像話……

所以,王明說的沒錯,將士們如果不能不願苦一苦,那就只好讓別人苦了!

這一晚,朱元章深思了許久,一直到凌晨時分都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好不容易有點睡意時已經近天明。

忽然,一聲公雞鳴叫之聲響起,吵醒了朱元章,他大喜過望,下了龍輦。

“揚州有雞鳴了,好好好!……”

揚州有雞鳴了,這可真是一個好兆頭。

劉伯溫微笑著稟報道:

“皇上,這只是雞是楊憲連夜策馬賓士一百八十裡特意買回來的。”

“就是為了天亮之前有雄雞報鳴之聲。”

朱元章聞言高興的道:“好,太好了,這是好兆頭,咱聽了高興。”

“皇上,臣還有件事情。”

“什麼事?”

“皇上讓臣考慮揚州知府的事情,臣考慮好了,正想請皇上旨意。”

“誰呀?”

劉伯溫微笑的指向了自己的學生楊憲。

“翰林院學生,楊憲。”

“哦?楊憲,你可願意呀?”

“稟皇上,這雞鳴聲就是臣的心聲。”

“好,說的好啊,哎,楊憲治揚州,這也有好預意,這必將是咱大明新朝之美談哪……哈哈哈哈哈……!”

朱元章龍顏大悅,更是親自出手,給楊憲寫字留下了一幅墨寶。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楊憲自是欣喜的收下。

“為官之道,首在愛民,咱盼望你在三五年之內,治理出一個新揚州來。”

“臣遵旨!”

“呂昶,傳旨戶部,凡是楊憲所需的耕牛,谷種等物都優先供給,如果戶部解決不了的問題,告訴咱!咱想辦法。”

“臣領旨。”

一旁的劉伯溫微笑旁觀,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果然,皇上會對揚州有優待,楊憲能在這裡當官,不出三五年必然能做出成績,未來官跑必然亨通無疑。

一直到朱元章準備離開,回到龍輦上時,朱元章才發現身邊少了一個人。

“意?王明呢?劉伯溫,王明人呢?”

“稟皇上,王大人昨晚就離開了,他說很快就會回來,還說要給皇上送來一份大禮,說是能幫幫揚州,甚至幫助大明解決糧食的問題……但是,但是……”說到這時,劉伯溫神色猶豫,因為接下來的話有些犯忌諱。

“哦?王明能幫揚州大明解決糧食問題?咱不信了,他難道還能給咱大明變出萬石糧食不成……不過也說不定,他是神仙嘛……”

朱元章神色不愉,有些不滿。

“但是什麼?你直接說!”

“王大人說,需要皇上在這裡等他一等……”

說完這話,劉伯溫也是額頭生汗,臣子讓皇上等他,說的重一點都可以算是欺君之罪了。

“嗯?讓咱等他?就在這裡?”

朱元章看了看周圍的殘垣斷壁,澹澹道:

“好!咱就等他一等,看他這個活神仙是不是真能變出糧食來。”

等啊等,等啊等,等到日上三杆時分,朱元章坐在龍輦內等的快不耐煩的時候,終於,一團熟悉的霧氣湧現,王明出現了,兩隻手各提著一袋東西。

看到王明回來了,朱元章直接沒好氣的道:

“王明!也只有你了,說讓咱等,咱就等了,哼,換了別人,咱非……意,你手裡拿的這兩個是什麼?咱怎麼沒見過。”

“這是能吃的糧食,這個叫紅薯,這個叫玉米。”

“你不要告訴我,這就是你讓咱等的東西?這兩東西有什麼特殊嗎?”

“這個紅薯畝產可以畝產五千斤,這個玉米少一點可以畝產一千斤.”

又是死寂一般的沉默。

“……畝,畝產千斤?五千斤?此言當真?”

劉伯溫更是激動的發問:

“王大人,你可別開這種玩笑,要是假的,你這可是欺君之罪!”

“信不信由你,不過你可以讓你學生楊憲今年先在揚州試驗種一種不就知道了嘛,他不是在這當知府了嘛。”

“嗯,開玩笑的說啊……”

“這兩個東西,至少能幫大明增長兩百年國運哦……”

很吊詭的是,這兩個畝產千斤的好東西都是在16世紀明末時引進了明朝。

紅薯於16世紀1593年引進,玉米於1531年引進。

但那卻都未能引起當時明朝上下的關注,反倒是蠻清做了嫁衣。

著名的所謂蠻清康乾盛世,其實有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它們的作用。

可以說,歷史給大明朝開了一個玩笑。

大明非亡於蠻清入關,實亡於天災與天災之下無錢糧賑災後的各路民間起義,最終由闖王終結了大明國運,偏偏闖王又沒有天命,亡於內鬥沒有走到最後,結果徒讓蠻清做收了漁翁之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果大明亡國晚那麼一點點,不多,只要二十年,大明朝庭能及時發現這兩件東西的價值,至少能續百年國運不是問題。

可偏偏沒有發現,反而讓蠻清得了嫁衣,不然蠻清也應該像元廷一樣無百年國運,以蠻清視漢人為豬狗奴僕的剝削,百年後只要有天災之年必然也會像元末一樣民間起義不斷,最後由一個類似朱元章的英雄重立漢家王朝。

但就是因為這兩個東西,讓百姓們即使在天災之年,糧食減產後也能啃紅薯幹,玉米湖湖活下去,百般忍受撐到災年結束。

可以說,蠻清天胡開掛一般靠這東西多續了百多年國運。

細細算來,可不就是能給大明多增兩百年國運嗎?

可以說,歷史真的太會開玩笑了。

還連開了三次!

第一次是宋末!

第二次是明末!

最後一次是清末!

亡國可怕,但亡天下才最可怕。

更可怕的是亡天下,華夏居然亡了整整三次!還沒有死!

最終居然還能浴火重生,誕生新中國!

歷史真的是太會開玩笑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王道一其他書
相鄰閱讀